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茂钦专利>正文

多功能婴儿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2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婴儿座椅,包括一座椅、一基座、二前脚体、二后脚体、一固定板、二J型杆、一脚踏板及四滚轮;若将该基座底部的两凸柱自该前脚体上的两套柱脱离,并将该前、后脚体相对缩合,并使该前脚体上的两套柱分别卡止在该两后脚体一侧缘与该两J型杆之间,且同时将该基座前侧底部的两凸柱套固于该固定板顶面的两套孔,则形成一婴儿餐椅,将该座椅的座垫自该基座顶部的四插柱脱离,形成一汽车婴儿椅。(*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婴儿座椅,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具有既可作婴儿座椅又可作婴儿餐椅,也可作汽车婴儿椅的多功能婴儿座椅。一般的婴儿座椅只能当作婴儿推车使用,常需另购置婴儿餐椅及汽车婴儿椅,造成开支过高及占用空间、收藏不便的麻烦,有鉴于此,本技术创作人特精心设计出一种多功能婴儿座椅,该多功能婴儿座椅不但可当作一婴儿推车,亦可当作一婴儿餐椅及一汽车婴儿椅,则拥有本多功能婴儿座椅即可省却再购买婴儿餐椅及汽车婴儿椅的困扰,不但节省开支亦可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婴儿座椅,其系可为一婴儿推车亦可为一婴儿餐椅及一汽车婴儿椅,以达到—体三用、多功能婴儿座椅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婴儿座椅,包括一座椅,该座椅的底部系为一矩形的座垫,其特点在于该座垫的底部设有四插孔;以及还有一基座,其大小系与该座垫相同,在该基座的顶面固设四插柱,其插置在该座垫底部的四插孔上,该基座的底部前端处向下凸伸二凸柱;二前脚体,其系略呈S型,并以一固定座配合一铆钉枢接在该基座的底部,在该前脚体近中央处贯设一开放孔,并在该前脚体上且邻近该基座底部的凸柱处设有一套柱,该套柱的顶部设有一套孔,该基座底部的凸柱套固在该二前脚体的套柱内;二后脚体,其亦略呈S型并与该前脚体互为相对反向的结构,且与该前脚体开放孔的相对应处亦贯设一开放孔,由二铆钉分别通穿过该前脚体与该后脚体上的开放孔,该后脚体交错枢接在该前脚体上,且该前、后脚体之间设有若干个撑杆;一固定板,其系固设在该二后脚体的前侧端缘处,该固定板的顶面两端处亦设有二套孔;二J型杆,其一端系枢接在该二后脚体上且邻近该固定板处,而另一端的顶部则分别固设在一脚踏板的底部。本技术的进步效果如下1、将该基座前侧底部的两凸柱自该前脚体上的两套柱脱离,并将该前、后脚体相对缩合,并使该前脚体上的两套柱分别卡止在该两后脚体一侧缘与该两J型杆之间,且同时将该基座前侧底部的两凸柱套固在该固定板顶面的两套孔,再将在滚轮上刹车装置的刹车杆向下扳动,以防止该滚轮自行滚动,则本实实新型即形成一婴儿餐椅。2、将该座椅的座垫自该基座顶部的四插柱脱离,则可将该座椅置于汽车座椅上,形成一汽车婴儿椅。本技术的附图简单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下面根据图1~图5,分别给出本技术二个较好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系一种多功能婴儿座椅,其主要具有一座椅1,该座椅1的底部系为一矩形的座垫10,在该座垫10上相应在该座椅1的两侧设有两椭圆状且具适当厚度的框体,以便形成该座椅1的二手把11,并在该座垫10上相应在该座椅1的背缘处固设一略呈倒三角状的靠背12,在该靠背12的顶缘顺势延伸在该两手把11的顶缘并凸出该座垫10的表面面积,形成该座椅的桌架13,而该桌架13凸出该座垫10的表面面积处则形成一桌面131,该桌面131上设一椭圆状的陷槽,以供放置婴儿的食物或玩具。请配合参阅图3;该座垫10的底部设有四插孔,在该座椅1的下方处设置一与该座垫10大小相同的基座14,该基座14的顶面固设四插柱141以供与该座垫10底部的四插孔插套,进而将该座椅1固定在该基座14上;在该基座14的底部相应在该座椅1的前侧两端处向下凸伸二凸柱142,而该基座14的底部邻近该靠背12的两端处则以一固定座配合—铆钉枢接二略呈S型的前脚体15,在该两前脚体15近中央处贯设一开放孔,并在该两前脚体15上且邻近该基座14的两凸柱142处设有一圆柱形的套柱151,该套柱151的顶部设有一套孔,以供该基座14底部的两凸柱142套固在该两前脚体15的套柱151内,进而将该基座14固定在该前脚体15上;在该基座14的下方处亦设有二后脚体16,该后脚体16亦为一略呈S型且前脚体15互为相对反向的结构,并在该两后脚体16上与该两前脚体15的开放孔处亦贯设一开放孔,且该两后脚体16的前侧端缘分别固设在一固定板17的底部两端,该固定板17的顶面两端处亦设有二套孔171,在该两后脚体16上邻近该固定板17处则分别以一铆钉枢接一J型体181的顶端,而该二J型杆181另一端的顶部则分别固设在一脚踏板18的底部;以二铆钉161分别通穿过该前脚体15与该后脚体16上的开放孔,以便将该后脚体16交错枢接在该前脚体15上,且该前、后脚体15、16之间由设有若干根撑杆162,使该前、后脚体15、16间的结构更稳,并在该两前脚体15及该两后脚体16的内缘相对应处锁固四滚轮19,且在该后脚体16的两滚轮19上分别设置一刹车装置191,该刹车装置191设有一可上、下扳动的刹车杆,若将该刹车杆向下扳动则该滚轮19即无法滚动,以使该四前、后脚体15、16可藉由该四滚轮19自由位移,且该刹车装置191亦可防止滚轮自行滚动,则本婴儿座椅即可随使用者的需要而自由移动。本技术系一多功能的婴儿座椅,故在此将本婴儿座椅的功能及动作列举如下1、一婴儿推车藉由上述结构,本技术即形成一婴儿推车,将婴儿放置在该座垫10上,而婴儿的脚即可放置在该脚踏板18上,则该婴儿推车不但可在家中使用亦可将该婴儿推车推出室外,而该后脚体16之滚轮19上的刹车装置191即可防止该滚轮19自行滚动。2、一婴儿餐椅请配合图4;将该基座14前侧底部的两凸柱142自该前脚体15上的两套柱151脱离,并将该前、后脚体15、16相对缩合,并使该前脚体15上的两套柱151分别卡止在该两后脚体16—侧缘与该两J型杆181之间,且同时将该基座14前侧底部的两凸柱142套固在该固定板17顶部的两套孔171,再将该滚轮19上的刹车装置191的刹车杆向下扳动,以防止该滚轮19自行滚动。则本技术即形成一婴儿餐椅,且该桌面131上的椭圆陷槽可供放置婴儿食品以防止其掉落,本婴儿餐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3、汽车婴儿椅请配合图5;以该座椅1的两把手11为施力点,将该座椅1的座垫10自该基座14顶部的四插柱141脱离,则可将该座椅1置于汽车座椅上,即形成一汽车婴儿椅。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婴儿座椅,包括一座椅(1),该座椅的底部系为—矩形的座垫(10),其特征在于该座垫(10)的底部设有四插孔;以及还有一基座(14),其大小系与该座垫(10)相同,在该基座(14)的顶面固设四插柱(141),其插置在该座垫(10)底部的四插孔上,该基座(14)的底部前端处向下凸伸二凸柱(142);二前脚体(15),其系略呈S型,并以一固定座配合一铆钉枢接在该基座(14)的底部,在该前脚体(15)近中央处贯设一开放孔,并在该前脚体(15)上且邻近该基座(14)底部的凸柱(142)处设有一套柱(151),该套柱(151)的顶部设有一套孔,该基座(14)底部的凸柱(142)套固在该二前脚体(15)的套柱(151)内;二后脚体(16),其亦略呈S型并与该前脚体(15)互为相对反向的结构,且与该前脚体(15)开放孔的相对应处亦贯设一开放孔,由二铆钉(161)分别通穿过该前脚体(15)与该后脚体(16)上的开放孔,该后脚体(16)交错枢接在该前脚体(15)上,且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婴儿座椅,包括:一座椅(1),该座椅的底部系为一矩形的座垫(10),其特征在于该座垫(10)的底部设有四插孔;以及还有:一基座(14),其大小系与该座垫(10)相同,在该基座(14)的顶面固设四插柱(141),其插置在该座垫( 10)底部的四插孔上,该基座(14)的底部前端处向下凸伸二凸柱(142);二前脚体(15),其系略呈S型,并以一固定座配合一铆钉枢接在该基座(14)的底部,在该前脚体(15)近中央处贯设一开放孔,并在该前脚体(15)上且邻近该基座(14 )底部的凸柱(142)处设有一套柱(151),该套柱(151)的顶部设有一套孔,该基座(14)底部的凸柱(142)套固在该二前脚体(15)的套柱(151)内;二后脚体(16),其亦略呈S型并与该前脚体(15)互为相对反向的结构,且与该前 脚体(15)开放孔的相对应处亦贯设一开放孔,由二铆钉(161)分别通穿过该前脚体(15)与该后脚体(16)上的开放孔,该后脚体(16)交错枢接在该前脚体(15)上,且该前、后脚体(15)、(16)之间设有若干个撑杆(162);一固定板( 17),其系固设在该二后脚体(16)的前侧端缘处,该固定板(17)的顶面两端处亦设有二套孔(171);二J型杆(181),其一端系枢接在该二后脚体(16)上且邻近该固定板(17)处,而另一端的顶部则分别固设在一脚踏板(18)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茂钦
申请(专利权)人:江茂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