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护性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卫生
,特别是关于一种保护性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皮肤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起着控制体温、防止感染及体液流失、免疫及传感的作用。由于创伤、擦伤、皮肤溃烂和烧伤等原因,可能导致皮肤的大范围伤害,严重创伤甚至可以威胁生命或导致伤残。创伤愈合过程主要包括血小板凝集、血液凝固、纤维蛋白形成、炎性反应发生、角质细胞增殖和再生、受损组织修复和重塑。目前对创伤愈合的促愈措施主要有皮肤移植、细胞因子外用、基因治疗和敷料敷盖等,其中皮肤移植是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最有效的方法,但无论自体或异体皮肤移植均受到供体来源的限制,而且异体和人工合成皮肤代用品的移植,尚未突破免疫排斥反应的瓶颈问题;细胞因子外用则存在半衰期短和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基因治疗虽然克服了细胞生长因子应用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但是由于基因转染效率低下以及转染表达的可调控性差等,技术难题难以解决,尚无法大规模应用,传统敷料敷盖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组织修复,且促愈效果不显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传统敷料有各种纱布、棉垫、及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护性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性伤口敷料由含有下述两部分组合物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后得到:/n-由β-环糊精混合物和巴戟天醇提物组成的组合物Ⅰ;/n-由改性咖啡碳纳米粒子和丰原素组成的组合物Ⅱ,/n其中所述β-环糊精混合物包括重量比为1:0.25~0.33的壳聚糖/β-环糊精复合物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护性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性伤口敷料由含有下述两部分组合物的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后得到:
-由β-环糊精混合物和巴戟天醇提物组成的组合物Ⅰ;
-由改性咖啡碳纳米粒子和丰原素组成的组合物Ⅱ,
其中所述β-环糊精混合物包括重量比为1:0.25~0.33的壳聚糖/β-环糊精复合物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β-环糊精复合物经由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改性:依次将磷酸二氢钠、柠檬酸、聚乙二醇和β-环糊精加入足量蒸馏水中,加热至至少50℃并充分溶解,然后置于40~45℃恒温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取出并冷却后研磨,然后分别以蒸馏水、无水乙醇充分洗涤、抽滤、烘干,最后研磨至粒径小于10μm即得β-环糊精聚合物;
-复合:分别将壳聚糖溶解于足量0.2~0.5mol/L盐酸溶液中、β-环糊精聚合物溶解于足量蒸馏水中,混匀两种溶液并加热至55~60℃,缓慢滴加12~16%戊二醛溶液,滴加结束后恒温搅拌,反应至少5h后将沉淀过滤,用乙醇、蒸馏水洗涤、抽滤,滤出物于45℃下烘至恒重,即得粉末状壳聚糖/β-环糊精复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羟丙基-β-环糊精包括具有下述不同取代度(DS)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
DS=4.55的HP-β-CD,和
DS=7.76的HP-β-C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具有DS=4.55的HP-β-CD占比不低于84.0mol%。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巴戟天醇提物经由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1)取巴戟天药材干粉,按照料液比1:8~10加入pH5.0的磷酸盐缓冲液,在50~52℃温度下酶解至少3h后灭酶;
2)步骤1)的酶解液中加入至少20重量倍蒸馏水,回流提取3~6次,提取3~3.5h,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密度不低于1.15g/mL;
3)加入无水乙醇使溶液中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鹿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