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文化长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485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景观领域,公开了一种弧形文化长廊,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柱、固定在支撑柱上的廊屋顶和固定在相邻支撑柱之间的展示板,相邻所述支撑柱设置有休息板,所述展示板上转动连接有收纳杆,所述收纳杆上卷绕有用于遮挡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间隙的遮挡帘,所述遮挡帘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纳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供定位环套设的定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游客观赏体验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弧形文化长廊
本技术涉及建筑景观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弧形文化长廊。
技术介绍
目前,文化长廊是一种文化景观,在长廊内设置文化专题展览区域,在长廊内休息的同时可对展览区域内的展示物进行阅读观赏。现有的文化长廊一般设置在公园内且周围会铺设有草坪或设置有绿植,以增加观赏性,文化长廊一般由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柱、固定在支撑柱上的廊屋顶和固定在相邻支撑柱之间的展示板构成,相邻支撑柱之间也会设置休息板供游客坐下休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太阳较大的时候,由于文化长廊主要是通过支撑柱对廊屋顶进行支撑,阳光可以从支撑柱之间的空隙内照射至文化长廊内,使文化长廊内休息的游客直接受到照射;在下雨时,雨水沿着廊屋顶掉落至地面,而且休息板较为靠近文化长廊的外侧,使得休息板和坐在休息板上休息的游客容易被溅湿,从而使得游客的观赏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弧形文化长廊,具有提高游客观赏体验感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弧形文化长廊,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柱、固定在支撑柱上的廊屋顶和固定在相邻支撑柱之间的展示板,相邻所述支撑柱设置有休息板,所述展示板上转动连接有收纳杆,所述收纳杆上卷绕有用于遮挡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间隙的遮挡帘,所述遮挡帘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纳杆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供定位环套设的定位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太阳太晒或者雨太大时,游客或工作人员拉动遮挡帘,将定位环套设在定位柱上,从而使得遮挡帘遮挡相邻支撑柱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太阳光难以照射至文化长廊内,使雨水难以进入到文化长廊内,从而使得游客具有较好的体验,提高了游客观赏体验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柱上开设有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内设置有吸附件,所述定位环与吸附件互相吸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环套设在定位柱上时,吸附件与定位环互相吸引,从而使得定位环难以从定位柱上脱离,从而对遮挡帘进行一个较好的位置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件的厚度小于所述安装环槽的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附件的厚度小于安装环槽的深度,从而使得定位环能够卡在安装环槽内,进一步的对定位环的位置进行了限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纳杆通过转动组件转动连接在展示板上,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展示板上的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收纳杆上的转动凸起、开设在固定板上的转动孔,所述转动凸起转动连接在转动孔内,所述转动凸起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收纳杆复位的卷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卷簧对收纳杆施加复位的力,当游客或工作人员松开手时,在卷簧的作用下,收纳杆发生转动,从而使遮挡帘重新卷绕在收纳杆上,无需通过人工进行操作,方便游客和工作人员使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阻挡杆,所述阻挡杆用于与遮挡帘抵触,阻挡遮挡帘朝休息板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遮挡帘发生摆动时,阻挡杆与遮挡帘发生接触,从而阻碍遮挡帘的摆动,使得遮挡帘不易与坐在休息板上的游客发生碰撞,不易使游客感觉不舒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廊屋顶的边沿上固定连接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有挂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在挂钩上挂设植物和饰品,从而阻挡展示板与廊屋顶之间产生的间隙,阻挡阳光和雨水从此处间隙中进入文化长廊内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铰接有限位杆,所述挂钩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限位杆的端部卡接在定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挂钩上挂设了植物或饰品后,转动限位杆,使得限位杆的端部卡接在定位槽内,从而使得挂设的植物或饰品难以从挂钩上脱离,减小了坠物的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廊屋顶的边沿固定连接有引导板,所述挂钩位于引导板下方,所述引导板上开设有滴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廊屋顶上的雨水沿廊屋顶流至引导板处进行汇聚,滴水孔使得引导板处的水滴落,从而对挂钩上挂设的植物进行浇水,从而使得工作人员无需经常照看。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遮挡帘、定位环和定位柱,从而使得遮挡帘能够较好的遮挡相邻支撑柱之间的间隙,使得阳光和雨水难以进入到文化长廊内,使得游客在游览观赏时不易被晒伤或淋湿,提高了游客观赏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体现固定板与转动凸起的连接结构;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体现吸附件与安装环槽的连接结构;图4为图1的C处放大图,体现限位杆与挂钩的连接结构。附图标记:1、支撑柱;2、廊屋顶;3、展示板;4、休息板;5、转动组件;51、固定板;52、转动凸起;53、转动孔;6、收纳杆;61、遮挡帘;62、定位环;7、定位柱;71、安装环槽;72、吸附件;73、阻挡杆;8、引导板;81、滴水孔;9、安装板;91、挂钩;92、限位杆;93、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弧形文化长廊,包括若干个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柱1、位于支撑柱1上方且与所有支撑柱1固定连接的廊屋顶2和固定在相邻支撑柱1之间的展示板3,相邻所述支撑柱1之间固定连接有休息板4。展示板3上通过转动组件5转动连接有收纳杆6,转动组件5包括固定板51、转动凸起52和转动孔53,固定板51固定连接在展示板3上且位于展示板3的下侧,转动凸起52固定连接在收纳杆6的两端,转动孔53开设在固定板51上,转动凸起52转动连接在转动孔53内,转动凸起52上安装有卷簧(图上未示出),卷簧内部的一端与转动凸起52固定连接,外部的一端与固定板51固定连接。参照图2和图3,收纳杆6上卷绕有遮挡帘61,遮挡帘6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纳杆6上,遮挡帘61远离收纳杆6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定位环62,定位环62位于遮挡帘61的两侧。支撑柱1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柱7,定位柱7上开设有安装环槽71,安装环槽71内套设有呈环状的吸附件72,吸附件72为磁铁,吸附件72与定位环62互相吸引。吸附件72的内壁与安装环槽71的内壁固定连接,吸附件72的厚度小于安装环槽71的深度。支撑柱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阻挡杆73,阻挡杆73位于支撑柱1互相朝向的一侧,阻挡杆73远支撑柱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参照图4,廊屋顶2的边沿固定连接有截面呈弧形的引导板8,引导板8上开设有若干个滴水孔81,滴水孔81沿引导板8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廊屋顶2的边沿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安装板9上固定连接有挂钩91,挂钩91沿安装板9的长度方向分布,挂钩91位于引导板8的下方。安装板9上铰接有限位杆92,挂钩91远离安装板9的一端上开设有定位槽93,限位杆92转动后卡接在定位槽93内。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太阳太猛烈或雨太大时,游客或工作人员拉动定位环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形文化长廊,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柱(1)、固定在支撑柱(1)上的廊屋顶(2)和固定在相邻支撑柱(1)之间的展示板(3),相邻所述支撑柱(1)设置有休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板(3)上转动连接有收纳杆(6),所述收纳杆(6)上卷绕有用于遮挡相邻所述支撑柱(1)之间间隙的遮挡帘(61),所述遮挡帘(6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纳杆(6)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环(62),所述支撑柱(1)上固定连接有供定位环(62)套设的定位柱(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文化长廊,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柱(1)、固定在支撑柱(1)上的廊屋顶(2)和固定在相邻支撑柱(1)之间的展示板(3),相邻所述支撑柱(1)设置有休息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板(3)上转动连接有收纳杆(6),所述收纳杆(6)上卷绕有用于遮挡相邻所述支撑柱(1)之间间隙的遮挡帘(61),所述遮挡帘(6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收纳杆(6)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环(62),所述支撑柱(1)上固定连接有供定位环(62)套设的定位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文化长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7)上开设有安装环槽(71),所述安装环槽(71)内设置有吸附件(72),所述定位环(62)与吸附件(72)互相吸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弧形文化长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72)的厚度小于所述安装环槽(71)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文化长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杆(6)通过转动组件(5)转动连接在展示板(3)上,所述转动组件(5)包括固定连接在展示板(3)上的固定板(5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颖张吉书叶分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森林景观雕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