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电动机及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2574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子、电动机及泵装置,实现线圈的绕制处理的优化。具备:由多个铁芯(52)构成的定子铁芯(51)、线圈(53)、以及实现铁芯和线圈的绝缘的绝缘部件(54、55、55A),铁芯具有沿着圆周的外周部(521)和从外周部向中心侧延伸的突极部(522),绝缘部件具有覆盖外周部的端面的端面覆盖部(554、554A)和在圆周的径向外侧部分引导跨接线(56)的引导部(555),将设置于沿着圆周配置的各铁芯上的绝缘部件的多个引导部的外切圆的半径设为r,将沿着直线配置各铁芯时的突极部的间距设为A,将铁芯的个数设为B,将各铁芯沿着圆周配置时的各绝缘部件的外周的半径和定子铁芯的外周的半径中的任一较小者的半径设为C,在该情况下,2πr≤A·B≤2πC成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子、电动机及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线圈的跨接线的定子、电动机及泵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电动机具备转子和配置于转子的外周侧的圆筒状的定子,定子具备定子铁芯和经由绝缘体卷绕于定子铁芯的突极部的驱动用线圈。定子铁芯由沿着定子的周向排列的铁芯构成,铁芯具备径向外侧的外周部和从外周部向中心侧延伸的突极部。在上述定子铁芯的各突极部形成线圈的情况下,配备绝缘体的多个铁芯的外周部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各突极部以一样地朝向相同的方向的状态进行线圈的绕制处理。此时,用相同的导线在多个突极部形成线圈的情况下,当导线卷绕在一个突极部时,导线跨过沿着轴向竖立设置在绝缘体的外周部分的壁部的径向外侧,向另一个突极部进行绕制处理(将导线跨过壁部的径向外侧的部分称为跨接线)。这样一来,当在所有的突极部进行绕制处理时,定子铁芯的多个铁芯的外周部从沿着直线的配置重新配置成沿着圆周的配置,形成定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9527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定子以跨过壁部的径向外侧的跨接线通过在呈直线状排列配置各铁芯时相邻的铁芯彼此的接触部的方式进行配置。由此,在将各铁芯从沿着直线的配置重新配置成沿着圆周的配置的情况下,当角度以接触部为支点在相邻的铁芯和铁芯之间相对变化时,抑制跨接线发生松弛。但是,上述现有电动机的定子需要以跨接线通过铁芯和铁芯的接触部的方式进行绕制处理,存在绕制处理复杂且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容易地进行优化的线圈的绕制处理。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定子的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具备: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由沿着圆周配置的多个铁芯构成;线圈,所述线圈设置于多个所述铁芯上;以及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铁芯上,实现该铁芯和所述线圈的绝缘,所述铁芯具有沿着所述圆周的外周部和从该外周部向所述圆周的中心侧延伸的突极部,所述绝缘部件具有:端面覆盖部,所述端面覆盖部覆盖所述外周部在所述圆周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面;以及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从所述端面覆盖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竖立设置,利用所述圆周的径向外侧部分引导跨接线,该跨接线连接所述线圈的导线和另一个所述线圈的导线,将设置于沿着圆周配置的多个所述铁芯上的所述绝缘部件的多个所述引导部的外切圆的半径设为r,将沿着直线配置多个所述铁芯时所述突极部在所述直线的方向上的间距设为A,将所述铁芯的个数设为B,将多个所述铁芯沿着所述圆周配置时多个所述绝缘部件的外周的半径和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的半径中的任一较小的半径设为C,在该情况下,2πr≤A·B≤2πC成立。本专利技术的定子中,将铁芯的直线配置中的突极部的间距A乘以铁芯的个数B所得的值A·B,即相当于呈直线状延长的定子铁芯的总长度的值设为多个引导部的外切圆的圆周2πr以上,且铁芯的圆周配置中的绝缘部件的外周和定子铁芯的外周中的任一半径较小者的圆周2πC以下。因此,在以铁芯的直线配置的状态进行线圈的绕制处理的情况下,在之后的向铁芯的圆周配置变形时,由于A·B为2πr以上,所以抑制了在跨接线上产生过大的张力,能够保护跨接线和线圈。另外,由于A·B为2πC以下,所以能够有效地减少当铁芯变形为圆周配置时跨接线产生松弛,从而跨接线突出到绝缘部件的外周或定子铁芯的外周的情况。另外,因为将A·B限定为2πC以下,所以如果设定为使A·B在该限定范围内具有余裕,就能够避免在不产生伸出的范围内对跨接线施加过大的张力。而且,本专利技术不限定跨接线的通过位置,而是优化了呈直线状延长的定子铁芯的总长度尺寸,所以如果在将定子铁芯呈直线状延长的状态下进行绕制处理,则能够将跨接线设为适当的长度,通过绕制处理的简化,能够提高装置制造时的生产率。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的所述圆周的径向外侧部分是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时呈圆弧状的周面。本专利技术的定子将引导部的外周设为其轴线方向形状为圆弧状的周面,所以可以使引导部的外切圆的圆周的长度和沿着引导部的外周被引导的跨接线的长度更近似,能够将定子铁芯的总长度尺寸设定在更适当的范围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子中,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线圈的导线的半径设为D的情况下,2πr≤A·B≤2π(r+2D)成立。因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子将值A·B设为2π(r+2D)以下,所以呈直线状延长的定子铁芯的总长度限定为半径比多个引导部的外切圆大导线的直径2D的圆周以下。因此,跨接线相对于引导部不易分开其半径D以上,能够进一步减少跨接线的松弛和伸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子中,其特征在于,2πr≤A·B≤2π(r+D)成立。因为本专利技术的定子将值A·B设为2π(r+D)以下,所以跨接线相对于引导部产生间隙的余地更少,能够进一步减少跨接线的松弛和伸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子中,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绝缘部件均具有所述引导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子中,因为多个绝缘部件均具有引导部,所以即使在跨接线在定子铁芯的圆周中的任一位置跨接的情况下,通过引导部引导,也能够有效地减少跨接线的松弛。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具有多个所述引导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子中,因为绝缘部件具有多个引导部,所以各引导部能够以接近圆弧的轨迹引导跨接线,通过限定上述的值A·B的范围,能够适当地获得抑制跨接线的张力和松弛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子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具有三个所述引导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子中,因为绝缘部件具有三个引导部,所以能够以最低限度的个数并以接近圆弧的轨迹引导跨接线。另外,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具备上述定子。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子中,因为电动机具备上述定子,所以跨接线不会受到过大的张力并产生损伤等,能够提供进行稳定的驱动的电动机。另外,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装置具备上述电动机。在本专利技术的定子中,因为泵装置具备上述电动机,所以能够提供进行稳定的驱动的泵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将铁芯的直线配置中的突极部的间距A乘以铁芯的个数B的值A·B,即相当于呈直线状延长的定子铁芯的总长度的值设为多个引导部的外切圆的圆周2πr以上,且铁芯的圆周配置中的绝缘部件的外周和定子铁芯的外周中的任一半径较小者的圆周2πC以下。因此,在以铁芯直线配置的状态进行线圈的绕制处理的情况下,在之后的铁芯向圆周配置变形时,由于A·B为2πr以上,所以抑制了跨接线产生过大的张力,能够保护跨接线和线圈。另外,因为A·B为2πC以下,所以能够有效地减少在铁芯向圆周配置变形时跨接线产生松弛,从而跨接线伸出到绝缘部件的外周或定子铁芯的外周的情况。另外,因为将A·B限定为2πC以下,所以如果设定为使A·B在该限定范围内具有余裕,则能够避免在不产生伸出的范围内对跨接线施加过大的张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具备:/n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由沿着圆周配置的多个铁芯构成;/n线圈,所述线圈设置于多个所述铁芯上;以及/n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铁芯上,实现该铁芯和所述线圈的绝缘,/n所述铁芯具有沿着所述圆周的外周部和从该外周部向所述圆周的中心侧延伸的突极部,/n所述绝缘部件具有:/n端面覆盖部,所述端面覆盖部覆盖所述外周部在所述圆周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面;以及/n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从所述端面覆盖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竖立设置,利用所述圆周的径向外侧部分引导跨接线,该跨接线连接所述线圈的导线和另一个所述线圈的导线,/n将设置于沿着圆周配置的多个所述铁芯上的所述绝缘部件的多个所述引导部的外切圆的半径设为r,/n将沿着直线配置多个所述铁芯时所述突极部在所述直线的方向上的间距设为A,/n将所述铁芯的个数设为B,/n将多个所述铁芯沿着所述圆周配置时多个所述绝缘部件的外周的半径和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的半径中的任一较小的半径设为C,在该情况下,2πr≤A·B≤2πC/n成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9 JP 2019-012923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具备: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由沿着圆周配置的多个铁芯构成;
线圈,所述线圈设置于多个所述铁芯上;以及
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铁芯上,实现该铁芯和所述线圈的绝缘,
所述铁芯具有沿着所述圆周的外周部和从该外周部向所述圆周的中心侧延伸的突极部,
所述绝缘部件具有:
端面覆盖部,所述端面覆盖部覆盖所述外周部在所述圆周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面;以及
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从所述端面覆盖部沿着所述轴线方向竖立设置,利用所述圆周的径向外侧部分引导跨接线,该跨接线连接所述线圈的导线和另一个所述线圈的导线,
将设置于沿着圆周配置的多个所述铁芯上的所述绝缘部件的多个所述引导部的外切圆的半径设为r,
将沿着直线配置多个所述铁芯时所述突极部在所述直线的方向上的间距设为A,
将所述铁芯的个数设为B,
将多个所述铁芯沿着所述圆周配置时多个所述绝缘部件的外周的半径和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周的半径中的任一较小的半径设为C,在该情况下,2πr≤A·B≤2πC
成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的所述圆周的径向外侧部分是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时呈圆弧状的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线圈的导线的半径设为D的情况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跃进仓谷大树山本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浙江有限公司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