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电池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16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爆电池壳体结构,包括顶盖、底盖、外壳体、内壳体、防爆装置,其中:所述通孔上设置有连接圈且所述连接孔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连接圈及密封圈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圈、密封圈及连接柱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且该聚丙烯材料在85℃‑100℃的高温条件下软化和/或部分溶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或电池因受较大外力撞击或者冲击时,电池内部温度会持续升高,聚丙烯材料制作的连接柱会在高温下软化和/或部分溶化,使防爆装置内的绝缘液会在压强的作用下与电解液快速混合,使得电解液电阻值急剧上升,让短路电流急剧减小,产热停止,从而避免了由于碰撞使电池短路而引发爆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电池壳体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池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防爆电池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铝壳电池在在移动式通讯设备、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大型电动设备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铝壳电池因其多为高容量电池,所以安全性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的安全问题一直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目前行业内,大多通过防爆阀解决铝壳电池的外部短路情况。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铝壳电池的内部短路比外部短路更难控制与预防,一旦铝壳电池发生碰撞、冲击等外力导致壳身破裂,铝壳电池内部会有正负极短路产热起火爆炸风险,若是不能进一步阻止电芯的内部反应,无法根除电芯的内部反应带来的巨大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电池壳体结构,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电池壳体结构,包括顶盖、底盖、外壳体、内壳体、防爆装置,其中:所述外壳体顶部固定设置有顶盖且所述外壳体底部固定设置有底盖;所述外壳体与顶盖及底盖合围形成密闭的中空腔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电池壳体结构,包括顶盖(1)、底盖(2)、外壳体(3)、内壳体(4)、防爆装置(5),其特征在于:/n所述外壳体(3)顶部固定设置有顶盖(1)且所述外壳体(3)底部固定设置有底盖(2);/n所述外壳体(3)与顶盖(1)及底盖(2)合围形成密闭的中空腔体结构;/n所述外壳体(3)内部设置有内壳体(4)且所述外壳体(3)与内壳体(4)之间形成中空腔(6);/n所述内壳体(4)上下两侧阵列设置有若干贯穿壳体的通孔(41)且所述内壳体(4)上下两侧对应通孔(41)设置有防爆装置(5);/n所述防爆装置(5)为中空腔体结构且所述防爆装置(5)对应通孔(41)设置有连接孔(51);/n防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电池壳体结构,包括顶盖(1)、底盖(2)、外壳体(3)、内壳体(4)、防爆装置(5),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体(3)顶部固定设置有顶盖(1)且所述外壳体(3)底部固定设置有底盖(2);
所述外壳体(3)与顶盖(1)及底盖(2)合围形成密闭的中空腔体结构;
所述外壳体(3)内部设置有内壳体(4)且所述外壳体(3)与内壳体(4)之间形成中空腔(6);
所述内壳体(4)上下两侧阵列设置有若干贯穿壳体的通孔(41)且所述内壳体(4)上下两侧对应通孔(41)设置有防爆装置(5);
所述防爆装置(5)为中空腔体结构且所述防爆装置(5)对应通孔(41)设置有连接孔(51);
防爆装置(5)内部中空腔体处填充设置有绝缘液(52)且所述防爆装置(5)内部中空腔体处还充入一定压强的二氧化碳;
所述通孔(41)上设置有连接圈(411)且所述连接孔(51)上设置有密封圈(511);
所述连接圈(411)及密封圈(511)通过连接柱(7)连接;
所述连接圈(411)、密封圈(511)及连接柱(7)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且该聚丙烯材料在85℃-100℃的高温条件下软化和/或部分溶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电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上设置有防爆阀(11)且所述顶盖(1)上设置有与电池正极电性连接的正极(12),以及与电池负极电性连接的负极(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电池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内壁左侧上下对应设置有连接片(31)且所述外壳体(3)内壁右侧上下对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境具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