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式幼儿游戏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96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折式幼儿游戏床,由上框架、角关节、脚座、交叉连杆组、连结杆及活动座配合床体及床垫等所组成;该上框架枢接于角关节上,且角关节及脚座则利用垂直杆予以适当固设成一床体骨架供置放床体及座垫;而上框架中间处均组设有一可弯折及锁定的折合关节,该下框架为两组交叉连杆组同时枢接连结杆并枢接有活动座及固定座,且配合可限定角度的弯折套所组成;成为一种可利用编织带提把连接两连结杆,供上拉使下框架向上凸升并靠拢的可折式幼儿游戏床。(*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折式幼儿游戏床,尤指一种利用幼儿游戏床底端由双交叉架杆枢设构成有平稳坚固的床架结构,配合上框架组设有张开锁定且折合容易的折合关节,成为架构平稳牢固而收折操作简易便于收藏置放的幼儿游戏床结构创新应用。按,幼儿游戏床或置睡床的主要结构设计倾向于平稳坚固与架设操作容易的目标理念来制作,而幼儿床制造业者面对该项幼儿用品市场的竞争激烈,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选购要求来增加产品的竞争能力,除了具备有上述功能之外,就现今更为精进的创作概念而言,整体结构可作合宜的折叠置合以令收藏更不占用空间,并配合可置睡舒适、平稳的床架结构已成为其改良意识的主流,更是各厂商所竞相努力的设计课题。请先参阅图20及21所示,是习用两种常见之可折式幼儿床或幼儿游戏床的立体及其骨架示意图,是由上框架、垂直杆12、脚座13、下框架14、角关节15、折合关节16、再配合床体17及床垫18等组合而成;上、下框架11、14利用垂直杆12所连接之角关节15及脚座13予以适当组合枢接成一床架体,上框架11的中央处均枢接有一可弯折且锁定角度的折合关节16;利用此等结构所组成的床架套置一床体17,且在内部置放有一可弯折成方管状的床垫18,该床垫18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厚度供幼儿游戏床或睡眠,并利用凹折线81构成四等分可弯折板片,前后端且设有扣具,当上述床组结构收合后,略成四方折合体,恰可利用该床垫18予以适当包覆并扣紧(如附图说明图19所示)成一可提可携带或收藏置放的可折式幼儿游戏床或幼儿床。上述的幼儿游戏床的品质是否优良,除床体所使用的材料外,上下框架的收合方便性及展开后的整体结构平稳性及安全性均是考量的重点,也是成败的关键;使用时必须有足够的安全及稳定供幼儿游戏或睡眠;欲收合时,取出床垫,将床底的织布带提把向上拉,即可轻易带动下框架向中央处渐次凸升配合折合关节的弯折,使整体依序向中间收合;习见之下框架(如图21所示),为使收合后不会与上框架碰触,是稍为往内侧枢合,且配合折合体19及支撑座191作收合展开及支撑床体、床垫之用。然,该种习用之下框及其收合或支撑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许多缺点,如1.张开后仅有四周及中间处单点支撑,整体稳固性稍嫌不够,尤其是床垫由于缺少足够的支撑面积,当幼儿容纳其上时,容易受压变型或损毁,安全更是堪虑。2.活泼好动的幼儿充满好奇,一不小心即会碰触折合关节,而该折合关节并未有相关的安全措施,故在不小心碰触之下,整个上框架会有不经意折合之虞,往往危及在床里内的幼儿安全。有鉴于此,专利技术人本著探究、精勤修习的求好精神,配合多年来从事相关行业所累积的专业知识及设计开发实务经验,潜心研究并历经实际试作,而提供出一种展开后至为舒适平稳、架构牢实且相当易于收合的幼儿床。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折幼儿游戏床,利用幼儿床底端双叉架杆枢设构成平稳坚固的下框架结构,使该结构更易于收折或稳固安全的床体。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式幼儿游戏床结构,其特征包括有上框架2,一端与角关节4枢接,另一端略为弯折与折合关节3之一端固设;折合关节3,系由内齿套31、弹性元件32、嵌合块33、转折套34、螺丝35及按压盖36等所组合而成;该内齿套31外端形成一管套311供插设上框架2,另一端为一偏心设置之内凹齿312及一通孔313;而具有放射状凸齿331的嵌合块33恰可置入凹齿312内,且该置入端面有一凹孔332可供弹性元件32置入,另一端面则留有相对应之扇形凹槽333;转折套34外端亦为管套341供插设另一支上框架2,另一端亦为偏心之凹环套342供放置按压盖36,另一端面则留有嵌合块33之扇形凹槽333相对应及置入之扇形凸块343;除设一中孔344供螺丝35穿设外,亦留有相对应之贯孔345供按压盖36之定位柱361穿设,且该贯孔345留有凹阶级346,使穿置的定位柱361之弯钩362钩住而使按压盖36不会随意松脱;其组合时,嵌合块33与内凹齿312嵌合,且受弹性元件32作用使嵌合块33推向转折套34的扇形凸槽343与之嵌合,达到成枢接的折合关节3之角度定位目的;当按压盖36被压下时,两定位柱361将嵌合块33推离,使扇形凹槽333与扇形凸块343保持脱离,即可轻易转动折合关节3以改变枢接之角度;角关节4,顶端呈90°角,可分别枢接一上框架2杆端,以围成一矩形框架;在边角向下则固设一垂直杆41与下端之角座5固设;且该角座5之凸板51则可枢接交叉连杆组6;交叉连结杆组6,由直连杆61及凹连杆62交叉枢接而成,一端枢接于脚座5之凸板51处,另一端则枢接一弯折套63,杆端均设有相对应径向长形孔611、621,在交叉连结杆枢接处底下设有一固定座64;该弯折套63一端具有套接管631,上有相对应之穿孔632;另一端为接合板633,该接合板633前端具有一倾斜定位面634,且设有贯穿孔635;而固定座64上为一凹弧面641恰可供凹连杆62置放,上有通孔642供枢接交叉连杆组6的螺丝穿设组合,且在适当处下设有一支撑脚643;连结杆7,两端具有凹槽71及一枢接孔72,适当处有一凹环73;活动座8,一端设有C形缺口81,另一端上有平板82,且向下延伸成一支脚83;利用上述元件组成的骨架,将连结杆7两端利用凹槽71供弯折套63的接合板633容纳置入,并利用一螺栓9穿过枢合,该弯折套63另一端具插设直连杆61或凹连杆62,且利用另一螺栓91穿过穿孔632及长形孔621作枢接;再利用一织布带提把92穿过床体17底布171连接连结杆7,上并容纳床垫18,成为一幼儿游戏床;当欲收合时,先取出床垫18,再拉起提把92,使两连结杆7逐渐向上升及靠拢,同时将上框架2的诸多折合关节3作按压,使上框架2同时向下凹折此时连续拉起提把92并将垂直杆41略为施力使之全数向中间集中靠拢,直至所有角关节4相互靠拢为止,即为所收合的最小体积,再将此置于床垫18上,利用床垫18予以适当包覆并扣紧,最后则装入一袋体93内,成为一收合后具有最小凹藏体积的幼儿游戏床结构。为了使本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及专利技术目的易于明白了解,兹配合图式及图号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骨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折合关节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折合关节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折合关节按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折合关节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折合关节另一运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下框架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的下框架连结杆及弯折套折合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下框架弯折套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下框架弯折套另一剖面示意图11为本技术的骨架上视示意简图;图12为本技术的整体实施例图;图13为本技术的上框架与角关节长开示意图(下框架尚未完全撑开时);图14为本技术的上框架与角关节张开示意图(下框架完全撑开时);图15为本技术的下框架部分与床底布、床垫的组合实施例图(1)(下框架完全撑开时);图16为本技术的下框架部分与床底布、床垫的组合实施例图(2)(下框架完全撑开时);图17为本技术的下框架部分与床底布、床垫的组合实施例图(2)(下框架收合至一半时的动作示意);图18为本技术的骨架收合动作示意简图;图19为本技术的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式幼儿游戏床,其特征包括有:上框架(2),一端与角关节(4)枢接,另一端略为弯折与折合关节(3)之一端固设;折合关节(3),系由内齿套(31)、弹性元件(32)、嵌合块(33)、转折套(34)、螺丝(35)及按压盖(36)等 所组合而成;该内齿套(31)外端形成一管套(311)供插设上框架(2),另一端为一偏心设置之内凹齿(312)及一通孔(313);而具有放射状凸齿(331)的嵌合块(33)恰可置入凹齿(312)内,且该置入端面有一凹孔(332)可供弹性元件(32)置入,另一端面则留有相对应之扇形凹槽(333);转折套(34)外端亦为管套(341)供插设另一支上框架(2),另一端亦为偏心之凹环套(342)供放置按压盖(36),另一端面则留有嵌合块(33)之扇形凹槽(333)相对应及置入之扇形凸块(343);除设一中孔(344)供螺丝(35)穿设外,亦留有相对应之贯孔(345)供按压盖(36)之定位柱(361)穿设,且该贯孔(345)留有凹阶级(346),使穿置的定位柱(361)之弯钩(362)钩住而使按压盖(36)不会随意松脱;其组合时,嵌合块(33)与内凹齿(312)嵌合,且受弹性元件(32)作用使嵌合块(33)推向转折套(34)的扇形凸槽(343)与之嵌合,达到成枢接的折合关节(3)之角度定位目的;当按压盖(36)被压下时,两定位柱(361)将嵌合块(33)推离,使扇形凹槽(333)与扇形凸块(343)保持脱离,即可轻易转动折合关节(3)以改变枢接之角度;角关节(4),顶端呈90°角,可分别枢接一上框架(2)杆端,以围成一矩形框架;在边角向下则固设一垂直杆(41)与下端之角座(5)固设;且该角 座(5)之凸板(51)则可枢接交叉连杆组(6);交叉连结杆组(6),由直连杆(61)及凹连杆(62)交叉枢接而成,一端枢接于脚座(5)之凸板(51)处,另一端则枢接一弯折套(63),杆端均设有相对应径向长形孔(611)、(621),在交 叉连结杆枢接处底下设有一固定座(64);该弯折套(63)一端具有套接管(631),上有相对应之穿孔(632);另一端为接合板(633),该接合板(633)前端具有一倾斜定位面(634),且设有贯穿孔(635);而固定座(64)上为一凹弧面(641)恰可供凹连杆(62)置放,上有通孔(642)供枢接交叉连杆组(6)的螺丝穿设组合,且在适当处下设有一支撑脚(64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英雄
申请(专利权)人:上等财富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