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口散热导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35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光口散热导流板,包括汇流板、支撑固定结构、侧固定板和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起分流作用的分流凸包,扰流板的前端设有倾斜设置的汇流板,所述汇流板上设有支撑固定结构和安装避位凹槽,所述扰流板左右对应两侧分别设有侧固定板。该导流板有效的解决了光口的散热问题,主要通过气流汇聚提高光口表面气流流速,同时设置扰流结构增强气流扰流,导致光口表面换热系数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在扰流板的底部设置分流凸包,使气流多角度多方向的进行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口散热导流板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光口散热导流板。
技术介绍
光口部件,因为光模块工作时散发热量较高,容易造成超温,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散热防护处理。目前的基本方法有:1、光口加装散热器挤型散热器。此种散热器仅能在光口顶部进行散热。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成本的增加,据统计,光口增加散热器后,成本会增加50%左右,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且散热器的高度需要进行调整,也会带来模具的不通用等隐性成本。2、增强系统风量,依靠更大的风量,提高风速来增强散热。但带来的是系统风扇转速的提高,风扇功耗的巨大提升,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光口散热导流板,该导流板能够有效增强光口的散热效果,对系统风量要求较低,风扇转速低,功耗消耗少,利于节能减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光口散热导流板,包括汇流板、支撑固定结构、侧固定板和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起分流作用的分流凸包,扰流板的前端设有倾斜设置的汇流板,所述汇流板上设有支撑固定结构和安装避位凹槽,所述扰流板左右对应两侧分别设有侧固定板。进一步,所述扰流板底部的若干个分流凸包交错排列,若干个交错排列的分流凸包形成若干个风流通道。进一步,所述分流凸包为菱形、圆柱形、球形或长条形。进一步,所述汇流板倾斜设置,汇流板的低端与扰流板的侧边连接,汇流板的高端向外折边,汇流板折边中部设有支撑固定结构,所述支撑固定结构为一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安装孔。进一步,所述侧固定板与扰流板侧边垂直连接,侧固定板上设有便于安装的安装孔。进一步,所述分流凸包为扰流板上若干个凹槽向下凸出形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导流板有效的解决了光口的散热问题,主要通过气流汇聚提高光口表面气流流速,同时设置扰流结构增强气流扰流,导致光口表面换热系数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在扰流板的底部设置分流凸包,使气流多角度多方向的进行换热。2、扰流板上的分流凸包采用普通冲压即可加工完成,事宜批量生产、降低成本、组装方便与光口独立相互不干扰。3、独立的扰流板设计,能够独立于光口存在,拆装方便;在实现散热加强的同时,能够加强整体机箱强度,增加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扰流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扰流板的右视图;图4为图2中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汇流板、2支撑固定结构、3侧固定板、4扰流板、5分流凸包。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光口散热导流板作以下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光口散热导流板,包括汇流板1、支撑固定结构2、侧固定板3和扰流板4、所述扰流板4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起分流作用的分流凸包5,扰流板的前端设有倾斜设置的汇流板,所述汇流板上设有支撑固定结构2和安装避位凹槽,所述扰流板左右对应两侧分别设有侧固定板。利用汇流端1将流入系统的气流全部汇聚,并强迫气流贴近光口流过。在散热扰流板的中间设置扰流结构,增强气流紊流状态,提高光口处的对流换热系数。从而提高光口处的散热效果。所述扰流板4底部的若干个分流凸包交错排列,若干个交错排列的分流凸包形成若干个风流通道,所述分流凸包5为所述分流凸包为菱形、圆柱形、球形或长条形,也可将不同形状的分流凸包搭配布置。如图2、图4所示,以菱形分流凸包为例:采用菱形凸包能将汇集的风流进行多个方向多个角度的分流,扰流结构可以实现将气流在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进行扰动,使风流的流速均匀,提高换热效率。所述汇流板1倾斜设置,汇流板1的低端与扰流板4的侧边连接,汇流板的高端向外折边,汇流板折边中部设有支撑固定结构,所述支撑固定结构为一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安装孔。倾斜设置的汇流板能将进入的风流引导压低,压低后的风流集中汇聚吹入扰流板的底部,再通过扰流板底部若干个分流凸包进行分流,增强气流扰流,使光口表面换热系数得到有效提升。所述侧固定板3与扰流板4侧边垂直连接,侧固定板3上设有便于安装的安装孔。采用普通冲压的方式,在扰流板上冲压凹槽,凹槽形成向下的凸包为分流凸包,具体形状可根据需求不同冲压不同形状的分流凸包。汇流端的作用是将光口前端流入系统的气流进行汇聚。整体结构为一个板状倾角。倾角角度依据系统机箱高度进行设计,上端与机箱顶部接触,防止气流无效通过。迫使气流接近光口表面,在这个汇聚的过程,可以使气流流速提高2~3倍,具体与倾角的设置有关。流速的提高可以有效的增强换热效果。扰流结构2的作用是将流经的气流在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进行扰动,扰流带来气流雷诺系数的增加,能够有效破坏气流边界层的生成,有效提高对流换热系数。扰流结构2位于板体上,可以为圆柱形、菱形、球形、长条形等几何形状。为了便于冲压加工,一般是在形状周围存在斜坡,利于成型。其特点是分流凸包凸出于板面按照交错或平行规律进行排布。固定支撑结构3主要用于板体的固定支撑。一般采用折边螺钉孔通过螺钉进行固定,也可采取螺柱,锁螺钉的方式。将整体结构固定在相应的板卡或机箱上面。图1所展示的就是将板体进行折边所得螺钉孔形式。如图5所示,散热扰流板通过折边螺钉孔固定在机箱框架上。汇流端将进入系统的所有气流进行汇聚,并且将气流改变方向,气流向下,气流流速较机箱入口风扇提高了2倍。中间的扰流结构采用菱形方式,扰流结构排布采用交错方式。扰流结构端面距离光口表面为1mm,扰流板上表面距离光口表面为4mm。经实际测试验证,在系统风扇转速相同条件下,此方式带来的实际效果提升接近30%,带来比较理想的应用效果。本技术的导流板有效的解决了光口的散热问题,主要是气流汇聚提高光口表面气流流速;扰流结构设置增强气流扰流。这两个原因导致光口表面换热系数得到有效提升。成本低廉,均采用普通冲压即可加工完成,事宜批量生产、降低成本、组装方便与光口独立相互不干扰。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口散热导流板,其特征是,包括汇流板、支撑固定结构、侧固定板和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起分流作用的分流凸包,扰流板的前端设有倾斜设置的汇流板,所述汇流板上设有支撑固定结构和安装避位凹槽,所述扰流板左右对应两侧分别设有侧固定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口散热导流板,其特征是,包括汇流板、支撑固定结构、侧固定板和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起分流作用的分流凸包,扰流板的前端设有倾斜设置的汇流板,所述汇流板上设有支撑固定结构和安装避位凹槽,所述扰流板左右对应两侧分别设有侧固定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口散热导流板,其特征是,所述扰流板底部的若干个分流凸包交错排列,若干个交错排列的分流凸包形成若干个风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口散热导流板,其特征是,所述分流凸包为菱形、圆柱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明王红明薛广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