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41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设施农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包括窖体,窖体的底部埋设在地面下,窖体上开设有储存腔,储存腔被挤压板分隔成多个隔腔,挤压板的顶端紧密焊接有把手,把手上栓接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搭接在辅助装置上,辅助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滑轮,窖体的左右两侧外壁上设接有滑动条,滑动条上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杆,滑动杆上栓接有防护棚。该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通过使用防护棚将窖体进行遮挡,使得窖体内堆放秸秆与外界隔离,通过在滑轮上拉动拉绳可使拉绳带动挤压板将堆放在窖体内的蓬松秸秆挤压到隔腔内,腾出储存腔的空间,以便继续堆放秸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设施农业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生物质能源是设施农业的重要能源形式,在生物质能源中,秸秆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质循环能源。现有的秸秆通常堆放在露天或者简易的遮雨棚内,使得秸秆与外界接触,并使秸秆容易被意外点燃而造成火灾,同时由于秸秆在堆放时较为蓬松,使得秸秆堆放需要占用大量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某种或某些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包括窖体,所述窖体的底部埋设在地面下,所述窖体上开设有顶端呈开放状的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内铰接有若干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将所述储存腔分隔成多个隔腔,所述挤压板的顶端紧密焊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上栓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搭接在辅助装置上,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紧密焊接在所述窖体顶端的固定板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滑轮,所述窖体的左右两侧外壁上紧密焊接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上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栓接有防护棚。作为优选,所述窖体前端的底部位置处设有斜行底板,所述斜行底板的顶端位于地面以上。作为优选,所述挤压板底端的左右两侧拐角处均紧密焊接有铰轴,所述铰轴伸入到所述窖体的内壁中。作为优选,当在所述滑轮上拉动所述拉绳时,所述拉绳通过所述把手带动所述挤压板绕所述铰轴转动。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杆折弯成倒U型结构,所述滑动杆的首末两端均安装有滚轮。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条的侧端处开设有用于对所述滚轮起导向作用的滑动槽,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滑动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通过将富余秸秆堆放在半掩埋在地下的窖体内,并使用防护棚将窖体进行遮挡,使得秸秆的堆放与外界隔离,防止因秸秆被意外点燃而造成火灾;2.该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通过设置的多个铰接在窖体内的挤压板并在窖体上设置有辅助装置,使得窖体内堆放有秸秆后,在滑轮上拉动拉绳可使拉绳带动挤压板将堆放在窖体内的蓬松秸秆挤压到隔腔内,腾出储存腔的空间,以便继续堆放秸秆。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滑动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滑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挤压板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挤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中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窖体;11、储存腔;111、隔腔;12、斜行底板;13、滑动条;131、滑动槽;2、挤压板;21、铰轴;22、把手;23、拉绳;3、辅助装置;31、固定板;32、滑轮;4、防护棚;41、滑动杆;42、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窖体1,窖体1的底部埋设在地面下,窖体1上开设有顶端呈开放状的储存腔11,窖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上紧密焊接有滑动条13,滑动条13上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杆41,滑动杆41上栓接有防护棚4,使秸秆堆放在储存腔11内后被防护棚4与外界隔离,防止外界火源与秸秆接触导致秸秆被意外点燃,同时由于窖体1的大部分埋设在地下,使得窖体1整体结构更具美观性。本实施例中,滑动杆41折弯成倒U型结构,滑动杆41的首末两端均安装有滚轮42,滚轮42的滚轴紧密焊接在滑动杆41上。滑动槽131的侧端处开设有用于对滚轮42起导向作用的滑动槽131,滚轮42位于滑动槽131内,使滑动杆41能够通过滚轮42沿滑动槽131进行滑动,当全部滑动杆41上的滚轮42依次进入到滑动槽131内并使滑动杆41在滑动条13上铺开时,滑动杆41带动防护棚4展开并将窖体1的顶端遮挡,从而使使窖体1内堆放的秸秆被隔离。具体的,窖体1前端的底部位置处设有斜行底板12,使得在能够沿斜行底板12将秸秆堆从窖体1内拖出,以便将秸秆从窖体1内取出,斜行底板12的顶端位于地面以上,防止雨天时,雨水倒灌入窖体1内将秸秆打湿。此外,为了增加窖体1内空间的利用率,如图4-图6所示,储存腔11内铰接有若干挤压板2,当窖体1内没有堆放秸秆时,挤压板2均向前倾倒,以便于将秸秆堆放到储存腔11中,挤压板2将储存腔11分隔成多个隔腔111,挤压板2的顶端紧密焊接有把手22,把手22上栓接有拉绳23,拉绳23的另一端搭接在辅助装置3上,辅助装置3包括紧密焊接在窖体1顶端的固定板31和安装在固定板31上的滑轮32。具体的,挤压板2底端的左右两侧拐角处均紧密焊接有铰轴21,铰轴21伸入到窖体1的内壁中,当在滑轮32上拉动拉绳23时,拉绳23通过把手22带动挤压板2绕铰轴21转动。值得说明的是,当储存腔11后端被堆满秸秆时,拉动位于最后端挤压板2上的拉绳23末端使拉绳23在滑轮32的辅助下拉动把手22使拉绳23带动挤压板2树立并将堆放的蓬松秸秆挤压到隔腔111内,接着继续堆放秸秆并接着拉动下一个挤压板2上的拉绳23从而对秸秆继续挤压,当最后一个挤压板2对秸秆也进行了挤压后,继续将斜行底板12处的储存腔11进行秸秆的堆放,使秸秆将整个储存腔11堆满。本实施例的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在堆放秸秆时,首先将秸秆从储存腔11后端进行堆放,当储存腔11后端被堆满时,拉动位于最后端挤压板2上的拉绳23末端使拉绳23在滑轮32的辅助下拉动把手22使拉绳23带动挤压板2树立并将堆放的蓬松秸秆挤压到隔腔111内,然后继续堆放秸秆并在秸秆堆放后拉动下一个挤压板2上的拉绳23对秸秆继续挤压,当最后一个挤压板2对秸秆也进行了挤压后,继续将斜行底板12处的储存腔11进行秸秆的堆放,使秸秆将整个储存腔11堆满,最后在秸秆堆放完毕后,将全部滑动杆41上的滚轮42依次进入到滑动槽131内并使滑动杆41在滑动条13上铺开,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包括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窖体(1)的底部埋设在地面下,所述窖体(1)上开设有顶端呈开放状的储存腔(11),所述储存腔(11)内铰接有若干挤压板(2),所述挤压板(2)将所述储存腔(11)分隔成多个隔腔(111),所述挤压板(2)的顶端紧密焊接有把手(22),所述把手(22)上栓接有拉绳(23),所述拉绳(23)的另一端搭接在辅助装置(3)上,所述辅助装置(3)包括紧密焊接在所述窖体(1)顶端的固定板(31)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1)上的滑轮(32),所述窖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上紧密焊接有滑动条(13),所述滑动条(13)上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杆(41),所述滑动杆(41)上栓接有防护棚(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包括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窖体(1)的底部埋设在地面下,所述窖体(1)上开设有顶端呈开放状的储存腔(11),所述储存腔(11)内铰接有若干挤压板(2),所述挤压板(2)将所述储存腔(11)分隔成多个隔腔(111),所述挤压板(2)的顶端紧密焊接有把手(22),所述把手(22)上栓接有拉绳(23),所述拉绳(23)的另一端搭接在辅助装置(3)上,所述辅助装置(3)包括紧密焊接在所述窖体(1)顶端的固定板(31)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1)上的滑轮(32),所述窖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上紧密焊接有滑动条(13),所述滑动条(13)上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动杆(41),所述滑动杆(41)上栓接有防护棚(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农业与生物质循环能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窖体(1)前端的底部位置处设有斜行底板(12),所述斜行底板(12)的顶端位于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光杜淑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胶澳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