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带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156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带,包括条状的金属基材(11)和焊锡(12),所述金属基材(11)的表面设有若干沟槽(111),所述沟槽(111)在所述金属基材(11)的横截面的边缘形成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的开口背离所述金属基材(11)横截面的圆心,所述焊锡(12)填充所述沟槽(111)并覆盖所述金属基材(11)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焊接拉力不足、虚焊和隐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带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焊带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现今,太阳能组件高功率化是行业追求的目标,焊带焊接技术是实现组件高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提升组件的功率:1、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焊带可以一次使用多根,行业内常见为9至12根,降低了电池片收集路径的电流,减少了组件的串连损失;2、其焊带采用圆形,可以将光反射到上面玻璃再反射到下面的电池片上,增加电池片对光的吸收效率。公开号CN207947295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条纹焊带,其包括连为一体的条纹段和平面段,条纹段的一侧表面由多条条纹形成的条纹面,使得焊带起到散射太阳光的作用,其中一部分会被散射到电池板上,从而增加了电池板的接收到的光强度,提升整体太阳能电池片的发电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为常规的圆形焊带的结构,其包括圆柱条状的铜基材11和覆盖在铜基材外表面的焊锡层12,铜基材11的表面为光滑的圆弧面。如图3所示为焊带焊接在电池组上的示意图,焊带1的左边部分与左侧的电池片2的上表面焊接,右边部分与右侧的电池片2的下表面焊接,由于上、下表面有高度差,使得在左、右两电池片之间的过渡区3中的焊带形成倾斜的过渡部分。而在生产过程中,却频发焊接拉力不足、虚焊、隐裂、生产良率低等问题,且需经常停产调试,致使生产效率下降。经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1、如图4所示,由于铜基材的表面为圆弧表面,其焊接时的接触面积过小,致使电池片焊接后拉力不足;2、如图5所示,当圆形焊带与电池片的下表面焊接时,在焊锡融化后,由于重力作用,焊锡会沿铜基材的圆弧表面向下流动,使得留在铜基材与电池片之间的焊锡不足,非常容易形成虚焊,图中箭头方向为融化的焊锡的流动方向;3、如图6所示,在两电池片之间的过渡区3,由于焊带为倾斜的,在焊锡融化后,上方的焊锡将在重力作用下,沿铜基材向下流动,向下流动的焊锡最终会全部积累在位于下方的铜基材上,形成锡珠4,在之后进行层压工序时,锡珠将挤压电池片,生成隐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焊带,解决了焊带与电池板焊接拉力不足、虚焊和隐裂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焊带,包括条状的金属基材和焊锡,所述金属基材的表面设有若干沟槽,所述沟槽在所述金属基材的横截面的边缘形成凹陷,所述凹陷的开口背离所述金属基材横截面的圆心,所述焊锡填充所述沟槽并覆盖所述金属基材的表面。可选的,若干所述沟槽在所述金属基材的横截面的边缘形成一圈重复并列的凹陷结构。可选的,所述焊带的一半圆弧表面上连续并列设有沟槽,另一半圆弧表面为光滑的结构。可选的,所述焊带的四分之一的圆弧表面上设有沟槽,相对的另一侧的四分之一的圆弧上设有沟槽的结构,剩余的部分表面的保持光滑的结构。可选的,所述沟槽为沿所述金属基材的轴向延伸。可选的,所述沟槽为直线型。可选的,所述沟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半椭圆形、三角形或梯形。进一步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焊带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焊接太阳能电池片与所述焊带的沟槽的连接处。可选的,在所述焊带的所述连接处的两侧具有所述沟槽。可选的,所述焊带数量为9至12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在金属基材的表面设置若干沟槽,这些沟槽在金属基材的横截面的边缘形成凹陷;在焊接过程中,当焊锡层的焊锡融化时,凹陷能阻止融化的焊锡沿金属基材的表面向下流动,使得有足够的焊锡留在与电池片的接触面上,避免了虚焊。且在两电池片之间的过渡区的焊带上的焊锡也不会向下流动集中在位于下方的金属基材上,避免形成锡珠,也就避免了在之后的层压工序时生成隐裂。另外,凹陷使得金属基材的表面的面积变得更大,在焊接时的接触面积也将更大,保证满足焊接要求,避免了焊接拉力不足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常规的圆形焊带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常规的圆形焊带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常规的圆形焊带在焊接时的示意图之一;图4为常规的圆形焊带在与电池片的上表面焊接时的横截面示意图之一;图5为常规的圆形焊带在与电池片的下表面焊接时的横截面示意图之一;图6为常规的圆形焊带在焊接时的示意图之二;图7为本技术的焊带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焊带的横截面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焊带在与电池片的上表面焊接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焊带在与电池片的下表面焊接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1为常规的圆形焊带在与电池片的下表面焊接时的横截面示意图之二;图12为本技术的焊带在焊接时,两电池片之间的过渡区中的焊带的示意图;图13本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工艺流程图。附图标记:1-焊带;11-金属基材;12-焊锡;111-沟槽;2-电池片;3-过渡区;4-锡珠;5-连接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描述,以便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焊带1,焊带1的立体示意图如图7所示,焊带1包括条状的金属基材11和包覆在金属基材11表面上的焊锡12,在金属基材11的表面设有若干的沟槽111。如焊带1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沟槽(111)在金属基材(11)的横截面的边缘形成凹陷,凹陷的开口背离金属基材(11)横截面的圆心,焊锡(12)填充沟槽(111)并覆盖金属基材(11)的表面。具体的,在太阳能电池的焊带焊接的过程中,如图9所示,焊带1和太阳能电池片2传送到焊接结构中,并将焊带1的沟槽111抵触到太阳能电池板上,进行焊接,并且在焊接的过程中焊带1和太阳能电池板保持静止,然后在焊接机构中会进行升温,通过控制温度,将焊带1和焊带1表面的沟槽111中的焊锡12完全融化,焊锡12呈现流动的液体,由于焊带1表面沟槽111的凹陷结构,使得液态的焊锡12仍然在沟槽中保持,不会流淌出沟槽,从而有效的保证的焊接过程中焊锡的有效利用量,避免虚焊,并且不会造成焊锡外流污染产品,同时通过焊带1的沟槽111与太阳能电池片抵触,使得焊带1与太阳能电池片2的焊接处5面积增大,从而增强了焊带与太阳能电池片的焊接强度,有效解决了现有焊接过程中焊锡外流导致的虚焊、接触面积小导致的焊接拉力不足的技术问题。可以理解,上述焊带1中的沟槽111包围在焊带1的金属基材11的外周,如图8延横截面的一圈依次重复并列的凹陷结构。上述焊带1中的沟槽111包括在焊带1的金属基材11的部分外周,在延横截面的部分弧面上排布了并列的凹陷结构,比如,焊带1的一半圆弧上设有沟槽,另一半圆弧为光滑的表面,或是,焊带1的四分之一的圆弧上设有沟槽,相对的另一侧的四分之一的圆弧上设有沟槽的结构,剩余的部分圆弧的保持光滑的结构。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若干沟槽在圆柱条状的金属基材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带,包括条状的金属基材(11)和焊锡(1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材(11)的表面设有若干沟槽(111),所述沟槽(111)在所述金属基材(11)的横截面的边缘形成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的开口背离所述金属基材(11)横截面的圆心,所述焊锡(12)填充所述沟槽(111)并覆盖所述金属基材(11)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带,包括条状的金属基材(11)和焊锡(1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材(11)的表面设有若干沟槽(111),所述沟槽(111)在所述金属基材(11)的横截面的边缘形成凹陷结构,所述凹陷结构的开口背离所述金属基材(11)横截面的圆心,所述焊锡(12)填充所述沟槽(111)并覆盖所述金属基材(11)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沟槽(111)在所述金属基材(11)的横截面的边缘形成一圈重复并列的凹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1)的一半圆弧表面上连续并列设有沟槽(111),另一半圆弧表面为光滑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带(1)的四分之一的圆弧表面上设有沟槽(111),相对的另一侧的四分之一的圆弧上设有沟槽的结构,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道远周艳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