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单管控制器的绝缘复合母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28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单管控制器的绝缘复合母排装置,包括复合母排,所述复合母排包括从上到下层叠设置的顶层绝缘膜、正极板、第二绝缘膜、负极板、第三绝缘膜、三相输出极板、底层绝缘膜,所述三相输出极板上接有电流传感器,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Y电容芯子和第二Y电容芯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Y电容芯子和第二Y电容芯子的另一端分别都与接地极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复合程度高、电感小、耐振动能力强、集成度高等优点,有助于实现单管控制器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单管控制器的绝缘复合母排装置
本技术涉及单管控制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单管控制器的绝缘复合母排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对驱动电机控制器成本和体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单管控制器正是在这个时候逐步被多数厂家所采用。所谓单管控制器是一种直接采用单管IGBT进行布置的电动汽车用电机控制器,该电机控制器成本较低、稳定性好,且单管IGBT体积较小,可以实现较大的功率密度。而传统的电机控制器通常选用一整个集成封装好的功率模块,这种功率模块应用范围比较广、输出较为稳定,但是价格昂贵,封装体积大、温度高、耐振动性能差,因而单管控制器本身对电感大小、耐振动性能、结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而单管控制器本身集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功率复合母排的集成布置,因此如何设计出一款集成度高、体积小、电感小、耐振动性能高的复合母排装置便显得更为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单管控制器的绝缘复合母排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单管控制器的绝缘复合母排装置,包括复合母排,所述复合母排包括从上到下层叠设置的顶层绝缘膜、正极板、第二绝缘膜、负极板、第三绝缘膜、三相输出极板、底层绝缘膜,所述三相输出极板上接有电流传感器,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Y电容芯子和第二Y电容芯子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Y电容芯子和第二Y电容芯子的另一端分别都与接地极板连接。优选的,还包括Y电容壳体,所述第一Y电容芯子和第二Y电容芯子分别设置在Y电容壳体中的两个凹槽中。优选的,所述接地极板固定在Y电容壳体上,所述接地极板沿着第一Y电容芯子和第二Y电容芯子在Y电容壳体内的边沿呈折弯结构。优选的,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的输入端分别设有叉形端子。优选的,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的输出端分别为竖直向上的折弯针脚结构。优选的,所述三相输出极板的输入端为竖直向上的长方形折弯针脚结构。优选的,所述正极板、负极板和三相输出极板分别都设有多处避空结构。优选的,所述复合母排的各层通过高温绝缘胶粘接成为一个整体。优选的,所述第一Y电容芯子和第二Y电容芯子分别通过环氧灌封在Y电容壳体中的两个凹槽里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复合母排装置集成了电流传感器、Y电容等单管控制器关键部件,集成度高、体积小,实现了单管控制器的高集成性、低电感、高耐温、高耐振动性,有助于实现单管控制器的小型化设计。2、复合母排结构共有七层,分别是顶层绝缘膜、正极板、第二绝缘膜、负极板、第三绝缘膜、三相输出极板、底层绝缘膜,叠层程度高,层与层之间采用耐高温胶粘接成为一体,提高了耐振动性能,且母排电感非常小,有助于提升单管控制器的性能。3、正、负极板输入端直接集成Y电容芯子,滤波效果比较好,可以改善整个单管控制器的EMC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复合母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极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负极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三相输出极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Y电容壳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接地极板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复合母排、2为电流传感器、3为第一Y电容芯子、4为第二Y电容芯子、5为接地极板、6为Y电容壳体,1-1为顶层绝缘膜、1-2为正极板、1-3为第二绝缘膜、1-4为负极板、1-5为第三绝缘膜、1-6为三相输出极板、1-7为底层绝缘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单管控制器的绝缘复合母排装置,包括复合母排1,复合母排1包括从上到下层叠设置的顶层绝缘膜1-1、正极板1-2、第二绝缘膜1-3、负极板1-4、第三绝缘膜1-5、三相输出极板1-6、底层绝缘膜1-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复合母排1的各层通过高温绝缘胶粘接成为一个整体,结构可靠,可以降低单管控制器整体电感,提高单管控制器抗振动性能和集成程度。三相输出极板1-6的输出端上固定有电流传感器2。正极板1-2和负极板1-4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Y电容芯子3和第二Y电容芯子4的一端连接,第一Y电容芯子3和第二Y电容芯子4的另一端分别都与接地极板5连接。如图3、4所示,正极板1-2和负极板1-4的输入端分别设有一个叉形端子,两者的叉形端子分别与第一Y电容芯子3和第二Y电容芯子4的圆形针脚电气连接。正极板1-2和负极板1-4的输出端分别为竖直向上的折弯针脚结构,该折弯针脚在单管控制器当中与单管IGBT的输入端进行电气连接。如图5所示,三相输出极板1-6的输入端为竖直向上的长方形折弯针脚结构,该折弯针脚分别与单管控制器中的单管IGBT输出端进行电气连接。正极板1-2、负极板1-4和三相输出极板1-6分别都设有多处避空结构。如图6所示,本装置设有Y电容壳体6,其内部设有两个长方形凹槽,第一Y电容芯子3和第二Y电容芯子4分别设置在Y电容壳体6中的两个凹槽中,用环氧胶进行灌封将芯子固定。接地极板5固定在Y电容壳体6上,如图7所示,接地极板5沿着第一Y电容芯子3和第二Y电容芯子4在Y电容壳体6内的边沿呈折弯结构,其两端各有一个分别与第一Y电容芯子3和第二Y电容芯子4连接的叉形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单管控制器的绝缘复合母排装置,包括复合母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母排(1)包括从上到下层叠设置的顶层绝缘膜(1-1)、正极板(1-2)、第二绝缘膜(1-3)、负极板(1-4)、第三绝缘膜(1-5)、三相输出极板(1-6)、底层绝缘膜(1-7),所述三相输出极板(1-6)上接有电流传感器(2),所述正极板(1-2)和负极板(1-4)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Y电容芯子(3)和第二Y电容芯子(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Y电容芯子(3)和第二Y电容芯子(4)的另一端分别都与接地极板(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单管控制器的绝缘复合母排装置,包括复合母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母排(1)包括从上到下层叠设置的顶层绝缘膜(1-1)、正极板(1-2)、第二绝缘膜(1-3)、负极板(1-4)、第三绝缘膜(1-5)、三相输出极板(1-6)、底层绝缘膜(1-7),所述三相输出极板(1-6)上接有电流传感器(2),所述正极板(1-2)和负极板(1-4)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Y电容芯子(3)和第二Y电容芯子(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Y电容芯子(3)和第二Y电容芯子(4)的另一端分别都与接地极板(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管控制器的绝缘复合母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Y电容壳体(6),所述第一Y电容芯子(3)和第二Y电容芯子(4)分别设置在Y电容壳体(6)中的两个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单管控制器的绝缘复合母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极板(5)固定在Y电容壳体(6)上,所述接地极板(5)沿着第一Y电容芯子(3)和第二Y电容芯子(4)在Y电容壳体(6)内的边沿呈折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峰谢鸣锋孙臣玉刘万春岳超许晨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汽车电驱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