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超导磁体结构、电机转子及超导同步调相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1121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子超导磁体结构、电机转子及超导同步调相电机,转子超导磁体结构包括:换热管、换热触角、超导线圈;换热管固定设置于骨架上,换热管内装有换热冷媒;所述换热触角包括多个第一换热触角,多个第一换热触角的第一吸热端与超导线圈的两端面的各个发热部位相抵触,第一换热触角的第一放热端与换热管相抵触。本申请达到了保证良好散热功能的同时使转子超导散热结构的安装固定、电流引线更加简易,不影响检测信号的传递的技术效果,解决了采用低温冷媒的散热方式对转子超导磁体结构进行散热会造成超导磁体的安装固定、电流引线和真空密封上均存在较大的困难,且在极低温的液体环境下不利于检测信号的馈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超导磁体结构、电机转子及超导同步调相电机
本申请涉及超导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超导磁体结构、电机转子及超导同步调相电机。
技术介绍
高温超导材料具有高载流能力以及直流无阻等优良特性,随着高温超导材料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将高温超导材料应用在同步调相电机的转子中作为超导磁体结构,能有效提交同步调相机的相应速度,改善传统调相机中转子绝缘老化问题,延长同步调相电机的使用寿命。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发超导同步调相机时,用于解决转子超导磁体结构的散热问题的常规方案是采用低温冷媒完全浸没,然而对于大型转子超导磁体结构来说,采用低温冷媒完全浸没的方式会造成超导磁体的安装固定、电流引线和真空密封上均存在较大的困难,且在极低温的液体环境下不利于检测信号的馈穿,导致对超导磁体的检测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超导磁体结构、电机转子及超导同步调相电机,解决采用低温冷媒的散热方式对转子超导磁体结构进行散热会造成超导磁体的安装固定、电流引线和真空密封上均存在较大的困难,且在极低温的液体环境下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超导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换热触角、超导线圈、骨架和保护框架;/n所述保护框架固定设置于所述超导线圈的外圈的侧壁上,所述骨架与所述超导线圈的内圈的侧壁固定连接;/n所述换热管固定设置于所述骨架上,所述换热管内装有换热冷媒;/n所述换热触角包括多个第一换热触角,所述第一换热触角设置有第一吸热端和第一放热端,多个所述第一换热触角的第一吸热端与所述超导线圈的两端面的各个发热部位相抵触,所述第一换热触角的第一放热端与所述换热管相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超导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换热触角、超导线圈、骨架和保护框架;
所述保护框架固定设置于所述超导线圈的外圈的侧壁上,所述骨架与所述超导线圈的内圈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换热管固定设置于所述骨架上,所述换热管内装有换热冷媒;
所述换热触角包括多个第一换热触角,所述第一换热触角设置有第一吸热端和第一放热端,多个所述第一换热触角的第一吸热端与所述超导线圈的两端面的各个发热部位相抵触,所述第一换热触角的第一放热端与所述换热管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超导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触角还包括多个第二换热触角;
所述第二换热触角设置有第二吸热端和第二放热端,多个所述第二换热触角的第二吸热端与所述骨架的两端面的各个发热部位相抵触,多个所述第二换热触角的第二放热端与所述换热管相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超导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触角还包括多个第三换热触角;
所述第三换热触角设置有第三吸热端和第三放热端,多个所述第三换热触角的第三吸热端与所述保护框架的两端面的各个发热部位相抵触,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正军梅桂华宋萌肖祥胡南南李力罗运松程文锋夏亚君林友新韦玮梁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