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闪光灯功率的远端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1014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闪光灯功率的远端调节装置,包括底板、橡胶套、马达和固定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设有插接柱,所述底板通过插接柱插接有橡胶套,所述底板背离橡胶套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块,所述底板通过限位块限位安装有第一套杆,所述马达通过连接架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背离马达的一端固定有遥控器,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块,所述转动盘通过限位块活动安装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插接在第一套杆内并通过螺栓和螺母夹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可通过遥控转动闪光灯的功率旋钮,从而便于调整闪光灯的功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闪光灯功率的远端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闪光灯配件
,具体为一种闪光灯功率的远端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摄影棚是摄影艺术的主要实践场所,在摄影棚中,闪光灯(中文全称为“电子闪光灯”)作为给被摄主体打光的重要器材被架设在三脚架上,对摄影艺术效果的最终呈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闪光灯的使用一般是两盏或两盏以上配套使用,其原因在于摄影师会通过调节单盏闪光灯功率的高低以及其在水平和纵向方向上的位置,以实现闪光灯光线强度与阴影投射方位的差异化呈现,进而获得个性化的艺术创作成果。在拍摄过程中,当闪光灯通过三脚架架高并固定好位置和角度后,一般闪光灯只需进行功率调节(改变光影强度)就可获得丰富多样的拍摄效果,然而由于目前市面上销售的主流闪光灯功率调节旋钮设置在闪光灯的背后,必须通过手动调节旋钮才能切换功率,而被架高后的闪光灯又常常距离地面2米以上、超过大多数人手能触摸到的位置,每当这时,摄影师便不得不搬动脚手架爬高调节、或是把三脚架降低了来调节,过程麻烦,还常常因变动了三脚架的纵向位置而不得不费时费力重新布光,拍摄效率由此被大大降低。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闪光灯功率的远端调节装置,包括底板(1)、橡胶套(2)、马达(9)和固定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表面设有插接柱(3),所述底板(1)通过插接柱(3)插接有橡胶套(2),所述底板(1)背离橡胶套(2)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块(15),所述底板(1)通过限位块(15)限位安装有第一套杆(4),所述马达(9)通过连接架(6)固定在固定板(10)上,所述固定板(10)背离马达(9)的一端固定有遥控器(8),所述马达(9)的输出端固定有转动盘(11),所述转动盘(11)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块(15),所述转动盘(11)通过限位块(15)活动安装有第二套杆(12),所述第二套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闪光灯功率的远端调节装置,包括底板(1)、橡胶套(2)、马达(9)和固定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表面设有插接柱(3),所述底板(1)通过插接柱(3)插接有橡胶套(2),所述底板(1)背离橡胶套(2)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块(15),所述底板(1)通过限位块(15)限位安装有第一套杆(4),所述马达(9)通过连接架(6)固定在固定板(10)上,所述固定板(10)背离马达(9)的一端固定有遥控器(8),所述马达(9)的输出端固定有转动盘(11),所述转动盘(11)的一侧表面设有限位块(15),所述转动盘(11)通过限位块(15)活动安装有第二套杆(12),所述第二套杆(12)插接在第一套杆(4)内并通过螺栓(13)和螺母(14)夹持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闪光灯功率的远端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2)套接在插接柱(3)上之后并通过粘连剂连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烁龚林琪赵莹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