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分散污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841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分散污水的装置,由箱体构成,箱体的内部为空腔,箱体的内部空腔被隔板分割为依次相连通的沉淀池、一次过滤池、一次好氧池、缺氧池、二次好氧池、除磷池、二次过滤池和吸附澄清池,沉淀池中设有格栅,一次过滤池中设置有第一过滤海绵,一次好氧池中设置有填料和曝气盘,缺氧池中设置有填料和自动搅拌装置,二次好氧池中设置有填料和曝气盘,除磷池中设置有硫铁矿,二次过滤池中设置有第二过滤海绵,澄清池中设置有陶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分散污水的装置,污水依次经过沉降、一次过滤、一次好养、厌氧、二次好氧、除磷、二次过滤、吸附处理,其出水可直接排放或用于农田灌溉,解决了现有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不达标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分散污水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分散污水的装置,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对农村分散性污水净化处理的处理分散污水的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农村面积广大,农村污水处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模式是农村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或小水量的分散污水的处理必须遵循经济、高效、节能和简便易行的原则。当前我国农村分散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缺乏规范和引导,市场混乱,产业支撑能力薄弱,设施建设质量不高,偏远地区分散式污水难以收集,集中处理,与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的国家需求极不适应。市场上的污水处理设备存在出水水质差、价格昂贵、体积大不便安装等缺陷。本文旨在专利技术一种经济、高效且方便运输与安装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农村小水量分散污水的处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处理分散污水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处理分散污水的装置,由箱体构成,箱体的内部为空腔,箱体的内部空腔被隔板分割为依次相连通的沉淀池、一次过滤池、一次好氧池、缺氧池、二次好氧池、除磷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分散污水的装置,由箱体(11)构成,箱体的内部为空腔,箱体的内部空腔被隔板分割为依次相连通的沉淀池(1)、一次过滤池(2)、一次好氧池(3)、缺氧池(4)、二次好氧池(5)、除磷池(6)、二次过滤池(7)和吸附澄清池(8),箱体上开设有分别与沉淀池上部和吸附澄清池上部相通的进水口(9)和出水口(10),待处理的污水经进水口流入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水经出水口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中设置有滤除大型固体废物的格栅(34),格栅成倾斜状态设置;一次过滤池两侧的上部开设有分别与沉淀池、一次好氧池相通的第一连通口(15)、第二连通口(16),过滤池中设置有折形的第一过滤棉(29),第一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分散污水的装置,由箱体(11)构成,箱体的内部为空腔,箱体的内部空腔被隔板分割为依次相连通的沉淀池(1)、一次过滤池(2)、一次好氧池(3)、缺氧池(4)、二次好氧池(5)、除磷池(6)、二次过滤池(7)和吸附澄清池(8),箱体上开设有分别与沉淀池上部和吸附澄清池上部相通的进水口(9)和出水口(10),待处理的污水经进水口流入沉淀池,处理后的污水经出水口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中设置有滤除大型固体废物的格栅(34),格栅成倾斜状态设置;一次过滤池两侧的上部开设有分别与沉淀池、一次好氧池相通的第一连通口(15)、第二连通口(16),过滤池中设置有折形的第一过滤棉(29),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位于第一过滤棉的两侧;一次好氧池中设置有供污泥附着的填料(32),一次好氧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盘(31);缺氧池(4)中设置有悬空隔板(45)和供污泥附着的填料,悬空隔板将缺氧池分割为底部相通的前半缺氧池(53)和后半缺氧池(54),前半缺氧池、后半缺氧池的上部分别开设有与一次好氧池、二次好氧池相通的第三连通口(17)、第四连通口(18),缺氧池中设置有对前半缺氧池和后半缺氧池中的污水进行气体搅拌的自搅拌装置;
所述二次好氧池中设置有供污泥附着的填料,二次好氧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曝气盘(36),二次好氧池的底部开设有与除磷池相通的第五连通口(19),除磷池中放置有与污水中的磷酸盐反应生成不可溶化合物的硫铁矿;除磷池的上部开设有与二次过滤池(7)相通的第六连通口(20),二次过滤池内部空腔的下端设置有水平隔板(50),水平隔板上固定有多个竖向的带孔过滤管(48),带孔过滤管下方的水平隔板上开设有进水口(51),带孔过滤管的外围包裹有第二过滤棉(39);吸附澄清池的上部设置有与水平隔板下方的二次过滤池相通的第七连通口(21),吸附澄清池的中下部设置有承载网格板(43),承载网格板的上方填充有对水中微型悬浮颗粒进行吸附的陶粒,第七连通口经连通管(55)与承载网格板下方的吸附澄清池空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分散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中格栅(34)上的孔径大小为4~8mm,一次过滤池(2)中第一过滤海绵(29)的孔径大小为1~3mm,二次过滤池(7)中第二过滤棉(39)的孔径大小为0.5~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分散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中设置有竖隔板(22)和横隔板(23),竖隔板的下端与横隔板相连接,竖隔板、横隔板与沉淀池的内壁之间形成沉淀池上槽(24),横隔板下方的沉淀池为沉淀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伟康刘丽芳施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