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丹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48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顶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驱动机的输出端与双向螺纹杆靠近驱动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通过铰接座与其相对的摆杆铰接,且底框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供滚轮穿出的条形通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整理支架在对急救护理设备进行整理转运时,不易对其进行夹紧固定,容易导致在移动的过程中急救护理设备容易发生偏移、晃动的情况,从而造成急救护理设备掉落而受到损坏,同时难以简单快速的把急救护理设备放到整理支架上,给整理和转运急救护理设备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搬运
,具体为一种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急救装置即紧急救治所用到医疗装置,泛指一切能在短时间内救命的装置,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医疗装置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一切能在短时间内救命的装置都是急救装置,常见的急救护理设备有监护仪、输液泵、呼吸机等等,在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把一些急救护理设备进行院内转运,便于医务人员进行使用,在转运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整理支架,对急救护理设备进行整理转运,由于现有的整理支架在对急救护理设备进行整理转运时,不易对其进行夹紧固定,容易导致在移动的过程中急救护理设备容易发生偏移、晃动的情况,从而造成急救护理设备掉落而受到损坏,同时难以简单快速的把急救护理设备放到整理支架上,给整理和转运急救护理设备带来不便,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具备通过上料板的设置,能够简单快速的把急救护理设备推到底框上,且两个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包括底框(1),所述底框(1)上靠近其四角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底框(1)上靠近其中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顶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所述双向螺纹杆(3)的右端穿出底框(1)的侧面,所述底框(1)上靠近其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驱动机(4),所述驱动机(4)的输出端与双向螺纹杆(3)靠近驱动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移动块(5),所述底框(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供移动块(5)移动的通槽(6),所述移动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急诊抢救护理装置,包括底框(1),所述底框(1)上靠近其四角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底框(1)上靠近其中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顶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所述双向螺纹杆(3)的右端穿出底框(1)的侧面,所述底框(1)上靠近其顶部的右侧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驱动机(4),所述驱动机(4)的输出端与双向螺纹杆(3)靠近驱动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移动块(5),所述底框(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供移动块(5)移动的通槽(6),所述移动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7),两个移动板(7)相对侧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夹持件(8),所述底框(1)上靠近其中部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上靠近其顶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件(10),所述底框(1)上靠近驱动机(4)一侧内壁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且位于右侧移动块(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移动件(10)靠近驱动机(4)的一端与固定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杆(9)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铰接座铰接有连接杆(13),所述底框(1)上靠近其中部内壁的左右两侧均通过铰接座铰接有摆杆(14),两个摆杆(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滚轮(15),所述连接杆(13)的底端通过铰接座与其相对的摆杆(14)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刘珍李敏苏洪跃
申请(专利权)人:王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