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46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包括架体和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安装在架体的底部,架体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一个辅助平台,每个辅助平台的下方均设置有连接组件,每个连接组件均包括一个连接杆和U型板,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对应辅助平台的底部,连接杆远离辅助平台的一端处在U型板的内部且与U型板铰接,连接杆处在U型板内的部分位于U型板的下方,U型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架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在转弯时两侧不会与隧洞内壁发生干涉从而方便转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隧洞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
技术介绍
隧洞施工具有工作面狭窄、劳动条件差、工序多、干扰大等特点。在对隧洞的伸缩缝进行灌浆或修补时,由于隧洞的直径较大,因此往往会借助工作平台进行施工。授权公告号为CN102704952B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行式隧洞灌浆台车,包括架体、平台以及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安装在架体的底部且平台设置在架体的顶部。上述方案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平台在隧洞内部进行施工,但隧洞自身走向存在弧度且架体以及平台拼装后体积较大,因此在进行转弯时两侧可能会与隧洞的内壁发生干涉从而造成转弯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其具有在转弯时两侧不会与隧洞内壁发生干涉从而方便转弯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包括架体和行走组件,行走组件安装在架体的底部,架体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一个辅助平台,每个辅助平台的下方均设置有连接组件,每个连接组件均包括一个连接杆和U型板,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对应辅助平台的底部,连接杆远离辅助平台的一端处在U型板的内部且与U型板铰接,连接杆处在U型板内的部分位于U型板的下方,U型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架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隧洞内施工时,施工人员通过旋转辅助平台使其处在水平的状态,此时连接杆处在U型板内的部分的外壁抵在U型板的内壁上,由于连接杆处在U型板内的部分位于U型板的下方,因此当施工人员在辅助平台上,辅助平台在只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不会向下旋转,连接组件中的连接杆和U型板对辅助平台既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又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使得此时的辅助平台不会向下旋转,隧洞自身走向存在弧度且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拼装后体积较大,当对隧洞内某一阶段施工结束需要移动至下一位置时,施工人员可以对连接杆与U型板铰接的位置施加一个斜向上的力,同时向下转动辅助平台即可减小拼装后的体积,可以避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在进行转弯时两侧与隧洞内壁发生干涉从而造成转弯不便,此外,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还具有辅助平台收起以及打开限位的过程操作方便且连接组件制作成本低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辅助平台下方连接组件的数量不少于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辅助平台下方的连接组件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从而施工人员在对辅助平台打开使其处在水平的状态时,可以更好的起到支撑的作用,施工人员在辅助平台上施工时更加安全可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架体包括支架以及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支架两侧的支撑板,每个支撑板均连接有驱动组件,辅助平台铰接在支撑板远离支架的一侧且辅助平台下方的连接组件中的U型板铰接在支撑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驱动组件控制支架两侧支撑板在竖直方向的升降,进而可以改变支撑板以及辅助平台的高度位置,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设置有支撑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齿条以及滑块,滑块水平方向的截面为T形,支撑板在与滑块对应的位置处竖直开设有滑槽且滑槽水平方向的截面为T形,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轴、齿轮以及驱动电机,转动轴水平设置且转动连接在支撑板靠近齿条的一侧,齿轮固定在转动轴的外侧且与齿条相互啮合,转动轴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器且蜗轮蜗杆减速器连接在驱动电机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施工人员需要通过支撑板改变辅助平台的位置时,启动驱动电机使其带动转动轴以及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齿条啮合且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从而齿轮转动过程中支撑板会进行升降并且改变高度位置,蜗轮蜗杆减速器既可以将驱动电机对转动轴的输出转速调整至合适的转速,又可以在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后对支撑板起到限位的作用,又因为滑块与滑槽水平方向的截面为T形,从而滑块与滑槽既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又可以使支撑板在进行升降的过程中更加平稳,不会出现水平方向晃动的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平台上设置有稳定组件,稳定组件包括丝杆和转动套筒,辅助平台在远离架体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轴线与辅助平台的表面平行,丝杆的轴线与辅助平台的表面平行且丝杆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转动套筒转动连接在辅助平台远离架体的一侧,转动套筒与放置槽的轴线重合且转动套筒螺纹连接在丝杆的外侧,丝杆的外壁上开设有阻挡槽且阻挡槽的开设方向与丝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放置槽的内壁在远离架体的位置固定有阻挡块,阻挡块设置在阻挡槽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在打开辅助平台使其处于水平状态后,通过旋转转动套筒使丝杆处在放置槽外的部分增多并且丝杆的端部抵在隧洞内壁上,由于架体两侧均设置有稳定组件,当两个丝杆均抵在隧洞内壁上后,既可以对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其在施工时位置进行移动,又可以对两个辅助平台起到支撑的作用,施工人员在辅助平台上进行施工时更加安全、可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套筒的外壁上固定有操作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杆的设置使得施工人员在旋转转动套筒时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杆远离辅助平台的一端设置有顶块,顶块远离丝杆的侧面呈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块的设置可以增大丝杆与隧洞内壁的接触面积,又因为顶块远离丝杆的侧面呈弧形,因此顶块在与隧洞内壁接触时弧形面能够更好的与隧洞内壁之间相切,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架体进行限位以及对辅助平台进行支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块的弧形侧面设置有橡胶垫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通过旋转转动套筒使丝杆端部的顶块抵在隧洞内壁上,顶块顶紧后橡胶垫层受到挤压变形,变形后的橡胶垫层可以更好的抵在隧洞内壁上增大了接触面积。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隧洞内施工时,施工人员通过旋转辅助平台使其处在水平的状态,此时连接杆处在U型板内的部分的外壁抵在U型板的内壁上,由于连接杆处在U型板内的部分位于U型板的下方,因此当施工人员在辅助平台上,辅助平台在只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不会向下旋转,连接组件中的连接杆和U型板对辅助平台既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又起到了限位的作用使得此时的辅助平台不会向下旋转,隧洞自身走向存在弧度且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拼装后体积较大,当对隧洞内某一阶段施工结束需要移动至下一位置时,施工人员可以对连接杆与U型板铰接的位置施加一个斜向上的力,同时向下转动辅助平台即可减小拼装后的体积,可以避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在进行转弯时两侧与隧洞内壁发生干涉从而造成转弯不便,此外,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还具有辅助平台收起以及打开限位的过程操作方便且连接组件制作成本低的优点;2.当施工人员需要通过支撑板改变辅助平台的位置时,启动驱动电机使其带动转动轴以及齿轮转动,由于齿轮与齿条啮合且滑块与滑槽相互配合从而齿轮转动过程中支撑板会进行升降并且改变高度位置,蜗轮蜗杆减速器既可以将驱动电机对转动轴的输出转速调整至合适的转速,又可以在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后对支撑板起到限位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包括架体(1)和行走组件(3),行走组件(3)安装在架体(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架体(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一个辅助平台(4),每个辅助平台(4)的下方均设置有连接组件(5),每个连接组件(5)均包括一个连接杆(51)和U型板(52),连接杆(51)的一端铰接在对应辅助平台(4)的底部,连接杆(51)远离辅助平台(4)的一端处在U型板(52)的内部且与U型板(52)铰接,连接杆(51)处在U型板(52)内的部分位于U型板(52)的下方,U型板(52)远离连接杆(51)的一端铰接在架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17 CN 201921758609X1.一种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包括架体(1)和行走组件(3),行走组件(3)安装在架体(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架体(1)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一个辅助平台(4),每个辅助平台(4)的下方均设置有连接组件(5),每个连接组件(5)均包括一个连接杆(51)和U型板(52),连接杆(51)的一端铰接在对应辅助平台(4)的底部,连接杆(51)远离辅助平台(4)的一端处在U型板(52)的内部且与U型板(52)铰接,连接杆(51)处在U型板(52)内的部分位于U型板(52)的下方,U型板(52)远离连接杆(51)的一端铰接在架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辅助平台(4)下方连接组件(5)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包括支架(11)以及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在支架(11)两侧的支撑板(12),每个支撑板(12)均连接有驱动组件(2),辅助平台(4)铰接在支撑板(12)远离支架(11)的一侧且辅助平台(4)下方的连接组件(5)中的U型板(52)铰接在支撑板(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洞内施工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设置有支撑板(1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齿条(111)以及滑块(112),滑块(112)水平方向的截面为T形,支撑板(12)在与滑块(112)对应的位置处竖直开设有滑槽(121)且滑槽(121)水平方向的截面为T形,滑块(112)与滑槽(121)相互配合,驱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君艾超坤樊博王新春曹悦李建利李伟杨林许晓杰王礼峰肖玉超代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