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包括固定骨架、固定夹、导线;固定骨架上设有三个开口端,其中第一、第二开口端相对布置,第二开口端上设有限位管柱;导线可从第三开口端穿入至第一开口端或第二开口端穿出;所述固定夹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分别与各导线其一端固定相连,各所述导线其另一端设有连接头,可与电针仪连接;所述固定夹还包括有套于限位管柱外的弹簧机构,其一端与第二开口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电极片相连,第一电极片固定于第一开口端,与第二电极片相对设置,可夹于大鼠耳甲处;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对实验对象进行无创、精准的刺激,有效提高实验中的稳定性,保证实验有序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实验夹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迷走神经刺激在治疗抑郁症、原发性高血压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上疗效显著。耳针疗法是中医针灸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耳甲区恰恰是哺乳动物体表唯一有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分布的区域,即分布于耳甲的迷走神经耳支是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一条周围通路。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术可直接刺激耳朵上的传入神经纤维产生与经典迷走神经刺激术类似的效果,而无实质性的损伤。未来,关于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的基础治疗将日益增多,因此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术可直接刺激耳朵上的传入神经纤维产生与经典迷走神经刺激术类似的效果。具有无创性无副反应等优点。目前,市面上已有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仪,但主要适用于人体。科研人员在进行大鼠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实验时,通常有两种替代方法,一是针刺耳甲部位再通过在针具上夹持导线外接电针仪,但针刺会对大鼠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二是使用自制导电铁棒以磁铁吸附固定再外接电针仪,以此达到对耳迷走神经的电刺激。但是我们在实验中发现,通过磁铁固定较为困难,固定位置容易产生偏差。中国专利文献CN203647859U公开了一种动物专用迷走神经刺激电极,包括一个正电极和一个负电极,正电极和负电极各自由金属银线构成,金属银线的外周各自外包有绝缘层,金属银线的一端均从一个空心塑料管的一侧沿径向插入管内,并在管内各自与一个导线的一端焊接,导线的另一端分别从空心塑料管的另一侧穿出,空心塑料管外侧的金属银线各自呈螺旋状弯曲,其绝缘层中各自设置有一个剥离部,金属银线分别在其剥离部中裸露即为迷走神经接触部位,两根金属银线相互绝缘。本专利文献所述方案减小了迷走神经刺激电极的体积,可以植入实验大鼠体内,植入体内时缠绕神经方便,不易损伤神经,在活体内与神经接触效果好,大鼠可长期耐受,可长期导电并不易腐蚀,与神经接触导电效果良好,可重复使用,但其是外科植入式的刺激实验,对实验对象损害较大。本专利技术将提供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在无需手术植入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减少实验成本,减少对大鼠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并使固定位置较为稳固;刺激部位更加精确。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对实验对象进行无创、精准的刺激,有效提高实验中的稳定性,保证实验有序进行的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对实验对象进行无创、精准的刺激,有效提高实验中的稳定性,保证实验有序进行的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包括固定骨架、固定夹、若干导线;所述固定骨架为管腔结构,其内可供所述导线穿入;所述固定夹设于所述固定骨架其上,可用于夹住接受电刺激的部位;所述固定夹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所述导线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其一端皆设有连接头,其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夹片及第二电极夹片相连;所述连接头可与电针仪适配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骨架为U形结构,其上设有第一开口端、第二开口端、第三开口端,其中第一开口端与第二开口端相对布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开口端,所述第二电极片与所述第二开口端活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开口端其上设有限位管柱,所述限位管柱其外径小于所述固定骨架其外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夹还包括弹簧机构,所述弹簧机构外套于所述限位管柱,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端固定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片固定相连。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头为圆柱形插接头。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夹还包括推拉杆,可以协助所述固定夹的开合。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述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包括固定骨架、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为相对设置的第一电极片及第二电极片,其可利用与弹簧机构直接的配合稳固夹于大鼠受实验刺激部位,有效避免了实验刺激过程中出现短路、定位偏移及实质性损伤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实验的稳定性、精确度。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结构简单,无需使用针具,操作简单,有效降低了实验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立体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所述固定骨架局部剖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所述导线及所述固定夹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与电针仪配合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5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所述固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固定骨架2.固定夹3.两根导线11.第一开口端12.第二开口端13.第三开口端14.限位管柱21.第一电极片22.第二电极片23.弹簧机构31.第一导线32.第二导线33.连接头4.电针仪24.推拉杆实施例1请参看附图1,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立体示意图;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包括固定骨架1、固定夹2、两根导线3;请参看附图2,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所述固定骨架局部剖视图;所述固定骨架1为U形管腔结构,采用轻质绝缘材料制成,其上设有第一开口端11、第二开口端12、第三开口端13,其中第一开口端11与第二开口端12相对布置,所述第三开口端13布置在所述固定骨架1其U形结构的另一侧中部位置,所述第二开口端12其上还设有限位管柱14,所述限位管柱14其外径小于所述固定骨架1其外径;请参看附图3,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所述导线及所述固定夹示意图;所述导线3包括第一导线31、第二导线32,所述第一导线31可从所述第三开口端13穿入至所述第一开口端11穿出,所述第二导线32可从所述第三开口端13穿入至所述第二开口端12穿出;所述固定夹2包括第一电极片21、第二电极片22;所述第一导线31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片21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导线32其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片22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导线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骨架、固定夹、若干导线;所述固定骨架为管腔结构,其内可供所述导线穿入;所述固定夹设于所述固定骨架其上,可用于夹住接受电刺激的部位;所述固定夹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所述导线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其一端皆设有连接头,其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夹片及第二电极夹片相连;所述连接头可与电针仪适配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骨架、固定夹、若干导线;所述固定骨架为管腔结构,其内可供所述导线穿入;所述固定夹设于所述固定骨架其上,可用于夹住接受电刺激的部位;所述固定夹包括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所述导线包括第一导线、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及所述第二导线其一端皆设有连接头,其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夹片及第二电极夹片相连;所述连接头可与电针仪适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骨架为U形结构,其上设有第一开口端、第二开口端、第三开口端,其中第一开口端与第二开口端相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大鼠的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相对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萌,单春雷,徐菁菁,汪文静,张思聪,赵敬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