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213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换热器包括:微通道芯体和两个散热件,微通道芯体具有多个可供换热介质流动的介质通道,两个散热件设在微通道芯体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每个散热件包括散热板和散热肋片,散热肋片设在散热板的远离微通道芯体的一侧。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将换热器设置为包括微通道芯体和两个散热件,并且将散热件设置为包括散热板和散热肋片且散热板紧密贴合微通道芯体,可以提高散热件与微通道芯体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进而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高且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制热效率和/或制冷效率。在换热器用于整机时,换热器可以不带风机,实现无风或零风,极大的提高了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量产的翅片管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的管和翅片通过胀管结合在一起,翅片与管的换热效率较低,导致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换热效果差,不利于整机的制热效率和/或制冷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的散热件与微通道芯体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提高散热件与微通道芯体的换热面积,从而可以提高散热件与微通道芯体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进而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高且换热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制热效率和/或制冷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换热器的空调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微通道芯体,所述微通道芯体具有多个可供换热介质流动的介质通道;两个散热件,两个所述散热件设在所述微通道芯体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板和散热肋片,所述散热肋片设在所述散热板的远离所述微通道芯体的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将换热器设置为包括微通道芯体和两个散热件,两个散热件与微通道芯体组成三层夹心式结构,并且将散热件设置为包括散热板和散热肋片且散热板紧密贴合微通道芯体,可以提高散热件与微通道芯体的换热面积,从而可以提高散热件与微通道芯体的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进而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较高且换热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制热效率和/或制冷效率。在换热器用于整机时,换热器可以不带风机,实现无风或零风,极大的提高了舒适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微通道芯体直接接触且贴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两个所述散热件的所述散热板通过连接件相连以将所述微通道芯体夹紧在两个所述散热件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微通道芯体通过导热胶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件为一体成型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散热件包括多个所述散热肋片,多个所述散热肋片并排且间隔排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散热肋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介质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或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的取值范围为75°-1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散热肋片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2mm-1.5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散热肋片的高度范围为1mm-2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件的至少所述散热肋片上设有辐射吸收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辐射吸收层为黑色石墨烯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换热器,换热效率较高且换热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制热效率和/或制冷效率;换热器可以不带风机,实现无风或零风,极大的提高了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换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换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测试的温升试验数据曲线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换热器测试的温降试验数据曲线图。附图标记:换热器100;微通道芯体1;扁管11;散热件2;散热板21;散热肋片22;集流管3;输入管31;输出管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100,包括:微通道芯体1和两个散热件2。微通道芯体1具有多个可供换热介质流动的介质通道,例如微通道芯体1可以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扁管11,每个扁管11内可以限定出可供换热介质流动的介质通道。微通道芯体1不易泄露换热介质,充注量少,可靠性更有保障。两个散热件2设在微通道芯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每个散热件2包括散热板21和散热肋片22,散热肋片22设在散热板21的远离微通道芯体1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换热器100还可以包括输入管31、输出管32以及两个集流管3,两个集流管3设在微通道芯体1的相对两侧,微通道芯体1的多个介质通道均与两个集流管3连通。其中,输入管31、输出管32可以设在其中一个集流管3上且输入管31和输出管32均与该集流管3连通;或者,输入管31设在其中一个集流管3上且与该集流管3连通,输出管32设在另一个集流管3上且与该集流管3连通。换热介质例如冷媒从输入管31流入集流管3内,再流入微通道芯体1的多个介质通道内,最后汇合至集流管3内,并通过输出管32流出该换热器100。在换热介质流经换热器100的过程中,换热介质与微通道芯体1换热,微通道芯体1与散热件2换热,散热件2与外部空气换热,从而可以实现调节周围的环境温度。可选地,集流管3内可以设置隔流板,隔流板可以将集流管3的内腔沿其长度方向分隔成多个部分,有利于换热介质在微通道芯体1的多个介质通道内更为均匀地流动,可以改善换热器100的换热效果,使得换热器100更充分的换热,且可以提高换热器100换热的均匀性。由于两个散热件2设在微通道芯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微通道芯体1位于中间,两个散热件2与微通道芯体1组成三层夹心式结构,使得散热件2与微通道芯体1可以紧密接触且接触面积较大。进一步地,通过将散热件2设置为包括散热板21和散热肋片22的结构且使得散热板21紧贴微通道芯体1设置,可以显著地增大散热件2与微通道芯体1的接触面积且使得散热件2与微通道芯体1之间的接触热阻较小。在换热器100工作时,换热介质在微通道芯体1内流动,换热介质与微通道芯体1换热,微通道芯体1与散热件2换热,由于散热件2与微通道芯体1的接触面积较大且接触热阻较小,可以使得散热件2与微通道芯体1实现充分换热且换热效率较高。散热件2与外部空气换热,两侧的散热件2可以通过辐射传热和自然对流,将热量或者冷量传递给周围的空气,从而可以实现调节周围的环境温度。进而使得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较高且换热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制热效率和/或制冷效率。另外,根据辐射换热经典公式,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微通道芯体,所述微通道芯体具有多个可供换热介质流动的介质通道;/n两个散热件,两个所述散热件设在所述微通道芯体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板和散热肋片,所述散热肋片设在所述散热板的远离所述微通道芯体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通道芯体,所述微通道芯体具有多个可供换热介质流动的介质通道;
两个散热件,两个所述散热件设在所述微通道芯体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板和散热肋片,所述散热肋片设在所述散热板的远离所述微通道芯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微通道芯体直接接触且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散热件的所述散热板通过连接件相连以将所述微通道芯体夹紧在两个所述散热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微通道芯体通过导热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为一体成型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恩杜顺开陈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