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栽培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60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栽培房,包括栽培房主体,所述栽培房主体上端设置有栽培房顶,所述栽培房顶下端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支管,所述支管末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栽培房主体中间设置有立墙,所述立墙内部设置有热辐射管道,所述热辐射管道下端连接在燃烧箱上,所述立墙侧面上设置有悬挂角铁,所述悬挂角铁连接有栽培架板,通过在内部设置立墙起到承载栽培架板的作用,同时其内部埋设了热辐射管道,提供食用菌栽培所需的热量,通过可自由拆卸与安装的栽培架板设计,方便更换内部架板间隔,适用于不同种类食用菌的栽培使用,提高了栽培房的实用性,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栽培房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栽培房。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如鲜蘑菇含蛋白质为1.5-3.5%,是大白菜的3倍,萝卜的6倍,苹果的17倍。1公斤干蘑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或12公斤牛奶的蛋白量。食用菌中赖氨酸含很丰富,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微量元素。谷物食品中含量少的赖氨酸,食用菌中含量也相当丰富。申请号为CN201720006385.1,名称为一种家庭食用菌栽培装置的技术专利,包括箱体和箱体盖板,在所述箱体盖板上设有若干观察孔,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透气孔,在所述透气孔相对应的箱体内壁上设有防尘层,所述防尘层为无纺布材料;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具有向上的凸起;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圆形底座,所述观察孔的位置与圆形底座的位置垂直对应,所述观察孔为透明材质,该技术提供了一种满足人民在家庭中实行对食用菌进行栽培的装置,能够比较容易地保持食用菌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需要,并能够防止家庭中灰尘对食用菌的影响,让人们在家中即可享受种植食用菌的乐趣。但是,在目前的栽培房内进行栽培的时候,内部栽培空间不易调节,栽培不同种类的食用菌的时候十分不便,且在栽培的时候,加热不便,容易造成内部环境受污染,因此设计了一种食用菌栽培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栽培房,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栽培房,包括栽培房主体,所述栽培房主体上端设置有栽培房顶,所述栽培房顶下端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若干个支管,所述支管末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栽培房主体中间设置有立墙,所述立墙内部设置有热辐射管道,所述热辐射管道下端连接在燃烧箱上,所述立墙侧面上设置有悬挂角铁,所述悬挂角铁连接有栽培架板,所述栽培架板包括栽培架主板,所述栽培架主板上设置有栽培凹槽,所述栽培架主板一端设置有固定插板,所述栽培架主板下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加固衬板。进一步地,所述热辐射管道上端连接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内设置有若干层过滤芯层。进一步地,所述栽培房主体内壁上设置有风机。进一步地,所述栽培凹槽下端设置有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加固衬板端面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垫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内部设置立墙起到承载栽培架板的作用,同时其内部埋设了热辐射管道,提供食用菌栽培所需的热量;(2)本技术通过可自由拆卸与安装的栽培架板设计,方便更换内部架板间隔,适用于不同种类食用菌的栽培使用,提高了栽培房的实用性,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栽培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栽培房主体,2-栽培房顶,3-喷淋管,4-支管,5-雾化喷头,6-立墙,7-热辐射管道,8-燃烧箱,9-悬挂角铁,10-栽培架板,11-栽培架主板,12-栽培凹槽,13-固定插板,14-转轴,15-加固衬板,16-排烟口,17-过滤芯层,18-风机,19-透气孔,20-聚四氟乙烯垫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栽培房,包括栽培房主体1,所述栽培房主体1上端设置有栽培房顶2,所述栽培房顶2下端设置有喷淋管3,所述喷淋管3上设置有若干个支管4,所述支管4末端设置有雾化喷头5,所述栽培房主体1中间设置有立墙6,所述立墙6内部设置有热辐射管道7,所述热辐射管道7下端连接在燃烧箱8上,所述立墙6侧面上设置有悬挂角铁9,所述悬挂角铁9连接有栽培架板10,所述栽培架板10包括栽培架主板11,所述栽培架主板11上设置有栽培凹槽12,所述栽培架主板11一端设置有固定插板13,所述栽培架主板11下端通过转轴14连接有加固衬板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整个栽培房内部设置了喷淋管3,在喷淋管3上设置了支管4,支管4的末端雾化喷头5将喷出的液体形成雾化洒落在食用菌栽培体上,在栽培房主体1内部设置了一面立墙6,立墙6内部埋设了若干个热辐射管7,在开启燃烧箱8内部燃烧装置之后,产生的热量通过热辐射管7辐射在墙面上,对栽培房内部进行加热操作,而立墙6同时提供了承载的作用,在立墙6外壁上设置了多个悬挂角铁9,将栽培架主板11通过固定插板13连接在悬挂角铁9内部,下端转动加固衬板15来支撑,可以快速调节内部栽培架板10的间距,调节内部空间分布,方便栽培不同种类的菌菇,合理利用了栽培房的空间,值得推广。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热辐射管道7上端连接有排烟口16,所述排烟口16内设置有若干层过滤芯层17,提高了环保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栽培房主体1内壁上设置有风机18,方便内部通风。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栽培凹槽12下端设置有透气孔19,增加透气性。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固衬板15端面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垫层20,提高了防滑能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1)本技术通过在内部设置立墙起到承载栽培架板的作用,同时其内部埋设了热辐射管道,提供食用菌栽培所需的热量;(2)本技术通过可自由拆卸与安装的栽培架板设计,方便更换内部架板间隔,适用于不同种类食用菌的栽培使用,提高了栽培房的实用性,值得推广。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栽培房,包括栽培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房主体(1)上端设置有栽培房顶(2),所述栽培房顶(2)下端设置有喷淋管(3),所述喷淋管(3)上设置有若干个支管(4),所述支管(4)末端设置有雾化喷头(5),所述栽培房主体(1)中间设置有立墙(6),所述立墙(6)内部设置有热辐射管道(7),所述热辐射管道(7)下端连接在燃烧箱(8)上,所述立墙(6)侧面上设置有悬挂角铁(9),所述悬挂角铁(9)连接有栽培架板(10),所述栽培架板(10)包括栽培架主板(11),所述栽培架主板(11)上设置有栽培凹槽(12),所述栽培架主板(11)一端设置有固定插板(13),所述栽培架主板(11)下端通过转轴(14)连接有加固衬板(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栽培房,包括栽培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房主体(1)上端设置有栽培房顶(2),所述栽培房顶(2)下端设置有喷淋管(3),所述喷淋管(3)上设置有若干个支管(4),所述支管(4)末端设置有雾化喷头(5),所述栽培房主体(1)中间设置有立墙(6),所述立墙(6)内部设置有热辐射管道(7),所述热辐射管道(7)下端连接在燃烧箱(8)上,所述立墙(6)侧面上设置有悬挂角铁(9),所述悬挂角铁(9)连接有栽培架板(10),所述栽培架板(10)包括栽培架主板(11),所述栽培架主板(11)上设置有栽培凹槽(12),所述栽培架主板(11)一端设置有固定插板(13),所述栽培架主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桂之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