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756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01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燃烧罩,燃烧罩的底端装配有集灰座,燃烧罩的内表面底端装配有搅动架,燃烧罩的顶端装配有铁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防油板、烟道、灶门、集灰座和搅动架的生物质燃烧炉,在使用时,通过集灰座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配在厨房后,打开卡钩和灶门后,在底座的内腔燃烧秸秆等燃料,在铁锅内烧水做饭,经过烟道的烟气经过烟囱顶端的过滤处理设备过滤后排放,在燃烧完成后,灰尘通过前后移动拉手利用固定架和移动架的网眼交错,将灰尘排出,从而方便下次使用,并且方便利用拉出集灰槽后,使用其他盛放装置将灰尘移走,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砌筑式的灶台清灰不方便,维修维护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燃烧炉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燃烧
,具体为一种生物质燃烧炉。
技术介绍
生物质能则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它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之一,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第四大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秸秆、植物内芯、废木料等材料均为常用的生物质燃料,在北方农村以这些材料作为燃料供暖做饭,该种生物质燃烧炉俗称灶台,现有的灶台多采用砖土砌筑式的结构,因此在燃烧后的草木灰需要使用铁锹等器物清理,因此清灰过程很不方便,维修维护过程较为麻烦,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生物质燃烧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燃烧罩,所述燃烧罩的底端装配有集灰座,所述燃烧罩的内表面底端装配有搅动架,所述燃烧罩的顶端装配有铁锅,所述燃烧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托槽,所述底座的后表面贯穿装配有烟道,所述底座的前端铰接有灶门,所述搅动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啮合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左表面装配有拉手,所述拉手贯穿底座的侧壁表面,所述底座的底端内表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宽度相比移动架的宽度长十分之一。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装配有台板。优选的,所述台板的上表面后端装配有防油板。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后表面开设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套接在烟道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前表面开设有灶口,所述灶口的左端前表面装配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表面铰接在灶门的左端,所述灶门的右端前表面装配有卡钩,所述卡钩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挡勾,所述挡勾的后表面装配在底座的前表面。优选的,所述集灰座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套接有集灰槽,所述集灰槽的前表面装配有密封板,所述底座的底端上表面装配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贯穿底座连通至集灰座的右端内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防油板、烟道、灶门、集灰座和搅动架的生物质燃烧炉,在使用时,通过集灰座将本技术装配在厨房后,打开卡钩和灶门后,在底座的内腔燃烧秸秆等燃料,在铁锅内烧水做饭,经过烟道的烟气经过烟囱顶端的过滤处理设备过滤后排放,在燃烧完成后,灰尘通过前后移动拉手利用固定架和移动架的网眼交错,将灰尘排出,从而方便下次使用,并且方便利用集灰槽将灰尘移走,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砌筑式的灶台清灰不方便,维修维护麻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1、燃烧罩,11、底座,12、台板,13、托槽,14、排灰口,15、移动槽,16、套口,17、烟道,18、防油板,19、固定轴,110、灶门,111、卡钩,112、挡勾,113、风机,114、灶口,2、集灰座,21、固定座,22、滑槽,23、集灰槽,24、密封板,3、搅动架,31、固定架,32、移动架,33、拉手,4、铁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燃烧罩1,燃烧罩1的底端装配有集灰座2,燃烧罩1的内表面底端装配有搅动架3,燃烧罩1的顶端装配有铁锅4,燃烧罩1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上表面开设有托槽13,底座11的后表面贯穿装配有烟道17,底座11的前端铰接有灶门110,搅动架3包括固定架31,固定架31的上表面啮合有移动架32,移动架32的左表面装配有拉手33,拉手33贯穿底座11的侧壁表面,底座11的底端内表面开设有移动槽15,移动槽15的宽度相比移动架32的宽度长十分之一;本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防油板18、烟道17、灶门110、集灰座2和搅动架3的生物质燃烧炉,在使用时,通过集灰座2将本技术装配在厨房后,打开卡钩111和灶门110后,在底座11的内腔燃烧秸秆等燃料,在铁锅4内烧水做饭,经过烟道17的烟气经过烟囱顶端的过滤处理设备过滤后排放,在燃烧完成后,灰尘通过前后移动拉手33利用固定架31和移动架32的网眼交错,将灰尘排出,从而方便下次使用,并且方便利用集灰槽23将灰尘移走,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砌筑式的灶台清灰不方便,维修维护麻烦的问题。具体而言,底座11的上表面装配有台板12,方便临时放置一些厨具等物品。具体而言,台板12的上表面后端装配有防油板18,便于擦洗。具体而言,底座11的后表面开设有排灰口14,排灰口14套接在烟道17的外表面,方便安装并且避免烟尘外泄。具体而言,底座11的底端前表面开设有灶口114,灶口114的左端前表面装配有固定轴19,固定轴19的外表面铰接在灶门110的左端,灶门110的右端前表面装配有卡钩111,卡钩11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挡勾112,挡勾112的后表面装配在底座11的前表面,通过挡勾112和卡钩111的配合作用下,方便控制灶门110的开关,避免宠物进入并且提高保温效果。具体而言,集灰座2包括固定座21,固定座2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2,滑槽22的内表面套接有集灰槽23,集灰槽23的前表面装配有密封板24,底座11的底端上表面装配有风机113,风机113的输出端贯穿底座11连通至集灰座2的右端内表面,在本技术中所使用到的底座11和集灰座2的内表面均涂抹有耐火材料,其主体框架由铸铁材料制作,因此耐火效果好,并且风机113是现有技术中最常用到的鼓风机。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集灰座2将本技术装配在厨房后,打开卡钩111和灶门110后,在底座11的内腔燃烧秸秆等燃料,在铁锅4内烧水做饭,经过烟道17的烟气经过烟囱顶端的过滤处理设备过滤后排放,在燃烧完成后,灰尘通过前后移动拉手33利用固定架31和移动架32的网眼交错,将灰尘排出,从而方便下次使用,并且方便利用集灰槽23将灰尘移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燃烧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罩(1)的底端装配有集灰座(2),所述燃烧罩(1)的内表面底端装配有搅动架(3),所述燃烧罩(1)的顶端装配有铁锅(4),所述燃烧罩(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开设有托槽(13),所述底座(11)的后表面贯穿装配有烟道(17),所述底座(11)的前端铰接有灶门(110),所述搅动架(3)包括固定架(31),所述固定架(31)的上表面啮合有移动架(32),所述移动架(32)的左表面装配有拉手(33),所述拉手(33)贯穿底座(11)的侧壁表面,所述底座(11)的底端内表面开设有移动槽(15),所述移动槽(15)的宽度相比移动架(32)的宽度长十分之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包括燃烧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罩(1)的底端装配有集灰座(2),所述燃烧罩(1)的内表面底端装配有搅动架(3),所述燃烧罩(1)的顶端装配有铁锅(4),所述燃烧罩(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开设有托槽(13),所述底座(11)的后表面贯穿装配有烟道(17),所述底座(11)的前端铰接有灶门(110),所述搅动架(3)包括固定架(31),所述固定架(31)的上表面啮合有移动架(32),所述移动架(32)的左表面装配有拉手(33),所述拉手(33)贯穿底座(11)的侧壁表面,所述底座(11)的底端内表面开设有移动槽(15),所述移动槽(15)的宽度相比移动架(32)的宽度长十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装配有台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12)的上表面后端装配有防油板(18)。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竣凯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