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165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属于蓄电池注胶技术领域,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包括:驱动件、导轨、传动件和支撑件。传动件沿导轨设置,传动件由驱动件驱动;传动件上固定设有固定件。支撑件一端固定在固定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固定有胶枪。驱动件用于驱使传动件沿导轨运动进而带动支撑件移动;胶枪用于向蓄电池塑壳的预设位置注胶热熔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代替了人工,提高了注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
本技术属于蓄电池注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
技术介绍
蓄电池生产过程中,为了使隔板、极群与电池塑壳相连接,需要对蓄电池的内部注胶热熔胶。以防止蓄电池在剧烈震动情况下造成极群、隔板错位造成短路,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现有的注胶方式,为人工手持热熔胶机的胶枪,手动在蓄电池极群、隔板顶部进行热熔胶注胶。此种浇胶方法使得每个蓄电池单格浇胶量不同,并且人工劳动强度较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旨在解决人工注胶热熔胶劳动强度较大,并且效率较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包括:驱动件;导轨;传动件,沿所述导轨设置,所述传动件由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件上固定设有固定件;和支撑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固定有胶枪;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传动件沿所述导轨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撑件移动;所述胶枪用于向蓄电池塑壳的预设位置注胶热熔胶。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传动件的传送方向相互平行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固定所述胶枪。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卡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卡件设置有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形成夹持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凹腔。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件沿垂直于所述传动件运动的方向上贯通开设有多个通槽;所述卡件卡接固定在所述通槽上。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卡件包括:固定部,滑动卡接在所述通槽内,所述固定部上贯通开设有螺纹孔;夹持部,一端抵接在所述固定部上,所述夹持部的另一端形成所述凹腔;和螺纹件,贯穿所述夹持部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纹件用于将所述夹持部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导轨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所述传动件为设置在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上的传送带;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带轮传动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还包括供胶组件,所述供胶组件包括:供胶管,与所述胶枪连通,用于向所述胶枪输送热熔胶;加热器,安装在所述胶枪的内部,用于加热所述胶枪内的热熔胶;和胶泵,与所述胶枪连通,用于向所述胶枪输送压缩气体进而促使所述胶枪排出热溶胶。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胶泵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所述驱动件和所述胶泵的启停。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加热器为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与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中传动件由驱动件驱动,驱动件用于驱使传动件沿导轨运动,传动件由驱动件驱动并带动支撑件移动。传动件上固定设有固定件。支撑件一端固定在固定件上,而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固定有胶枪,在传动件驱动上方的支撑件移动的同时,胶枪向蓄电池塑壳预设位置注胶热熔胶,从而完成热熔胶的注胶过程,当注胶完成后支撑件借助传动件进行复位,准备进行下一个蓄电池塑壳的注胶。由于通过导轨改变胶枪注胶的位置,替代了人工,并且提高了注胶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卡件和固定件的轴测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件和固定件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个支撑件双排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动组件;101、导轨;102、传动件;103、驱动件;2、支撑件;201、连接杆;202、胶枪;3、卡件;301、螺纹件;302、夹持部;303、固定部;304、螺钉;305、凹腔;4、固定件;5、传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进行说明。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包括:驱动件103、导轨101、传动件102和支撑件。传动件102沿导轨101设置,传动件102由驱动件103驱动;传动件102上固定设有固定件4。支撑件一端固定在固定件4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固定有胶枪。驱动件103用于驱使传动件102沿导轨101运动进而带动支撑件移动;胶枪用于向蓄电池塑壳的预设位置注胶热熔胶。本技术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中传动件102由驱动件103驱动,驱动件103用于驱使传动件102沿导轨101运动,传动件102由驱动件103驱动并带动支撑件2移动。支撑件2一端固定在固定件4上,而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固定有胶枪202,在传动件102驱动上方的支撑件2移动的同时,胶枪202向蓄电池塑壳预设位置注胶热熔胶,从而完成热熔胶的注胶过程,当注胶完成后支撑件2借助传动件102进行复位,准备进行下一个蓄电池塑壳的注胶。由于通过导轨101改变胶枪202注胶的位置,替代了人工,并且提高了注胶的效率。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支撑件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件2沿传动件102的传送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由于蓄电池塑壳极群底部腔室较多,为了提高注胶热熔胶的速率,将支撑件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并且传动件102与支撑件2可一一对应设置。不同的传动件102分别对应不同方向的蓄电池塑壳底部腔,实现热熔胶的一次注胶完成。为了保证传动件102运动的同时性,将多个传动件102通过一个共同的传动轴5传动连接,驱动件103为电机,电机驱使传动轴5转动。通过电机的转动,使多个传动件102同时转动,从而保证胶枪202能够同时进给,保证了注胶的精度。为了传动件102之间不发生干涉,根据蓄电池底部的腔为平行排列,将多个传动件102相互平行设置,支撑件2同样也为平行设置。由于传动件102为直线型驱动,为了减少所占用的空间体积,将支撑件2设置在传动件102的上方,且沿传动件102长度方向上设置,从而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支撑件2的可注胶长度。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支撑件2包括为连接杆201;连接杆201一端固定在固定件4上,另一端固定胶枪202。胶枪202固定在连接杆201的另一端,且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其特性在于,包括:/n驱动件;/n导轨;/n传动件,沿所述导轨设置,所述传动件由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件上固定设有固定件;和/n支撑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固定有胶枪;/n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传动件沿所述导轨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撑件移动;所述胶枪用于向蓄电池塑壳的预设位置注胶热熔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其特性在于,包括:
驱动件;
导轨;
传动件,沿所述导轨设置,所述传动件由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件上固定设有固定件;和
支撑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固定有胶枪;
所述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传动件沿所述导轨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撑件移动;所述胶枪用于向蓄电池塑壳的预设位置注胶热熔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其特性在于,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传动件的传送方向相互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其特性在于,所述支撑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另一端固定所述胶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其特性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
卡件,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卡件设置有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形成夹持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凹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其特性在于,所述固定件沿垂直于所述传动件运动的方向上贯通开设有多个通槽;所述卡件卡接固定在所述通槽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注胶装置,其特性在于,所述卡件包括:
固定部,滑动卡接在所述通槽内,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北英李阔张维伟张立刘中海马凯博毛柯
申请(专利权)人: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