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床携行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3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床携行袋,可供装套一具有一底部支撑单元的折叠式婴儿床,该携行袋包含一袋体、一遮蔽件及至少一背带,该袋体具有一袋底部,该袋底部设有至少一供该婴儿床的底部支撑单元穿伸出该袋体外的底部开口,该遮蔽件可随使用者的需求而遮蔽住该开口,该背带两端上下间隔设置于该袋体的后侧,当该遮蔽件不遮蔽该开口时,该携行袋可用于装套该婴儿床,当该遮蔽件遮蔽住该开口时,该携行袋可当背包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携行袋,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装套折叠式婴儿床的婴儿床携行袋
技术介绍
一般以往的折叠式婴儿床是用一外袋装套,把婴儿床装套于该外袋后,便可供使用者携行,但是由于一般外袋的设计并无法使婴儿床的轮子穿伸于袋外,所以使用者在携带时通常必须离地提行,虽然现行婴儿床重量已于结构上力求轻便,但是由于折叠之后仍占有一定程度的体积及重量,若长时间用手提行,不仅容易造成使用者行动上的不便,也会有手酸的问题,且该外袋除了达到装套该折叠式婴儿床的目的外,似乎已无其它特殊用途,其所发挥的作用当然也有限。因此一种婴儿床携行袋,其除可用于装套折叠式婴儿床外,也可当成一般背包使用的需求是存在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用于装套一折叠式婴儿床或当背包使用的婴儿床携行袋。本技术所述婴儿床携行袋,包含一袋体、一遮蔽件及至少一背带。该袋体具有一袋顶部、一袋底部、一前侧及一后侧,且其内部形成有一供容置该婴儿床的内部空间,该袋底部设有至少一供该婴儿床的底部支撑单元穿伸出该袋体外的底部开口,且该袋体更形成有一连通该内部空间的袋口;该遮蔽件设于该袋体,用以遮蔽住该底部开口;该背带两端间隔连接于该袋体的后侧。本技术所述的婴儿床携行袋,该遮蔽件为一设于该袋体内而隔绝该内部空间与该底部开口的内衬袋。本技术所述的婴儿床携行袋,该遮蔽件为一部分连接于该袋体后侧并邻近该袋底部,且可掀离地遮蔽该底部开口的外衬片,且该外衬片与该袋体分离处对应地设置有可相互链合的拉链。本技术所述的婴儿床携行袋,还包含一设于该遮蔽件的第一连接部及一设于该袋体后侧而可与该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用以把该遮蔽件固定于该袋体后侧。本技术所述的婴儿床携行袋,该袋底部至少一部分与该袋体连接,而可掀离地相对于该袋体翻动。本技术所述的婴儿床携行袋,该袋底部与该袋体的分离处对应地设置有二可相互链合的拉链带。本技术所述的婴儿床携行袋,该袋底部为一衬板,且该衬板上设有四底部开口。本技术所述的婴儿床携行袋,该袋底部由一第一衬板、一第二衬板及一间隔带构成,二衬板以一间隔分别邻近该袋体前侧及后侧,该间隔带连接于二衬板的间隔处,且该袋底部设有四底部开口,该四底部开口二二设于该第一衬板及第二衬板上。本技术所述的婴儿床携行袋,还包含一设于该袋体的折合装置,该折合装置为二上下间隔地车缝于该袋体外围的拉链带。本技术所述的婴儿床携行袋,还包含一腰带组,包括分别以一端设置于该袋体左右两侧,而另一端可互相扣合的二扣带。本技术所述的婴儿床携行袋,还包含一设置于该袋顶部的提把。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婴儿床携行袋,即可用于装套一折叠式婴儿床,又可用于当背包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婴儿床携行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图2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说明一袋底部掀离于一袋体及一内衬袋的示意图;图3是第一较佳实施例装套一折叠式婴儿床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婴儿床携行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图;图5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图6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装套该折叠式婴儿床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前述以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二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便可清楚的明白。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说明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标号表示。如图1、3所示,本技术婴儿床携行袋1可用于装套一具有一底部支撑单元100的折叠式婴儿床10,而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部支撑单元100为二前脚架101及二后轮102,把收合的婴儿床10装入携行袋1时,其底部支撑单元100可穿伸出携行袋1,而供使用者推行,而不装套婴儿床10时,该携行袋1则可当一般的背包使用,而本技术的婴儿床携行袋1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包含一袋体2、一遮蔽件3、二背带4、一折合装置5及一提把6。如图2、3所示,该袋体2具有一袋顶部21、一袋底部22、一前侧23及一后侧24,且其内部还具有一用以容置该婴儿床10的内部空间25,而该袋顶部21形成有一袋口210,并设有可互相链合而封闭该袋口210的拉链211,该袋底部22为一由塑料材质所制成的衬板22,且该衬板22具有一外周缘,其外周缘一部分与袋体2的后侧24相连接,而使衬板22可掀离于袋体2,并形成对应于袋口210的第二袋口220,且衬板22与袋体2分离处车缝有可互相链合而封闭第二袋口220的拉链221,此外,该衬板22上间隔设有四个可供婴儿床10的前脚架101及后轮102穿伸出袋体2的底部开口222、223。而该遮蔽件3在本实施例中,为一由具弹性材质制成,并容置于袋体2内部空间25的内衬袋3,且内衬带3的开口缘对应地车缝于袋体2内,当使用者把婴儿床10由第二袋口220装套入该袋体2时,则该内衬袋3开口朝下地被往上撑抵于该袋体2的袋顶部21,而若该携行袋1用于背包的用途时,该内衬袋3则是开口朝上地邻近于该袋体2的袋底部22,并把该袋体2内部空间25与该底部开口222、223隔绝,避免装盛于该袋体2内的物品由该底部开口222、223掉落出袋体2,除此之外,若使用者不愿婴儿床10的二前脚架101及二后轮102穿伸出袋体2外,也可把婴儿床10由该袋顶部21的袋口210装套入袋体2内,此时内衬袋3则同样开口朝上地被撑抵于该袋底部22,但婴儿床的二前脚架101及二后轮102由于受内衬袋3所包覆而无法穿伸出四个底部开口222、223。该折合装置5是上下间隔车缝于该袋体2外围的二拉链51,当使用者不需用到整个携行袋1的空间时,可把二拉链51链合,而使介于二拉链51之间的布料,收折于该内部空间25,收缩该袋体2的深度(如图1所示)。该二背带4间隔车缝于该袋体2后侧24,供使用者背行用,而除了二背带4外,使用者也可利用车缝于袋顶部21的提把6提行,让使用者在使用时,除了可以背行的方式的外,也可以提行的方式使用该携行袋1。补充一点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婴儿床10底部支撑单元100,于市面上或为二后轮的设计型式、或为四轮型式、或为四脚架型式,对此,本实施例的四个底部开口222、223也可配合所欲装套的婴儿床型式而于制作时因应实际需求调整该等底部开口222、223的数目及大小,而使该婴儿床10于穿套后,其底部支撑单元100可穿伸出该袋体2。参阅图4、5,本技术婴儿床携行袋1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该袋底部22与该遮蔽件3的设置方式,且除了上一较佳实施例的构件外,本实施例的婴儿床携行袋1还包含一第一连接部71、一第二连接部72及一腰带组8。首先,本实施例的袋底部22是由一第一衬板224、一第二衬板225及一长条形布料制成的间隔带226构成,第一衬板224及第二衬板225以一间隔分别邻近袋体2前侧23及后侧24,且四底部开口222、223分别设于二衬板224、225上,供婴儿床10的二前脚架101及二后轮102穿伸出袋体2,间隔带226则设于二衬板224、225的中央间隔处,并连接二衬板224、225,其作用在于由于二衬板224、225为塑料板的材质,所以间隔带226可用以增加袋底部22撑顶于婴儿床10底部的强度,另外,当使用者收折携行袋1时,也可借间隔带226而把袋底部22对折,使二衬板224、225对应地贴附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床携行袋,供装套一折叠式婴儿床,该婴儿床具有一底部支撑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婴儿床携行袋包含:    一袋体,具有一袋顶部、一袋底部、一前侧及一后侧,且其内部形成有一供容置该婴儿床的内部空间,该袋底部设有至少一供该婴儿床的底部支撑单元穿伸出该袋体外的底部开口,且该袋体还形成有一连通该内部空间的袋口;    一遮蔽件,设于该袋体,用以遮蔽住该底部开口;以及    至少一背带,其两端间隔连接于该袋体的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舜民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