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间歇双污泥反硝化AN(AO)n全硝化超深度去除氮磷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84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歇双污泥反硝化AN(AO)n全硝化超深度去除氮磷工艺,该装置包括:污水储水池、反硝化池、硝化池、中间池、絮凝沉降池,依据反硝化脱氮除磷原理,将反硝化菌和硝化菌分开在反硝化池和硝化池培养,通过在线监控pH、ORP、DO实现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终点控制,将反硝化池污泥携带的残留氨氮通过多次硝化和反硝化去除实现氮的完全脱除,利用了厌氧释磷、反硝化吸磷、好氧吸磷、并通过正磷酸根浓度监测和絮凝辅助强化除磷,实现磷的超深度和稳定去除,解决了传统双污泥反硝化工艺存在的氮磷净化效果较差,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双污泥反硝化AN(AO)n全硝化超深度去除氮磷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间歇双污泥反硝化AN(AO)n全硝化超深度去除氮磷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实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严重脱节,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AB法、氧化沟法、A/O工艺、A/A/O工艺、SBR法等缺乏深度的氮磷脱除环节,净化后仅相当于地表水劣ⅴ类,造成对地表水的生态、景观、水体功能的破坏,同时还对地下水的水质造成潜在威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水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将逐渐与地表水水质标准接轨,污水厂提标改造、污水的深度和超深度处理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现有的污水深度和超深度处理工艺由于高昂的造价和运行维护费用,短期内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进行升级改造,降低处理成本,发展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将污水通过生化处理直接达到地表水Ⅱ类或Ⅲ类以上水质标准的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是将是解决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歇双污泥反硝化AN(AO)n全硝化超深度去除氮磷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装置部分;所述的装置部分包括:污水储水池(1)、反硝化池(2)、硝化池(3)、中间池(4)、絮凝沉降池(5);/n污水储水池(1)连接第一管道(6),第一管道(6)上设置有水泵(7),污水储水池(1)通过第一管道(6)与反硝化池(2)连接,反硝化池(2)中设置有滗水器(9),滗水器(9)的出水口处连接第二管道(8)、第三管道(10),滗水器(9)通过第二管道(8)与硝化池(3)连接,第二管道(8)上设置有上清液转移泵(12)、电磁阀(13);/n滗水器(9)通过第三管道(10)与絮凝沉降池(5)连接;/n硝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双污泥反硝化AN(AO)n全硝化超深度去除氮磷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装置部分;所述的装置部分包括:污水储水池(1)、反硝化池(2)、硝化池(3)、中间池(4)、絮凝沉降池(5);
污水储水池(1)连接第一管道(6),第一管道(6)上设置有水泵(7),污水储水池(1)通过第一管道(6)与反硝化池(2)连接,反硝化池(2)中设置有滗水器(9),滗水器(9)的出水口处连接第二管道(8)、第三管道(10),滗水器(9)通过第二管道(8)与硝化池(3)连接,第二管道(8)上设置有上清液转移泵(12)、电磁阀(13);
滗水器(9)通过第三管道(10)与絮凝沉降池(5)连接;
硝化池(3)连接第四管道(14),硝化池(3)通过第四管道(14)与中间池(4)连接,第四管道(14)上设置有硝化液转移泵(11),中间池(4)连接第五管道(15),第五管道(15)上设置有硝化液回流泵(16),中间池(4)通过第五管道(15)与反硝化池(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双污泥反硝化AN(AO)n全硝化超深度去除氮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池(2)和硝化池(3)底部均设置有曝气头(20),曝气头(20)与进气管(17)连接通,进气管(17)上设置有气体流量计(18),进气管(17)与曝气泵(19)连接,曝气泵(19)与变频器(25)相连接;
反硝化池(2)顶部有盖,成半密封状,反硝化池(2)顶部设置有排气孔;
反硝化池(2)和硝化池(3)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排泥管(21),第一排泥管(21)上设置有排泥泵(22);
硝化池(3)底部连接第二排泥管(43),硝化池(3)通过第二排泥管(43)与反硝化池(2)连接,第二排泥管(43)上设置有第一排泥阀(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双污泥反硝化AN(AO)n全硝化超深度去除氮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降池(5)上部设置为圆筒形且下部设置为角度为45-70°的漏斗状圆锥,絮凝沉降池(5)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泥管(23),第三排泥管(23)上设置有第二排泥阀(24);
絮凝沉降池(5)连接除磷絮凝剂管(39)、PAM絮凝剂管(27),除磷絮凝剂管(39)上设置有除磷絮凝剂泵(28),PAM絮凝剂管(27)上设置有PAM絮凝剂管泵(29),絮凝沉降池(5)通过除磷絮凝剂管(39)与除磷絮凝剂桶(30)连接,絮凝沉降池(5)通过PAM絮凝剂管(27)与PAM絮凝剂桶(31)连接,絮凝沉降池(5)侧壁设置有排水管(32),排水管(32)上设置有排水阀(33);
絮凝沉降池(5)连接在线磷酸根测定仪(41),线磷酸根测定仪(41)与工控电脑(3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双污泥反硝化AN(AO)n全硝化超深度去除氮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池(2)、硝化池(3)、絮凝沉降池(5)内均设置有潜水搅拌器(34);
除磷絮凝剂桶(30)、PAM絮凝剂桶(31)均设置有絮凝剂搅拌器(42)。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双污泥反硝化AN(AO)n全硝化超深度去除氮磷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池(2)和硝化池(3)均设置有DO在线测定仪(35)、水位探头(36)、pH在线测定仪(37);
反硝化池(2)设置有ORP测定仪(26);
水泵(7)、泵硝化液转移泵(11)、上清液转移泵(12)、电磁阀(13)、硝化液回流泵(16)、曝气泵(19)、第二排泥阀(24)、排水阀(33)、水位探头(36)、第一排泥阀(40)、潜水搅拌器(34)、絮凝剂搅拌器(42)与PLC(44)相连接控制;
滗水器(9)、排泥泵(22)、ORP测定仪(26)、除磷絮凝剂泵(28)、PAM絮凝剂管泵(29)、DO在线测定仪(35)、pH在线测定仪(37)、在线磷酸根测定仪(41)、变频器(25)与工控电脑(38)通过通信线相连接;
PLC通过通信线与工控电脑(38)相连接,整个系统由工控电脑(38)来控制运行;
排泥泵(22)、除磷絮凝剂泵(28)、PAM絮凝剂管泵(29)为定量泵。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间歇双污泥反硝化AN(AO)n全硝化超深度去除氮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控制方法部分,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
a生化处理控制流程:整个装置周期运行,首先污水储水池(1)的污水进入反硝化池(2),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唯段昌群李世玉程立忠王海玉罗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