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樱桃种内杂交F1代快速成苗的组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383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甜樱桃种内杂交F1代快速成苗的组培方法,包括杂交制种、种子采集;将采集的种子依次进行以下步骤:S1、种子破壳处理及种胚浸泡;S2、种胚消毒及内种皮去除;S3、接种、培养;S4、检查胚污染情况和二次消毒;S5、褐化处理与及时转接;S6、炼苗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仅使用一种含有外源生长促进添加剂的MS固体培养基,从萌发至生根所需时间较短,操作简单便捷,极大缩短杂交F1代成苗时间,缩短整个育种工作进程,提高甜樱桃育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甜樱桃种内杂交F1代快速成苗的组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甜樱桃杂交育种领域,特别是采用组培方法较快速促使甜樱桃种内杂交F1代成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甜樱桃(PrunsaviumL)俗称大樱桃,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L.)、樱亚属(CerasusJuss)多年生落叶木本果树,是我国北方成熟最早的落叶果树,集中栽培于泰安、烟台、大连等地。其果实色泽艳丽、风味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绿色无公害、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栽培价值极高,近年来逐渐从北方适栽区往南发展。南方地区甜樱桃栽培主要以引选北方适栽区品种,筛选出适合在本地区栽培的品种为主要方式。但“北果南移”的树种在生产上往往存在适应性差等问题,南方地区年平均气温过高,尤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不足等问题使得适应于北方冷凉干燥气候的甜樱桃在适应性问题上表现更为突出,花而不实、发芽发育异常、畸形果率偏高等问题一直限制南方地区甜樱桃产业的发展。种质创新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现代科技的发展通过借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并有机结合物理(化学)诱变、远源渐渗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甜樱桃种内杂交F1代快速成苗的组培方法,包括杂交制种、种子采集;其特征是:将采集的种子依次进行以下步骤:/nS1、种子破壳处理及种胚浸泡:/n种子消毒,破碎外种皮后取出种胚,将种胚浸泡于无菌水中,浸泡时间为4~8小时,得浸泡后种胚;/nS2、种胚消毒及内种皮去除:/n于超净工作台中,将浸泡后种胚先消毒,经无菌水冲洗后后表面除水,再剥除胚内种皮,得剥除内种皮的胚;/nS3、接种、培养:/n将剥除内种皮的胚先消毒,经无菌水冲洗后表面除水,再接种于培养容器内的甜樱桃特制培养基中,置于组培室培养,培养条件为(25±1)℃、14h光照/10h黑暗条件,光照强度20~40μmol/m

【技术特征摘要】
1.甜樱桃种内杂交F1代快速成苗的组培方法,包括杂交制种、种子采集;其特征是:将采集的种子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S1、种子破壳处理及种胚浸泡:
种子消毒,破碎外种皮后取出种胚,将种胚浸泡于无菌水中,浸泡时间为4~8小时,得浸泡后种胚;
S2、种胚消毒及内种皮去除:
于超净工作台中,将浸泡后种胚先消毒,经无菌水冲洗后后表面除水,再剥除胚内种皮,得剥除内种皮的胚;
S3、接种、培养:
将剥除内种皮的胚先消毒,经无菌水冲洗后表面除水,再接种于培养容器内的甜樱桃特制培养基中,置于组培室培养,培养条件为(25±1)℃、14h光照/10h黑暗条件,光照强度20~40μmol/m2·s;
所述甜樱桃特制培养基为含有外源生长促进添加剂的MS固体培养基;
S4、检查胚污染情况和二次消毒:
接种培养5~10d后检查胚污染情况,视胚污染情况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如果同一个培养容器中存在被污染的胚,将未污染胚转接于新的甜樱桃特制培养基中培养,将污染胚进行二次消毒后接种于新的甜樱桃特制培养基中培养;培养条件同S3;
如果同一个培养容器中不存在被污染的胚,则按照S3所述培养条件继续进行培养;
而后,每天检查胚污染情况,视污染情况按照上述处理方式进行相应处理,直至胚萌发出苗;
S5、褐化处理与及时转接:
观察S4所得幼苗的褐化情况,视褐化情况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如果同一个培养容器中存在尖端或末梢出现褐化现象的幼苗,将该幼苗取出后切除褐化部分,无菌水清洗,抗氧化处理,再经无菌水冲洗后,表面除水,最后放入新的甜樱桃特制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培养条件同S3;
如果同一个培养容器中不存在出现褐化情况的幼苗,则按照S3所述培养条件继续进行培养;
直至幼苗生长至成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小苗:真叶≥4片、根系≥6条、苗高≥3cm;结束此步骤S5的培养;
S6、炼苗移栽:
将步骤S5所得小苗进行炼苗移栽。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琛沈国正刘辉郗笃隽黄康康裴嘉博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