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19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充电桩与充电栓,充电桩开口端内固定连接有充电座,充电座中开设有导电孔,且充电栓上固定连接有活动套设于导电孔中的导电杆,充电座上下两端对应连接有支座,且两个支座上对应连接有异型管,支座一端中焊接有内杆,且内杆一端固定套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充电座中设置充电座,并在充电座上连接中空结构的支座与具有传动作用的异型管,在支座中利用弹簧活动安装连接有推杆的滑块,通过将推杆套设于异型管一端中,再于异型管另一端中套设限位栓,使得充电栓在进入充电桩时通过推块对推杆与限位栓进行挤压,使得限位栓从异型管中延伸并与限位孔卡扣连接,从而对充电栓进行位置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
技术介绍
因为自然环境污染程度的不断加深以不可再生资源的快速消耗,使得人们对可持续性发展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所以近些年来,通过呼吁开发利用可再生新型能源以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速度,同时也通过减少因为消耗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资源所造成污染排放,所以使得各类新型能源清洁能源应运而生,以电力资源为为代表新型汽车所取得的成果尤为突出。电力汽车一改以往的汽油消耗,只要通过为其补充电力就可为汽车提供驱动力。现有技术下,对电力汽车的充电均通过充电桩实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充电栓与充电桩之间单单依靠唯一的套设连接,使得充电栓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尤其是充电栓自身重量大,极易导致充电栓从充电座上脱落,从而影响正常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稳定充电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充电桩与充电栓,所述充电桩开口端内固定连接有充电座,所述充电座中开设有导电孔,且充电栓上固定连接有活动套设于导电孔中的导电杆,所述充电座上下两端对应连接有支座,且两个支座上对应连接有异型管,所述支座一端中焊接有内杆,且内杆一端固定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自由端焊接有滑动套设于内杆上的套杆,且套杆上焊接有滑动套设于支座中的滑块,所述滑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于异型管一端中的推杆,所述异型管另一端中滑动套设有限位栓,且推杆与限位栓位于异型管内的一端上均连接有活塞,所述充电栓上下两端均焊接有与滑块相对应的推块,且充电栓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限位栓相对应的限位孔。优选地,所述异型管由U型管与直管共同构成,且两个异型管对应位于充电栓上下两方位置。优选地,两个所述支座为水平设置且上下互通的中空结构,且垂直设置的滑块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支座上下两方外。优选地,所述推杆水平位于异型管一端中,且限位栓垂直位于异型管另一端中。优选地,两个所述活塞分别滑动套设于异型管两端内,且两个活塞之间的异型管中填充有液体。优选地,两个所述推块分别与两个滑块活动相抵,且两个限位栓分别于两个限位孔卡扣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充电桩中的充电座上设置中空结构的支座,并在支座上连接由U型管与直管共同组成的异型管结构,在支座中利用弹簧设置可水平移动的滑块,再于异型管一端中套设于与滑块相连接的推杆,通过在异型管另一端中套设限位栓,使得连接活塞的推杆与限位栓在相互作用下同时进行运动。2、本技术通过在充电栓上连接与滑块活动相抵的推块,使得充电栓在与充电桩相连接时通过推块对滑块进行挤压;通过在充电栓中开设限位栓,使得限位栓在进入充电座的过程中实现限位栓与限位孔的卡扣连接,以对充电栓进行位置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充电座中设置充电座,并在充电座上连接中空结构的支座与具有传动作用的异型管,在支座中利用弹簧活动安装连接有推杆的滑块,通过将推杆套设于异型管一端中,再于异型管另一端中套设限位栓,使得充电栓在进入充电桩时通过推块对推杆与限位栓进行挤压,使得限位栓从异型管中延伸并与限位孔卡扣连接,从而对充电栓进行位置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图中:1充电桩、2充电栓、3充电座、4导电孔、5导电杆、6支座、7异型管、8内杆、9弹簧、10套杆、11滑块、12推杆、13限位栓、14活塞、15推块、16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充电桩1与充电栓2,充电桩1开口端内固定连接有充电座3,充电座3中开设有导电孔4,且充电栓2上固定连接有活动套设于导电孔4中的导电杆5,当导电杆5与导电孔4完全卡合时,实现充电栓2与充电桩1的电连接,充电座3上下两端对应连接有支座6,且两个支座6上对应连接有异型管7,支座6一端中焊接有内杆8,且内杆8一端固定套设有弹簧9,弹簧9为张力弹簧,在弹簧9自由端焊接有滑动套设于内杆8上的套杆10,且套杆10上焊接有滑动套设于支座6中的滑块11,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套杆10支撑滑块11处于支座6的另一端位置,滑块11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于异型管7一端中的推杆12,异型管7另一端中滑动套设有限位栓13,且推杆12与限位栓13位于异型管7内的一端上均连接有活塞14,活塞14在液体的流动挤压的作用下可实现反向运动,充电栓2上下两端均焊接有与滑块11相对应的推块15,且充电栓2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限位栓13相对应的限位孔16。具体参照说明附图1,异型管7由U型管与直管共同构成,且两个异型管7对应位于充电栓2上下两方位置,通过挤压推杆12,使得液体在异型管7中流动,从而使限位栓13向外延伸。两个支座6为水平设置且上下互通的中空结构,且垂直设置的滑块11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支座6上下两方外,利用弹簧9的张力与套杆10可对滑块11进行导向限位作用,确保滑块11与推杆12的稳定性。推杆12水平位于异型管7一端中,且限位栓13垂直位于异型管7另一端中。两个活塞14分别滑动套设于异型管7两端内,且两个活塞14之间的异型管7中填充有液体。两个推块15分别与两个滑块11活动相抵,且两个限位栓13分别于两个限位孔16卡扣连接。本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通过手持充电栓2使其向充电桩1中进入;在充电栓2带动下,两个推块15分别与两个滑块11相抵接触,并对滑块11进行挤压;受力的滑块11在中空的支座6中水平移动,并对套杆10进行挤压,受力的套杆10以内杆8为导向同向移动,并对弹簧9进行挤压,使得弹簧9受力缩合;水平移动的滑块11对推杆12进行挤压,使得推杆12带动与之相连接的活塞14向异型管7中移动,以对异型管7内的液体进行挤压,使得异型管7内的液体受力流动再对另一个活塞14及与之相连接的限位栓13进行挤压,使得受力的限位栓13向外延伸;与此同时,充电栓2带动开设的限位孔16水平进入充电桩1中,直至使得两个限位栓13分别与两个限位孔16卡扣连接;此时,充电栓2带动与之相连接的导电杆5分别进入与之相对应的导电孔4中,从而实现持续通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充电桩(1)与充电栓(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开口端内固定连接有充电座(3),所述充电座(3)中开设有导电孔(4),且充电栓(2)上固定连接有活动套设于导电孔(4)中的导电杆(5),所述充电座(3)上下两端对应连接有支座(6),且两个支座(6)上对应连接有异型管(7),所述支座(6)一端中焊接有内杆(8),且内杆(8)一端固定套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自由端焊接有滑动套设于内杆(8)上的套杆(10),且套杆(10)上焊接有滑动套设于支座(6)中的滑块(11),所述滑块(11)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于异型管(7)一端中的推杆(12),所述异型管(7)另一端中滑动套设有限位栓(13),且推杆(12)与限位栓(13)位于异型管(7)内的一端上均连接有活塞(14),所述充电栓(2)上下两端均焊接有与滑块(11)相对应的推块(15),且充电栓(2)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限位栓(13)相对应的限位孔(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结构,包括充电桩(1)与充电栓(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开口端内固定连接有充电座(3),所述充电座(3)中开设有导电孔(4),且充电栓(2)上固定连接有活动套设于导电孔(4)中的导电杆(5),所述充电座(3)上下两端对应连接有支座(6),且两个支座(6)上对应连接有异型管(7),所述支座(6)一端中焊接有内杆(8),且内杆(8)一端固定套设有弹簧(9),所述弹簧(9)自由端焊接有滑动套设于内杆(8)上的套杆(10),且套杆(10)上焊接有滑动套设于支座(6)中的滑块(11),所述滑块(11)上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套设于异型管(7)一端中的推杆(12),所述异型管(7)另一端中滑动套设有限位栓(13),且推杆(12)与限位栓(13)位于异型管(7)内的一端上均连接有活塞(14),所述充电栓(2)上下两端均焊接有与滑块(11)相对应的推块(15),且充电栓(2)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限位栓(13)相对应的限位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芹陈夸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三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