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氮肥和秸秆配施的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1136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5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肥、氮肥和秸秆配施的施肥方法,属于农业施肥技术领域,包括:往土壤中施入秸秆、有机肥和氮肥,所述秸秆的施入氮量为200~300kg/h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氮肥和秸秆配施的施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施肥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肥、氮肥和秸秆配施的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节能型日光温室由于见效快收益高,面积增长迅速,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蔬菜栽培的主要设施之一。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往往在建成后即采用单一的种植模式,加上农民施肥盲目,导致日光温室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病虫害严重,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研究表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状况恶化,土壤养分丰缺差异加大,速效养分积累加快,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问题加重(张彦才,李巧云,翟彩霞,陈丽莉,吴永山,康富忠.河北省大棚蔬菜施肥状况分析与评价.河北农业科学,2005,9(3):61-67),破坏了土壤微生物和无机成分的自然平衡,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多样性下降,土壤中细菌、放线菌、腐生真菌等有益菌种类和数量下降、有害真菌数量增多,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次永娴和曹利中.设施土壤的微生物区系.土壤,1994(3):143-145;王占武,李晓芝,张翠绵,李洪涛.防病促生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及应用研究,河北农业科学,2005,8(2):28-31;杜连凤,张维理,武淑霞,黄锦法,张继宗.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种植年限保护菜地土壤质量初探,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1):133-137)。土壤环境的恶化使土壤质量下降,功能衰退,生产力下降,严重威胁到我国日光温室蔬菜的可持续发展。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还有一些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几乎参与土壤中一切生物和生物化学的反应,是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与循环的动力,是影响有机残体分解利用的最主要因素。土壤微生物指标是土壤质量变化最敏感的指标,尤其可应用于污染或土壤管理措施引起的土壤变化的早期预警,是评价土壤质量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孙波等(孙波,赵其国,张桃林.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土壤质量评价的破氮指标,土壤,1997(6):169-184)指出,一个高质量的土壤应该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稳定的微生物种群组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等逐渐被用为评价土壤健康与否的生物学指标,对于提高土壤质量、维持农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表明,施肥能改变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对其影响与肥料种类、施肥量和肥料配比有关。调查显示在日光温室栽培中,农民多使用未腐熟的畜禽粪便及化学肥料(张彦才,李巧云,翟彩霞,陈丽莉,吴永山,康富忠.河北省大棚蔬菜施肥状况分析与评价.河北农业科学,2005,9(3):61-67),肥料的长期超量供应使土壤速效养分积累迅速,土壤有机质的增加趋势远小于土壤微生物生物总量的增加幅度,微生物的活动强化了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碳源的相对不足限制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张彦才等利用平衡施肥技术降低了化肥投入,在蔬菜高产高质的同时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樊晓刚等研究指出合理使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根系生物量及根系分泌物,进而加快土壤微生物生长,普遍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秸秆碳氮比较高,既可提供稳定的碳源,还能减弱土壤硝态氮的转化,降低土壤盐分,增强土壤pH值的缓冲性能,通过改善土壤综合生态因子,使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更加活跃,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提高和活动的加强又能促进秸秆的分解转化,可进一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微生物菌肥主要包括放线菌、木霉、芽孢杆菌等,施用微生物菌肥能提高化肥利用率,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进而改善土壤环境,但其存在质量不稳定及定殖难等问题,造成田间应用效果下降或不稳定。目前对系统的研究施肥和配施秸秆通过调控土壤碳氮来共同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微生物整体活性的研究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肥、氮肥和秸秆配施的施肥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施肥方法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含量,进而提高了土壤的生物肥力。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肥、氮肥和秸秆配施的施肥方法,包括:往土壤中施入秸秆、有机肥和氮肥,所述秸秆的施入氮量为200~300kg/hm2,所述有机肥的施入氮量为0~100kg/hm2,所述氮肥的施入氮量为280~320kg/hm2,所述秸秆、有机肥和氮肥中的总碳氮比为(39~56):1。优选的,所述氮肥的施入量为300kg/hm2。优选的,所述氮肥包括尿素,所述尿素的含氮量为46.0~46.3%。优选的,所述秸秆包括小麦秸秆,所述小麦秸秆的长度为1~5cm。优选的,所述小麦秸秆中有机碳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7%,含氮质量百分含量为0.36%,含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含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6%。优选的,所述有机肥中有机碳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3.93%,含氮质量百分含量为1.81%,含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15%,含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1%。优选的,还包括:往土壤中施入磷肥和钾肥,所述磷肥的施入磷量以P2O5计,为280~320kg/hm2,所述钾肥的施入钾量以K2O计,为500~550kg/hm2。优选的,所述磷肥包括过磷酸钙,所述过磷酸钙中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2~16%。优选的,所述钾肥包括硫酸钾,所述硫酸钾中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51%。优选的,所述有机肥、氮肥和秸秆的施肥深度独立的为0~40cm。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肥、氮肥和秸秆配施的施肥方法,包括:往土壤中施入秸秆、有机肥和氮肥,所述秸秆的施入氮量为200~300kg/hm2,所述有机肥的施入氮量为0~100kg/hm2,所述氮肥的施入氮量为280~320kg/hm2,所述秸秆、有机肥和氮肥中的总碳氮比为(39~56):1。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施肥方法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含量,进而提高了土壤的生物肥力。附图说明图1为有机肥化肥配施秸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图2为有机肥化肥配施秸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肥、氮肥和秸秆配施的施肥方法,包括:往土壤中施入秸秆、有机肥和氮肥,所述秸秆的施入氮量为200~300kg/hm2,所述有机肥的施入氮量为0~100kg/hm2,所述氮肥的施入氮量为280~320kg/hm2,所述秸秆、有机肥和氮肥中的总碳氮比为(39~56):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秸秆优选包括小麦秸秆,所述小麦秸秆的长度优选为1~5c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小麦秸秆中有机碳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40.7%,含氮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0.36%,含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0.10%,含氧化钾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1.5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小麦秸秆的施肥深度优选为0~40cm,所述小麦秸秆的作用是增加有机碳,为微生物提供碳源,调控物料碳氮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肥、氮肥和秸秆配施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往土壤中施入秸秆、有机肥和氮肥,所述秸秆的施入氮量为200~300kg/h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氮肥和秸秆配施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往土壤中施入秸秆、有机肥和氮肥,所述秸秆的施入氮量为200~300kg/hm2,所述有机肥的施入氮量为0~100kg/hm2,所述氮肥的施入氮量为280~320kg/hm2,所述秸秆、有机肥和氮肥中的总碳氮比为(39~5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肥的施入氮量为300kg/hm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肥包括尿素,所述尿素的含氮量为46~4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包括小麦秸秆,所述小麦秸秆的长度为1~5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麦秸秆中有机碳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7%,含氮质量百分含量为0.36%,含五氧化二磷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0%,含氧化钾的质量百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英陈丽莉郭丽李若楠史建硕张彦才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