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雕塑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29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雕塑固定装置,包括基台,雕塑安装在所述基台上,所述基台底部设置有轮组,所述基台上设置有限制基台移动的限位组件,所述基台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竖直滑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供雕塑底座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基台上设置有驱动安装块滑动的控制组件。当需要对雕塑位置进行重新设置时操作者可直接移动基台从而带动雕塑同步移动,操作者在对雕塑进行移动时不需重复对雕塑进行搬运,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雕塑移动方便的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雕塑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雕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雕塑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雕塑作为展品常设置在展厅内进行展示。部分现有的雕塑需要放置在展台上进行展示,当操作者需要对展厅内展品布局进行调整时,操作者常需将展台上的雕塑通过人力搬运至手推车上,操作者通过手推车将雕塑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再手动将雕塑搬运到另一展台上,从而完成了对该雕塑位置的重新布置。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操作者需通过人力将雕塑移至手推车上方可对雕塑进行移动,操作者在对部分质量较大的雕塑进行搬运时需耗费人力较大,对雕塑的移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雕塑固定装置,雕塑安装在该装置上,当需要对雕塑位置进行重新设置时操作者可直接移动该装置从而带动雕塑同步移动,操作者在对雕塑进行移动时不需重复对雕塑进行搬运,具有对雕塑移动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雕塑固定装置,包括基台,雕塑安装在所述基台上,所述基台底部设置有轮组,所述基台上设置有限制基台移动的限位组件,所述基台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竖直滑动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供雕塑底座嵌入的安装槽,所述基台上设置有驱动安装块滑动的控制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雕塑的底座嵌入第一凹槽内从而完成雕塑的固定安装,当操作者需要根据展厅内布局对雕塑进行移动时,操作者解除限位组件对基台移动的限制后将基台移动至对应位置后,从而完成了对雕塑的移动,操作者再次通过限位组件限制住基台的位移,操作者在对雕塑进行移动时不需重复对雕塑进行搬运,对雕塑移动方便;操作者通过控制组件带动安装块移动可调节雕塑的所处高度,操作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雕塑进行升降,确保参观者可正常观看到雕塑,同时在对雕塑进行移动时,操作者可将安装块降入第一凹槽内从而带动雕塑移入第一凹槽内,部分高度较低的雕塑可完全进入到第一凹槽内,基台侧壁从侧面挡住雕塑,防止雕塑在移动过程中雕塑与展厅内其他硬质物或展品与移动中的雕塑发生剐蹭而损坏雕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台侧部铰接有用于从侧部挡住雕塑的挡板,所述基台上设置有在安装块滑动时带动挡板翻转的联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在操作者移动雕塑时可从侧面挡住高度较高而无法完全进入第一凹槽的雕塑,防止雕塑在移动过程中雕塑与展厅内其他硬质物或展品与移动中的雕塑发生剐蹭而损坏雕塑,加强对雕塑的保护;通过安装块的滑动带动挡板的翻转,操作者不需要对挡板的翻转进行单独的操作,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与第一凹槽底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竖直设置,所述安装块螺纹连接在丝杆上,所述基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槽壁限制住了安装块的转动,操作者通过驱动组件转动丝杆,即可带动安装块沿丝杆轴向滑动,带动雕塑进行升降,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用于插入地面上预设的插孔的插地杆,所述插地杆与基台滑动连接,所述插地杆上沿垂直于插地杆滑动方向的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基台上开设有与通槽相通的定位孔,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插入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基台移动至雕塑指定展示位置时,操作者移动基台以使插地杆对准地面上预设的插孔,操作者随即滑动插杆是插杆从定位孔中移出,解除了对插地杆滑动的限制,随后操作者即可向下滑动插地杆从而使插地杆插入预设在地面上的插孔中,实现对基台的固定,进而完成了对雕像位置的固定,操作方便;当需要对基台进行移动时操作者将插地杆上移至通槽与定位孔对准,随后操作者将插杆插入定位孔中,使插地杆底部远离地面,防止操作者在移动基台时插地杆底部抵在地面上而影响基台的移动,保证对雕塑的顺畅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挡板侧部固定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与基台转动连接,所述齿轮固定在铰接轴上,所述齿条固定在安装块上,所述齿轮和齿条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块向下滑动带动齿条下移,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挡板翻转,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驱动轴,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固定在丝杆上,所述驱动轴与第一凹槽槽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与驱动轴同轴固定,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转动驱动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和丝杆的转动,从而实现了对安装块竖直滑动的驱动,操作者可从基台侧操作驱动轴使驱动轴转动,操作这不需从基台底部对丝杆进行转动操作,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台侧壁上开设有把手槽,所述驱动轴一端通过把手槽露出,所述驱动轴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沿驱动轴轴向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固定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嵌入把手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从转动把手带动第一滑块和驱动轴的转动,进而带动丝杆转动,实现了安装块和雕塑的升降,且操作者完成对雕塑的升降后可推动转动把手使第一滑块滑入第一滑槽,并使转动把手嵌入把手槽中,增加转动把手设置的隐蔽性,同时防止在对雕塑进行展示时转动把手阻碍参观者的走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孔沿插地杆滑动方向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地杆插入地面上预设的插孔中后,操作者滑动插杆使插杆插入对应位置上的定位孔中,防止插杆杆身部分过多凸出插地杆侧面而妨碍参观者的走动,且在插地杆插入地面上的插孔后限制住了插地杆的竖直移动,加强了对基台固定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围绕基台设置,所述挡板设置有不少于两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块挡板的设置可从多个方向上对雕塑进行防护,防止雕塑在移动中与其他展品或硬质物发生剐蹭而损坏雕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凹槽底壁上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嵌入雕塑底座底部开设的开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雕塑底座嵌入安装槽的同时定位块插入雕塑底座底部开设的开孔中,加强了对雕塑固定的稳固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操作者将雕塑安装在基台上,当操作者需要根据展厅内布局对雕塑进行移动时,操作者解除限位组件对基台移动的限制后将基台移动至对应位置后,操作者再次通过限位组件限制住基台的位移,操作者在对雕塑进行移动时不需重复对雕塑进行搬运,对雕塑移动方便;挡板在操作者移动雕塑时可从侧面挡住高度较高而无法完全进入第一凹槽的雕塑,防止雕塑在移动过程中雕塑与展厅内其他硬质物或展品与移动中的雕塑发生剐蹭而损坏雕塑,加强对雕塑的保护;通过安装块的滑动带动挡板的翻转,操作者不需要对挡板的翻转进行单独的操作,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雕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1),雕塑安装在所述基台(1)上,所述基台(1)底部设置有轮组(22),所述基台(1)上设置有限制基台(1)移动的限位组件,所述基台(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竖直滑动连接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上开设有供雕塑底座嵌入的安装槽(4),所述基台(1)上设置有驱动安装块(3)滑动的控制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雕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台(1),雕塑安装在所述基台(1)上,所述基台(1)底部设置有轮组(22),所述基台(1)上设置有限制基台(1)移动的限位组件,所述基台(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竖直滑动连接有安装块(3),所述安装块(3)上开设有供雕塑底座嵌入的安装槽(4),所述基台(1)上设置有驱动安装块(3)滑动的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雕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台(1)侧部铰接有用于从侧部挡住雕塑的挡板(14),所述基台(1)上设置有在安装块(3)滑动时带动挡板(14)翻转的联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雕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丝杆(6),所述丝杆(6)与第一凹槽(2)底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6)竖直设置,所述安装块(3)螺纹连接在丝杆(6)上,所述基台(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杆(6)转动的驱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雕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用于插入地面上预设的插孔的插地杆(23),所述插地杆(23)与基台(1)滑动连接,所述插地杆(23)上沿垂直于插地杆(23)滑动方向的方向开设有通槽(25),所述基台(1)上开设有与通槽(25)相通的定位孔(26),所述通槽(25)内滑动连接有插杆(27),所述插杆(27)插入定位孔(2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雕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齿轮(18)和齿条(19),所述挡板(14)侧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龙孙福建张吉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森林景观雕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