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导线修复单丝缠绕修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配件应用
,具体涉及新型导线修复单丝缠绕修补装置,适用于对故障导线进行高效、精准、稳定和安全的维护作业中。
技术介绍
电力架设的导线长期使用后存在磨损、断裂的现象,而此时需要通过导电单丝进行缠绕修复,传统的缠绕修复采用电力工人手动进行,由于其是高空作业不便操作,导致不仅缠绕修复效果差(修复后使用时间短),也出现缠绕修复效率低的现象等,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新型导线修复单丝缠绕修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型导线修复单丝缠绕修补装置,其设计结构合理,导线缠绕修复作业便捷,延迟了缠绕修复后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导线缠绕修复效率和质量,同时缠绕操作作业安全、可靠。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新型导线修复单丝缠绕修补装置,由与待修复导线相配合使用的U形导套,及分别与待修复导线、U形导套相配合使用的导线锁紧组件、旋转组件组成;所述导线锁紧组件,包括卡入一端内的U形导向锁紧块,及卡入U形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导线修复单丝缠绕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与待修复导线(23)相配合使用的U形导套(5),及分别与待修复导线(23)、U形导套(5)相配合使用的导线锁紧组件、旋转组件组成;所述导线锁紧组件,包括卡入一端内的U形导向锁紧块(2),及卡入U形导向锁紧块(2)内的U形锁紧卡板(3),及卡入U形导向锁紧块(2)内且位于U形锁紧卡板(3)上方的条形锁紧卡板(4);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置在U形导套(5)另一端端面内的导套头(6),及与导套头(6)连接的作用头(7),及分别与作用头(7)连接的第一旋转作用杆(8)、第二旋转作用杆(9),及分别与导套头(6)、作用头(7)相配合使用的端盖(1)。/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导线修复单丝缠绕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与待修复导线(23)相配合使用的U形导套(5),及分别与待修复导线(23)、U形导套(5)相配合使用的导线锁紧组件、旋转组件组成;所述导线锁紧组件,包括卡入一端内的U形导向锁紧块(2),及卡入U形导向锁紧块(2)内的U形锁紧卡板(3),及卡入U形导向锁紧块(2)内且位于U形锁紧卡板(3)上方的条形锁紧卡板(4);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置在U形导套(5)另一端端面内的导套头(6),及与导套头(6)连接的作用头(7),及分别与作用头(7)连接的第一旋转作用杆(8)、第二旋转作用杆(9),及分别与导套头(6)、作用头(7)相配合使用的端盖(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线修复单丝缠绕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导线修复单丝缠绕修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U形导套(5)一侧内壁的条形通槽(11),及设置在U形导向锁紧块(2)一侧内壁的U形导向锁紧块通孔(22),及设置在U形锁紧卡板(3)一端内的U形锁紧卡板通孔(21),及设置在条形锁紧卡板(4)内的若干个条形锁紧卡板通孔(20),其中,U形导套(5)的尺寸大于U形导向锁紧块(2)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线修复单丝缠绕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导线修复单丝缠绕修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U形导套(5)另一端端面四角的两组限位卡槽(12),及设置在U形导套(5)另一端端面内的U限位卡槽(13),及分别设置在导套头(6)两面的U限位卡块(14)、阶梯型凸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余波明,刘辉,左源,胡昀,徐浩,吴炜,许建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