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果型西瓜的种子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38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果型西瓜杂交种的繁育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由亲本育种家种子上海地区大棚促早繁育得原原种;(2)亲本原种的西北隔代繁育;(3)小果型西瓜生产用种的规模化繁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繁育方法培育得到的小果型西瓜生产用的杂交种,在稳定春播栽培型小果型西瓜新品种抗逆性的同时,显著提高小果型西瓜新品种生产用种的质量和产量,有效保障了市场对小果型西瓜良种的供应质量和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果型西瓜的种子繁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农作物良种繁育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小果型西瓜生产用杂交种的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西瓜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年栽培面积达2500万亩以上,位居世界第一。西瓜的栽培生产已成为我国农民增收和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十年,随着城乡居民家庭小型化趋势,对西瓜产品的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小果型西瓜因果型小巧、品质优、食用方便,受到现代消费者的特别青睐,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苏浙沪皖地区是我国小果型西瓜种植主产区之一,这类地区的春季多阴雨,春播早熟覆盖栽培小果型西瓜的开花授粉期常常遇到连续低温和多阴雨天气,低温高湿气候条件导致西瓜的花粉活力低、受精不良,不仅坐果率偏低,且所结果实的种子发育不完全、千粒重小、发芽率低,种子产量极低,达不到国家西瓜良种质量标准。小果型西瓜品种的突出优点是早熟性显著、果型小巧、品质优,但突出缺点则是果皮薄、果肉嫩、极易裂果,尤其在高温高湿及昼夜温差极大的气候条件下,果实成熟前期裂果极为严重。为了减少果实田间裂果的损耗,瓜农不得不抢早采收。但由于果实尚未充分成熟,导致果实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果型西瓜杂交种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由亲本育种家种子大棚促早繁育得原原种:/n在长三角地区,于每年的1月20日至2月10日期间,将小果型西瓜品种的育种家种子进行温床育苗;苗龄25-30天即可移栽于大棚;采用爬地栽培单蔓整枝留果方式,以及人工自交繁育;待田里80%以上植株完成人工自交授粉坐果后,进行施肥;坐果节位卷须由黄色转焦枯,即采下选留单瓜,置于室温下后熟5-6天,取出种子,作为亲本原原种,用于次年繁育小果型西瓜品种的亲本原种;/n(2)亲本原种的西北隔代繁育:/n选择在光照充足、气候干燥的西北部地区建立小果型西瓜新品种的亲本原种繁育基地;取上述步骤(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果型西瓜杂交种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由亲本育种家种子大棚促早繁育得原原种:
在长三角地区,于每年的1月20日至2月10日期间,将小果型西瓜品种的育种家种子进行温床育苗;苗龄25-30天即可移栽于大棚;采用爬地栽培单蔓整枝留果方式,以及人工自交繁育;待田里80%以上植株完成人工自交授粉坐果后,进行施肥;坐果节位卷须由黄色转焦枯,即采下选留单瓜,置于室温下后熟5-6天,取出种子,作为亲本原原种,用于次年繁育小果型西瓜品种的亲本原种;
(2)亲本原种的西北隔代繁育:
选择在光照充足、气候干燥的西北部地区建立小果型西瓜新品种的亲本原种繁育基地;取上述步骤(1)中得到的原原种,于每年的5月1日至5月5日期间,采用前期小拱棚后期露地栽培方式以及人工套袋自交繁育的方式进行亲本原种的扩大繁育;待果实发育28-30天,将保持亲本典型特征的单瓜连同主蔓剪断,置于室温条件下后熟5-7天,选留保持亲本典型特征特性的单瓜种子,作为次年生产用种扩大繁育的亲本原种;
(3)小果型西瓜生产用种的规模化繁育:
在光照充足、气候干燥的西北部地区,于次年的5月1日至5月7日期间,从上年度繁育保存的亲本原种中按比例取出所需要的父本和母本种子,父本与母本的大田种植比例为1:12-15,采用前期小拱棚后期露地栽培方式以及人工杂交套袋繁育的方式进行小果型西瓜杂交种的生产繁育;待杂交果实发育28-30天,将母本田里选择的杂交瓜连同藤蔓一起剪断,将瓜带藤蔓一起置于室温条件下后熟5-7天,取出种子;对每个田块里采收的杂交瓜种子按比例取样,进行纯度检测,杂交率大于95%的种子即作为生产用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亲本育种家种子和原原种的大棚促早繁育:
在长三角地区,于每年的1月20日至2月10日期间,将小果型西瓜品种的育种家种子,进行温床育苗。温床的宽度为120-150cm,高20-30cm,长度根据育苗数量而定;铺设电热线前先在床表铺一层细土,然后铺设电热线,因苗床四周温度较低,床边电热线间距可适当缩小至5-8cm,中间适当放宽,而全床平均间距8-12cm;育苗基质可采购厂家生产的通用型基质;播种前1-2天需提前接通电源,使床温升高至20℃以上;出苗后控制苗床白天22℃-28℃,夜温不低于15℃;苗龄25-30天即可移栽于大棚;移栽前大田撒施225-300kg/hm2狮马牌复合肥和150kg/hm2过磷酸钙,一次性耕翻后做基肥;大田移栽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的三膜覆盖高畦深沟方式,畦高18-20cm,畦面宽230-250cm;移栽株距20-22cm,亩栽900-1000株;移栽后要浇足搭根水,并密闭大棚5-7天;之后当棚内气温达到25℃以上时,将大棚两边的棚膜逐渐撩起,进行通风降温,控制大棚内日温不超过35℃,夜温不低于15℃;采用爬地栽培单蔓整枝留果方式,即在植株抽蔓期仅保留一根主蔓生长,摘除所有侧蔓;在主蔓上的第二朵雌花开花前一天下午,用纸套将每个父本和母本植株上第二天即将开放的雌花和雄花分别套袋隔离,第二天上午8-11点,再采摘同一株上开放的雄花花粉给同株上开放的雌花授粉进行人工自交授粉,授粉后马上套袋隔离;待田里80%以上植株完成人工授粉坐果后,即选择晴天下午随水均匀追施75-105kg/hm2狮马牌复合肥,作为第一次膨瓜肥;间隔4-5天后再选择晴天下午随水均匀追施75-105kg/hm2狮马牌复合肥,追施第二次膨瓜肥;再间隔4-5天后追施第三次膨瓜肥;在整个果实膨大期间,控制棚内昼夜温差在10℃左右,并在每次追施膨瓜肥后,叶面喷施一次“巨能钙”水溶肥,以防止果实裂果;并对每个单株进行株型、叶型、果型及果皮花纹、皮色、坐果性及熟期等的一致性和典型性观察,及时拔出异常及生长弱的单株;果实发育33天左右,坐果节位卷须由黄色转焦枯,即采下选留单瓜,置于室温下后熟5-6天,再将果实内的种瓤一起掏出,于常温下发酵处理一昼夜,用清水漂洗干净种子后并充分晒干后,置于干燥箱内进行干热杀菌处理。再保存于低温干燥条件下,作为原原种,用于次年繁育亲本原种;
(2)亲本原种的西北隔代繁育:
具体繁育方法:将上述步骤(1)中经上海地区春播促早繁育方法繁育获得的小果型西瓜品种的父本和母本原原种发送至西北地区创建的亲本原种繁育基地,选择标准: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土质良好、排灌方便、不重茬、周围1500米以内无西瓜种植的地块;于每年的5月1日至5月5日期间,采用前期小拱棚后期露地栽培方式进行父母本原种的扩大繁育。播种前每亩施入15-18kg狮马牌复合肥和10kg过磷酸钙作基肥,将基肥撒施在种植垄靠沟1米范围内深翻入土,再细耙做成小高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卫红宋荣浩杨红娟李超汉朱丽华尤佳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泰州豪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