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心理学教育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心理学用应变能力测试装置,包括桌板,桌板上滑动设有若干输出按钮,输出按钮的上端从桌面上露出;桌板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用于将输出按钮顶出的输出机构,输出机构包括从动齿轮和从动轴,从动轴与桌板滑动连接,从动齿轮和从动轴转动连接,从动齿轮上固定设有用于将输出按钮顶出的凸柱;从动齿轮的一侧设有驱动从动齿轮转动的操控机构;从动齿轮的下侧设有驱动从动轴进行轴向滑动的弹跳片,弹跳片的首端位于从动轴的下侧,弹跳片的中部与桌板铰接。采用本方案能解决现有技术的测试装置结构巨大而导致不便于携带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理学用应变能力测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心理学教育的
,具体涉及一种心理学用应变能力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感觉、知觉、意识、记忆、思维、动机、情绪、人格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现代心理学在市场应用上,衍生很多测试方式和内容,也因此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应变能力测试相关装置被研发出来并公开于世,比如中国专利CN201820653097.X公开的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心理教学用心理测试装置,但是,该装置结构比较巨大,不便于携带和使用,通常是放置在特定的测试室,进行测试时,让待测者到测试室的位置进行测试;且现有的大多数测试装置采用人机互动的方式进行,对于被测者来说体验感很差,所以只能用于测试,难以用于锻炼和提升使用者的应变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心理学用应变能力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测试装置结构巨大而导致不便于携带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心理学用应变能力测试装置,包括桌板,桌板上滑动设有若干输出按钮,输出按钮的上端从桌面上露出;桌板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用于将输出按钮顶出的输出机构,输出机构包括从动齿轮和从动轴,从动轴与桌板滑动连接,从动齿轮和从动轴转动连接,从动齿轮上固定设有用于将输出按钮顶出的凸柱;从动齿轮的一侧设有驱动从动齿轮转动的操控机构;从动齿轮的下侧设有驱动从动轴进行轴向滑动的弹跳片,弹跳片的首端位于从动轴的下侧,弹跳片的中部与桌板铰接。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的桌板上滑动设有若干输出按钮,操作者启动操控机构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凸柱转动,当凸柱转动到与输出按钮正对的位置后,驱动弹跳片使弹跳片的首端向上抬起,从而将从动轴向上抬起,从动轴带动从动齿轮向上滑动,从动齿轮带动凸柱向上滑动,从而将正对凸柱的输出按钮向上顶出;待测者需时刻观察输出按钮,在输出按钮弹出的一瞬间,发现输出按钮并将输出按钮按压回位即可,观察待测者的反应时长即可对待侧者的应变能力进行判断;本方案的输出按钮设有多个,可以培养待测者总览全局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待测者的观察和控制能力;且本方案的结构简单,整体体积小,便于携带。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操控机构包括同轴固定的主动齿轮和主动轴,主动轴和桌板转动连接,主动轴的上端从桌板中伸出,且主动轴的上端固定设有操控件,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传动,弹跳片的尾端位于主动齿轮的下侧。本方案通过控制操控件带动主动轴和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实现带动从动齿轮和凸柱转动的目的,使测试者和测试者均需同时参与测试过程,增加了测试者和待测者之间的互动,相比于人机互动的测试方式,本方案更能提高待测者的情绪,所以本方案还能提升用户的兴趣,使用户更喜欢使用本产品,从而使用户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能得到锻炼和提升,所以本方案不仅能对待测者的反应能力进行测试,还能起到锻炼和提升的作用;同时,弹跳片的尾端位于主动齿轮的下侧,操作者将操控件向下按压的时候,操控件带动主动轴向下,主动轴将弹跳片的尾端向下压,使弹跳片的首端弹起,从而实现了带动从动轴、从动齿轮和凸柱向上滑动的目的。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容纳腔内固定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供主动轴和从动轴穿过的通孔,弹跳片位于限位板的下侧。本方案的限位板能对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径向跳动进行限制,使主动轴和从动轴只能进行周向转动和轴向滑动。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同轴固定的传动齿轮和传动轴,传动轴与桌板转动连接,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与传动齿轮啮合。本方案通过传动齿轮的设置,对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的传动比进行改变,避免了待侧者通过观察操控件的转动幅度,判断凸柱的大概位置,猜测将要弹出的输出按钮的位置,从而更快地作出反应行动的情况,所以本方案能使测试结果更准确。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弹跳片上设有对主动轴和从动轴进行限位的滑槽。本方案能避免主动轴或从动轴没有与弹跳片对齐而导致的弹跳片失效的情况,从而使弹跳片的工作状态更稳定。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弹跳片和桌板之间固定设有使弹跳片的尾端高于首端的第一弹性复位件。本方案使操控者按压操控件将输出件弹出后,弹跳片和操控机构能自动回位,便于操控者进行下次操作。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输出按钮的外周壁上固定设有橡胶或海绵。本方案能增大输出按钮的摩擦阻尼,使输出按钮被凸柱顶出后,能更稳定地保持在弹出的状态,提高了输出按钮的稳定性。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输出按钮的上端固定设有缓冲层。本方案使输出按钮的上端更柔软,避免待测者因为情绪紧张导致其按压输出按钮时用力过猛而受伤的情况,能为待测者提供一定的保护。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桌板上设有供输出按钮穿过的输出孔,输出按钮的中部固定设有限位凸起,输出孔的内周壁上设有用于供限位凸起活动的限位槽。本方案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槽的配合,避免了搬动桌板的过程中,输出按钮发生滑落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了本装置的稳定性。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凸柱上沿轴向滑动设有套筒,套筒的顶端固定设有球面的触头;凸柱上固定设有第二弹性复位件,第二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插入套筒内并与套筒固定,第二弹性复位件使触头插入输出孔,输出按钮的下端与输出孔的底部之间留有供触头插入的空间。本方案的操控者转动操控件带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触头与输出孔对准时,第二弹性复位件即将触头向上顶,使触头插入输出孔内,使操控者能更容易判断触头是否已经转动到与输出按钮对准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图,剖切面过主动轴的轴心线。图3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主要示出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的位置关系。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主视剖视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剖切面过凸柱的中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桌板1、输出按钮2、容纳腔3、从动齿轮4、从动轴5、第一轴孔6、凸柱7、主动齿轮8、主动轴9、操控件10、传动齿轮11、传动轴12、弹跳片13、铰耳14、第一滑槽15、第一滑杆16、第二滑槽17、第二滑杆18、限位板19、限位凸起20、限位槽21、套筒22、触头23、第二弹性复位件24。实施例一如附图1-图3所示:心理学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心理学用应变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桌板上滑动设有若干输出按钮,输出按钮的上端从桌面上露出;/n桌板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用于将输出按钮顶出的输出机构,输出机构包括从动齿轮和从动轴,从动轴与桌板滑动连接,从动齿轮和从动轴转动连接,从动齿轮上固定设有用于将输出按钮顶出的凸柱;/n从动齿轮的一侧设有驱动从动齿轮转动的操控机构;从动齿轮的下侧设有驱动从动轴进行轴向滑动的弹跳片,弹跳片的首端位于从动轴的下侧,弹跳片的中部与桌板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心理学用应变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桌板上滑动设有若干输出按钮,输出按钮的上端从桌面上露出;
桌板内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用于将输出按钮顶出的输出机构,输出机构包括从动齿轮和从动轴,从动轴与桌板滑动连接,从动齿轮和从动轴转动连接,从动齿轮上固定设有用于将输出按钮顶出的凸柱;
从动齿轮的一侧设有驱动从动齿轮转动的操控机构;从动齿轮的下侧设有驱动从动轴进行轴向滑动的弹跳片,弹跳片的首端位于从动轴的下侧,弹跳片的中部与桌板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理学用应变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机构包括同轴固定的主动齿轮和主动轴,主动轴和桌板转动连接,主动轴的上端从桌板中伸出,且主动轴的上端固定设有操控件,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传动,弹跳片的尾端位于主动齿轮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理学用应变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固定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供主动轴和从动轴穿过的通孔,弹跳片位于限位板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理学用应变能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同轴固定的传动齿轮和传动轴,传动轴与桌板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智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