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虎专利>正文

一种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的触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42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的触通方法。该方法是将目前使用的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中加速度传感器的功能由设置在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中上的一个开关7与其串联的一个通断器1取代。电路中上的开关7设置在气囊服的合衣按扣处,即将衣服左侧一按扣扣在对称的衣服右侧一按扣上,衣服扣好则电路中此按扣开关7便接通,此按扣解开,开关7也随之断开。衣服两侧纽扣分别镶嵌有接线端,并分别与各自两端的电路相连;通断器1是一个内有少量导电液的绝缘硬质材料制作的封闭瓶状器,在电路中随人体位的倾斜程度而通断。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易普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的触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囊服,具体涉及一种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的触通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气囊服的使用涉及到摩托车驾驶者,高、低空作业者等诸多领域。气囊服的设计是在服装的头颈、腰部、臀部等部位内夹带着气囊,这些气囊由通气管与可瞬间充气的充气罐相通。充气罐内有压缩气体或装有可产生气体的物质。目前充气罐的触发一种方式是靠一定的拉力打开充气罐向气囊充气的,如摩托车驾驶者穿的安全气囊服上的充气罐是由一根一端套在车把手上,另一端固定在充气罐上的绳子相连。在摩托车发生相撞时,靠驾驶者甩出去的冲力拉开充气罐迅速向各气囊充气的;充气罐另外一种触发方式是靠电子引爆装置,引爆装置触发引爆充气罐口后,充气罐内压缩气体或可产生气体的物质经触发产生大量气体快速充满各个气囊,以保护身体,如一种“可穿戴安全气囊服”(201010558820.4)。这种充气罐的引爆触发先是借助一充气电路中的加速度传感器。该传感器预先设定一速度值,当速度传感器感知的下落速度值达到预定值时给电子引爆装置脉冲信号以触发电子引爆装置,一般只适用于高空专业。速度传感器技术性强,制作工艺复杂且成本高,一旦速度传感器失灵则引爆装置无法启动。借助拉力打开的充气罐的方式,必须有一个固定绳子的地方,如摩托车把手,且对拉力的方向和力量都有一定的要求,达不到要求则无效。现实中还有许多低空作业,如低空电力检修作业、低空安装作业工,泥瓦工等一系列工种无绳子固定处,即使有,也要不停的移动工作场所。此作业场合下,带加速度感应器气囊服也无不适用。如何解决这些作业者的安全防护是棘手的课题。为此,技术人员开发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专利“低空防坠落背心”(201520335058.1)该背心前后都有气囊,有紧急情况时,作业者自己按下胸前气囊开关。突发情况下作业者受惊吓会昏头,易造成失误而错失保护良机,因而并没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气囊服充气罐触发存在的问题及电子引爆装置引爆方式的不足而限制了气囊服使用效果和使用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开发一种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的简便有效的触通方法,以便提高气囊服使用效果,扩大气囊服的使用领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将目前使用的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中加速度传感器的功能由设置在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中上的一个开关7与其串联的一个通断器1取代。所述的气囊充气电路中上的开关7设置在气囊服的合衣按扣处,即将衣服左侧一按扣扣在对称的衣服右侧一按扣上,衣服扣好则电路中此按扣开关7便接通,此按扣解开,此电路开关7也随之断开。衣服两侧纽扣分别镶嵌有接线端,并分别与各自两端的电路相连;所述的电路中的通断器1是一个绝缘硬质材料制作的封闭瓶状器,通断器1两端及中间段各内侧镶有一圈导体及引线21、22、23。通断器两端导体及引线21、23分别经导线2与电子引爆装置3和开关7串联连接。通断器1中间段导体及引线22与电池5、蜂鸣器6串联并经过开关7形成小回路;通断器1内盛有少量导电液25,通断器1平放时导电液足以联通通断器两端导体。通断器1的绝缘部分内侧面24与导电液25不侵润。通断器1被竖直固定置于气囊服中。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原理是,当气囊服穿上扣好后,安全气囊服中的气囊充气电路中只有通断器1处于断开状态。当使用者身体倾斜或晃动厉害时,通断器内导电液25也随之倾斜,随着人体倾斜或晃动的程度加大,通断器1内倾斜的导电液25首先与瓶状器中间段的导体及引线22串联的电池5、蜂鸣器6开关7形成小回路,此时蜂鸣器6蜂鸣,提示气囊服穿着者不要继续倾斜或晃动身体,当气囊服穿着者继续身体倾斜至接近水平时,通断器1内的导电液25继续倾斜至通断器1接通并与电子引爆装置3、充气瓶4形成回路,电子引爆装置3立即引爆充气瓶4向各个气囊8充气。充气瞬间完成,0.5秒钟内充气完毕,若有设置两个充气瓶,可在0.1秒钟内完成充气。气囊服脱下时,气囊服按扣解开,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根据气囊服使用领域不同,导电液可以是汞。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法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易于普及推广,尤其适用于高、低空作业穿戴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示意图。图1中1-通断器,2-导线,3-电子引爆装置,4-充气瓶,5-电池,6-蜂鸣器,7-开关,8-气囊。图2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通断器示意图。图中21-导体端及引线1,22-导体端及引线2,23-导体端及引线3,24-绝缘体内侧面,25-导电液。图3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气囊服中气囊充气电路布置示意图。图中1-通断器,2-导线,3-电子引爆装置,4-充气瓶,5-电池,6-蜂鸣器,7-开关,8-气囊(在气囊服中有多处分布)。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见如图3。当气囊服穿上扣好后,安全气囊服中的气囊充气电路中只有通断器1处于断开状态。当使用者身体倾斜或晃动厉害时,通断器内导电液25也随之倾斜,随着人体倾斜或晃动的程度加大,通断器1内倾斜的导电液25首先与瓶状器中间段的导体及引线22串联的电池5、蜂鸣器6开关7形成小回路,此时蜂鸣器6蜂鸣,提示气囊服穿着者不要继续倾斜或晃动身体,当气囊服穿着者继续身体倾斜至接近水平时,通断器1内的导电液25继续倾斜至通断器1接通并与电子引爆装置3、充气瓶4形成回路,电子引爆装置3立即引爆充气瓶4向各个气囊8充气。充气瞬间完成,0.5秒钟内充气完毕,若有设置两个充气瓶,可在0.1秒完成充气。以上用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和实施效果作了进一步详细说明,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熟知本
的人员基于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做出的任何修饰或改进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的触通方法,包括气囊充气电路上的通断器1、导线2、电子引爆装置3、充气瓶4、电池5、蜂鸣器6、开关7、气囊8,其特征在于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上设置有一个通断器1和一个与该通断器串联的按扣开关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的触通方法,包括气囊充气电路上的通断器1、导线2、电子引爆装置3、充气瓶4、电池5、蜂鸣器6、开关7、气囊8,其特征在于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上设置有一个通断器1和一个与该通断器串联的按扣开关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的触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中的通断器1是一个绝缘硬质材料制作的封闭细瓶状器,通断器两端及中间段各内侧镶有一圈导体及引线。通断器1内盛有少量导电液,通断器平放时导电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虎
申请(专利权)人:王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