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方法和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263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方法和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包括:发送步骤:令服务器中的媒体资源根据第一网络协议封装成第一网络协议包,经过包转换之后,输出能够适应广播基础设施的TS包,并通过广播网络发送到接收端;接收步骤:令接收端通过广播网络接收TS包,经过包转换之后,得到基于第一网络协议封装的第一网络协议包。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MMT等新的网络协议在广播网上实现时,可以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从而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媒体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方法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媒体传输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方法。
技术介绍
从模拟电视时代到数字电视时代,传统的广播电视业务以其内容的丰富性、画面高清晰度以及呈现高流畅度赢得了大众用户的喜爱,从而拥有了巨大的媒体市场。相比之下,如今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业务凭借其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和普及。近年来,数字媒体特别是网络视频和手机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业务正成为信息消费的主要增长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如今的广播行业更加开放,娱乐资源更加丰富,如何使共享信息与个性内容有机整合并呈现,已经成为如今研究的热点。随着家庭数字媒体系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如电视机、电脑等单设备、单内容的消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家庭娱乐消费需求。具体说来在媒体消费层面,当前海量媒体内容给用户提供了更多消费选择,但由于内容间松散的关联及组织关系,用户消费时存在着严重的信息鸿沟。对于视频媒体内容来说,由于视频内容的动态时变性而缺乏有效的内容描述机制,使得这一问题显得尤为严重;在内容的传送技术方面,如何与广播内容结合,拉动多元内容的消费,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智能化、社交化的消费体验是广播适应未来媒体应用的又一具有挑战性问题;在内容的终端应用方面,网络条件下的社交化、智能化趋势明显,但终端的功能与局限性矛盾突出,用户迫切需要多终端媒体内容的同步耦合技术,以达到更完善的消费体验。以媒体内容智能处理、媒体网络智能分发、终端耦合与共振消费等为特征的新型的媒体传输技术,已经成为近年来学术界、标准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国际上,MPEG(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标准组织制定了MMT(MPEGMediaTransport)协议。在国内,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也已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即智能媒体传输(SmartMediaTransport,SMT)协议。MMT协议和SMT协议均为面向包交换的应用层传输协议,都支持多网融合、多屏互动等技术,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拓展了传统电视的服务领域。这些协议可以提供智能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媒体服务,从而形成新一代媒体内容服务新体制。在媒体内容分发层面,广播仍是一种重要的内容传送方式。MPEG-2中的传输流(transportstream,TS)为多路复用技术提供了充分的灵活性,而且TS流采用固定长度的包结构,当传输误码破坏了某个包的同步信息时,接收机可以在固定位置检测后续包的同步信息,从而恢复同步。MPEG-2TS以其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信道环境适应性以及低廉的接收机成本,在广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大量现有基础设施都是基于TS流的。如上所述,单纯的基于TS流的广播服务已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现阶段在实现以MMT协议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传输技术时,如何利用现有的广播设备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方法,包括如下任一个步骤:发送步骤:令服务器中的媒体资源根据第一网络协议封装成第一网络协议包,经过包转换之后,输出能够适应广播基础设施的TS包,并通过广播网络发送到接收端;接收步骤:令接收端通过广播网络接收TS包,经过包转换之后,得到基于第一网络协议封装的第一网络协议包。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系统,包括如下任一个模块:发送模块:令服务器中的媒体资源根据第一网络协议封装成第一网络协议包,经过包转换之后,输出能够适应广播基础设施的TS包,并通过广播网络发送到接收端;接收模块:令接收端通过广播网络接收TS包,经过包转换之后,得到基于第一网络协议封装的第一网络协议包。优选地,所述第一网络协议为MMT协议,第一网络协议包为MMTP包。优选地,所述MMTP包根据MMT标准封装产生,接着依次进行ULE封装和TS封装,从而完成MMT协议到TS协议的包转换。优选地,对于每一个ULE包,将ULE包切分成多个184字节的数据段,并将每个数据段放入TS包的负载中。优选地,对于转换后TS包的包头,各字段设置如下:同步字节:8比特;误码表示:1比特,TS包中存在不可纠正的比特差错时,置1;单元起始指示:1比特,负载数据为ULE包切分后的第一个数据段时,置1;优先级:1比特,PID相同的包中,优先级更高时,置1;PID:13比特,与MMTP中的packet_id对应;加扰控制:2比特,指示负载的加扰方式;AF控制:2比特,指示包头后是否含有AdaptionField;连续计数器:4比特,随着具有相同PID的包递增。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使得MMT等新的网络协议在广播网上实现时,可以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从而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媒体服务。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利用基于TS的广播网实现MMT协议多媒体传输的系统框架;图2为MMT-TS包转换示意图;图3为ULE包结构示意图;图4为TS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使得MMT等新的网络协议在广播网上实现时,可以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从而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媒体服务。下面以MMT协议为例,对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服务器中的媒体资源根据MMT协议封装成MMTP包,经过包转换之后,输出能够适应现有广播基础设施的TS包,并通过广播网络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再进行与发送端互逆的包转换,即可得到基于MMT协议封装的MMTP包,从而提供更加丰富、灵活和个性化的媒体服务。本专利技术中的MMTP包根据MMT标准封装产生,接着依次对其进行ULE(UnidirectionalLightweightEncapsulation)封装和TS封装,从而完成MMT-TS的包转换。转换后得到的TS包通过广播网络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进行解封装之后即可完成TS-MMT的包转换。下面将介绍发送端MMT-TS包转换的具体实施方式,接收端TS-MMT的包转换步骤与之相反,即,先进行TS解封装再进行ULE解封装,进而得到最初的MMTP包。1、ULE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任一个步骤:/n发送步骤:令服务器中的媒体资源根据第一网络协议封装成第一网络协议包,经过包转换之后,输出能够适应广播基础设施的TS包,并通过广播网络发送到接收端;/n接收步骤:令接收端通过广播网络接收TS包,经过包转换之后,得到基于第一网络协议封装的第一网络协议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任一个步骤:
发送步骤:令服务器中的媒体资源根据第一网络协议封装成第一网络协议包,经过包转换之后,输出能够适应广播基础设施的TS包,并通过广播网络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步骤:令接收端通过广播网络接收TS包,经过包转换之后,得到基于第一网络协议封装的第一网络协议包。


2.一种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任一个模块:
发送模块:令服务器中的媒体资源根据第一网络协议封装成第一网络协议包,经过包转换之后,输出能够适应广播基础设施的TS包,并通过广播网络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模块:令接收端通过广播网络接收TS包,经过包转换之后,得到基于第一网络协议封装的第一网络协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方法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协议为MMT协议,第一网络协议包为MMTP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方法或者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广播系统的传输协议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MTP包根据MMT标准封装产生,接着依次进行ULE封装和T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异凌张文军张渴柳宁管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