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催化和萃取分离耦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867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催化和萃取分离耦合方法,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M2070水溶液为反应介质,催化乌尔曼C‑S偶联反应,并在反应完全后直接加热到浊点萃取分离出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条件温和,操作方便,反应废液中有机物的含量少,环境污染小,绿色环保;同时产率芳砜产率可达75%以上,萃取产率达100%,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催化和萃取分离耦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催化和萃取分离耦合方法,属于化学合成

技术介绍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一大类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不同的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特殊的浊点现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随着温度的上升,在溶液升至一定温度值时出现浑浊,经放置或离心可得到两个液相,这个温度被称之为表面活性剂的浊点(Cloudpoint)。这个现象是可逆的,溶液冷却后,即可恢复成清亮的均一相。出现浊点的原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分子中醚氧原子或羟基氧原子与水形成氢键而溶于水。但是氢键的特性是在低温时牢固,但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弱,并最终断裂,表面活性剂从溶液中析出,体系从均相变成非均相。近年来,胶束催化方法因为绿色的反应介质而倍数青睐。目前胶束催化几乎应用在所有的有机反应中。其中乌尔曼C-S偶联反应是合成芳砜的有效工具,而芳砜在医药,农药等方面有巨大潜力。胶束催化在乌尔曼C-S偶联反应中也适用。虽然反应介质做到了绿色化,比如水相反应代替了有机相反应,但是目前报道的水相胶束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束催化-萃取分离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在溶剂中,以卤代芳烃和芳基亚磺酸钠作为底物,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M2070和铜盐催化作用下发生乌尔曼C-S偶联反应;/n(2)反应完成后,向所得的反应体系中加入无机盐,加热到80~100℃,反应体系分层为下层的富水相和上层的富表相;取出上层的富表层,离心析出表面活性剂,取上清液,分离得到芳砜类化合物;同时,析出的表面活性剂可回收重复使用;/n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M2070的结构如下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束催化-萃取分离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溶剂中,以卤代芳烃和芳基亚磺酸钠作为底物,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M2070和铜盐催化作用下发生乌尔曼C-S偶联反应;
(2)反应完成后,向所得的反应体系中加入无机盐,加热到80~100℃,反应体系分层为下层的富水相和上层的富表相;取出上层的富表层,离心析出表面活性剂,取上清液,分离得到芳砜类化合物;同时,析出的表面活性剂可回收重复使用;
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M2070的结构如下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代芳烃的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X为F、Cl、Br、I;R1选自氢、C1-6烷基、C1-6烷氧基、硝基、氰基、芳基、杂环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基亚磺酸钠的结构如下所示:



其中,R2选自氢、C1-6烷基、C1-6烷氧基、硝基、氰基、芳基、杂环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新宋伟丽刘学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