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危险性级别判断的精神障碍患者远程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1145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危险性级别判断的精神障碍患者远程预警系统,包括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所述计算机分别与可穿戴设备连接;所述计算机与患者家属移动终端连接;所述计算机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患者的实时地理位置信息并发送至家属移动终端;所述计算机计算精神障碍患者最终危险状态系数并发送至家属移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患者生理信息和活动视频以及语音监控,自动获取患者精神病状态评估数据,使患者家属第一时间掌握精神障碍者病情和危险性的动态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危险性级别判断的精神障碍患者远程预警系统
本申请涉及信息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危险性级别判断的精神障碍患者远程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在这两个国家文件中,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突发性,二是导致严重社会危害。精神障碍患者作案的时间、地点、方式、类型多超越常人思维,具有动机不明或怪异、侵害目标随意、突发性、重复性等特点,可连续攻击致多人遇袭,且手段残忍、不计后果,严重影响公共安全。近年来,世界各国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均呈急剧上升趋势。2012年1月世界权威杂志《自然》主编PhilipCampbel撰文,提议将未来10年定为“精神疾病的10年”。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生活节奏急剧变化及前所未有的生存、竞争压力,我国公民精神心理问题日益凸显,精神障碍患病率迅速攀升。据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已达1亿人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1600万人,其中有20%-30%的患者具有暴力倾向,特别是近10年,此种情况呈不断上升态势,每年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例超万起。2016年中国卫计委公布在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540万例,大部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尚未就诊,更未在册管理,有严重社会治安隐患。继2015年“南京宝马案”、2017年“武汉面馆砍头案”、2018年“上海世外小学杀人案”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危害行为进一步成为社会关注热点。2017年公安部针对一些地方发生精神障碍患者严重肇事肇祸案件的情况,进行了全国范围的通报,每起案件致死伤人数5~19人不等,社会危害极大,公安部强调需及时查找、整改管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公布的危险性评估标准较简单,只考虑了行为表现而忽略了多因素危险性,与病理性精神症状分离严重,只能用作简单分级方便随访管理,无法对是否发病、病情轻重进行准确评估,大部分基层管控人员人手有限又身兼数职,多靠电话随访,不能起到有效监管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通过精神障碍患者生理信号数据和行动影像数据对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状态进行评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危险性级别判断的精神障碍患者远程预警系统,包括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所述计算机分别与可穿戴设备连接;所述计算机与患者家属移动终端连接;所述计算机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患者的实时地理位置信息并发送至家属移动终端;所述计算机计算精神障碍患者最终危险状态系数并发送至家属移动终端。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S1:通过患者佩戴的可穿戴设备和患者行动范围的安防监控设备获取患者的心跳数据,体感姿势数据,语音数据,监控视频数据;S2:依据所述心跳数据,所述语音数据,体感姿势数据,监控视频数据分析患者行为,自动生成患者行为数据,并有患者行为数据获取患者危险等级数据;S3:依据用户危险等级数据获取患者最终危险状态系数。进一步的,所述危险等级包括低危,中危,高危三个级别。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S31:依据以下规则确定等级分值:等级低每项分值为1,等级中每项分值为10,等级高每项分值为100,对目标列归类,Y对应17X1的矩阵,对应第1~17特征,如果有相应的特征,则标记为1,否则标记0,则有令最终的评分为Yfen,则有如果Yfen=0,则病人正常,不需要进行计算;如果Yfen∈(0,10],则病人对应的等级为低;如果Yfen∈(10,100),则病人对应的等级为中;如果Yfen≥100,则病人对应的等级为高。S321:根据S31步骤的设定,确定由低,中,高三种级别建立的对比矩阵分别为:其中i=1,2,3,4,5,6时,x1i=1,其他x1i=0。(i取值为1-17的整数)其中i=7,8,9,10,11时,x2i=1,其他x2i=0。(i取值为1-17的整数)其中i=12,13,14,15,16,17时,x3i=1,其他x3i=0。(i取值为1-17的整数)S322:令:i=1,2,…6时,xa1i=1,其它xa1i=0.(i取值为1-17的整数)i=7,8,…11时,xa2i=1,其它xa2i=0.(i取值为1-17的整数)i=12,13,…17时,xa3i=1,其它xa3i=0.(i取值为1-17的整数)令其中:当病人等级为低时,令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当病人等级为中时,令X1=X'zhong,令X01=Xa1·Y、X02=Xa2·Y,分别令X0=X01和X0=X02带入X(1)=[X0X1]中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最终分别得到两个关联度系数r01和r02;当病人等级为高时,有X1=X'gao令X01=Xa1·Y、X02=Xa2·Y和X03=Xa3·Y,分别令X0=X01、X0=X02和X0=X03;带入X(1)=[X0X1]中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最终分别得到三个关联度系数r01、r02和r03;S323:计算灰色关联度步骤,包括,S3231:对:逐行进行归一化,公式如下:通过上述公式逐一计算出归一化后每一个新xij组成新矩阵X(2),则:S3232:对矩阵X(2)求差序列Δ、Δmax和Δmin令:Δ=[Δi1],i=1,…,17Δij=|xi0-xi1|,i=1,…,17;j=0,1;则:S3233采用以下公式求灰色关联度系数矩阵ξξ=[ξi1],i=1,…,17其中,β为关联系数;S3234:令比较序列X和目标序列Y的灰色关联度为r,采用以下公式计算rS324计算状态系数R,包括,令W=[w1w2w3]为权重矩阵,其中W1对应着患者低的权重系数、W2对应着患者中的权重系数、W3对应着患者高等级的权重系数,分别表示低、中、高等级分量在患者心理疾病中所占比重大小,这一系数由用户预先设定,并且w1w2w3满足w1+w2+w3=1。状态系数R计算公式如下:当病人等级为低时,R=w1·r01当病人等级为中时,R=w1·r01+w2·r02当病人等级为高时,R=w1·r01+w2·r02+w3·r0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危险性级别判断的精神障碍患者远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穿戴设备:/n所述计算机分别与可穿戴设备连接;/n所述计算机与患者家属移动终端连接;/n所述计算机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患者的实时地理位置信息并发送至家属移动终端;/n所述计算机计算精神障碍患者最终危险状态系数并发送至家属移动终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危险性级别判断的精神障碍患者远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穿戴设备:
所述计算机分别与可穿戴设备连接;
所述计算机与患者家属移动终端连接;
所述计算机通过可穿戴设备获取患者的实时地理位置信息并发送至家属移动终端;
所述计算机计算精神障碍患者最终危险状态系数并发送至家属移动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危险性级别判断的精神障碍患者远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S1:通过患者佩戴的可穿戴设备和患者行动范围的安防监控设备获取患者的心跳数据,体感姿势数据,语音数据,监控视频数据;
S2:依据所述心跳数据,所述语音数据,体感姿势数据,监控视频数据分析患者行为,自动生成患者行为数据,并有患者行为数据获取患者危险等级数据;
S3:依据用户危险等级数据获取患者最终危险状态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危险性级别判断的精神障碍患者远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危险等级包括低危,中危,高危三个级别。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危险性级别判断的精神障碍患者远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依据以下规则确定等级分值:
等级低每项分值为1,
等级中每项分值为10,
等级高每项分值为100,
对目标列归类,
Y对应17X1的矩阵,对应第1~17特征,如果有相应的特征,则标记为1,否则标记0,则有



令最终的评分为Yfen,则有



如果Yfen=0,则病人正常,不需要进行计算;
如果Yfen∈(0,10],则病人对应的等级为低;
如果Yfen∈(10,100),则病人对应的等级为中;
如果Yfen≥100,则病人对应的等级为高。
S321:根据S31步骤的设定,确定由低,中,高三种级别建立的对比矩阵分别为:



其中i=1,2,3,4,5,6时,x1i=1,其他x1i=0。(i取值为1-17的整数)



其中i=7,8,9,10,11时,x2i=1,其他x2i=0。(i取值为1-17的整数)



其中i=12,13,14,15,16,17时,x3i=1,其他x3i=0。(i取值为1-17的整数)
S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静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政法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