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志强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22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包括梯笼,所述梯笼内转动连接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内设有限位弹簧槽,所述限位弹簧槽内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条,所述防护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梯笼内开设有供限位块卡入的定位孔,所述梯笼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绕网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防护门和梯笼之间的连接稳定,避免了防护门非正常情况下的打开带来的安全隐患,并对梯笼内部的人或者货物形成一层保护,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建筑安全升降机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
本技术涉及升降机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
技术介绍
当前在建筑的施工安全问题频繁出现,在建筑主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与施工电梯结合,施工电梯即施工升降机的导轨架通过支架与在建筑的主体结构连接固定,施工电梯在建筑施工中做垂直运输使用,是运载人员和物料的人货两用电梯,由于附着在建筑主体的外侧,所以亦称外用电梯。近几年,高层建筑施工电梯使用越来越普遍,但由于产品安全性能与一般载人电梯有一定差距,施工现场工作环境较差,致使设备经常存在安全隐患。而对于施工电梯而言,是施工现场唯一能载人的垂直运输设备,安全管理不得当可能造成梯笼(亦称轿厢)坠落,发生群死群伤的事故,目前的多数施工升降机采用单绳即一根吊绳吊拉升降,一旦这根吊绳断裂,后果不堪设想,升降机一般都设有额定载重量,但升降机都不设超载保护自动系统,极易超载过重而导致吊绳断裂而坠落。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6126577U)公开了用于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升降机解决了上述问题,然而该专利存在以下问题:1、该设备中梯笼和防护门之间的连接不稳定,容易造成安全隐患;2、当升降机运行的过程,如果防护门非正常情况下打开,其梯笼内未设有保护措施,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或者货物掉落等事故的发生,安全性较低,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升降机中梯笼和防护门之间的连接不稳定,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当升降机运行的过程,如果防护门非正常情况下打开,其梯笼内未设有保护措施,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或者货物掉落等事故的发生,安全性较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包括梯笼,所述梯笼内转动连接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内设有限位弹簧槽,所述限位弹簧槽内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条,所述防护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梯笼内开设有供限位块卡入的定位孔,所述梯笼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绕网辊,所述绕网辊上缠绕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梯笼内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杆与定位柱插接,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梯笼内设有供齿轮使用的转动槽,所述梯笼内设有复位弹簧槽,所述复位弹簧槽内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门内开设有两个推拉槽,所述推拉槽内滑动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底部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推拉槽内转动连接有连接盖。优选的,所述梯笼内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固定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一侧与齿条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槽内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块内贯穿开设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优选的,所述连接盖内插接有定位条,所述防护门内设有供定位条卡入的限位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防护门、连接盖、梯笼、定位条、限位块、限位弹簧和手柄的配合,使防护门和梯笼之间的连接稳定,提高了建筑安全升降机使用的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定位杆、定位柱、梯笼、防护网、绕网辊、齿轮、齿条、导向杆、复位弹簧和导向块的配合,避免了防护门非正常情况下的打开带来的安全隐患,并对梯笼内部的人或者货物形成一层保护,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建筑安全升降机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的防护门和梯笼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的梯笼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的梯笼的俯视结构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的定位柱和定位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护门、2连接盖、3梯笼、4定位条、5限位块、6限位弹簧、7手柄、8定位杆、9定位柱、10防护网、11绕网辊、12齿轮、13齿条、14导向杆、15导向块、16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5,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包括梯笼3,梯笼3内转动连接有防护门1,防护门1内设有限位弹簧槽,限位弹簧槽内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弹簧6,限位弹簧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条,防护门1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5,防护门1内开设有两个推拉槽,其中一个推拉槽内转动连接有连接盖2,避免推拉槽被杂物堵住带来的不利影响,连接盖2内插接有定位条4,防护门1内设有供定位条4卡入的限位孔,提高了连接盖2和防护门1之间的连接稳定,推拉槽内滑动连接有手柄7,手柄7的底部与限位块5固定连接,便于操作人员的施力。限位块5与连接条固定连接,梯笼3内开设有供限位块5卡入的定位孔,梯笼3内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上固定安装有绕网辊11,绕网辊11上缠绕有防护网10,防护网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杆8,梯笼3内固定安装有定位柱9,定位杆8与定位柱9插接,转杆上固定安装有齿轮12,梯笼3内设有供齿轮12使用的转动槽,梯笼3内设有复位弹簧槽,复位弹簧槽内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条13,齿条13与齿轮12啮合连接,梯笼3内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固定安装有导向块15,导向块15的一侧与齿条13固定连接,提高了齿条13和齿轮12之间的连接稳定,导向槽内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4,导向块15内贯穿开设有供导向杆14穿过的导向孔,可对齿条13的移动进行导向。工作原理:本技术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将定位条4从连接盖2内抽出并打开连接盖2,对手柄7施加拉力使与其固定连接的限位块5进行移动,限位块5的移动使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条进行移动,同时限位弹簧6进行拉伸,当限位块5从梯笼3内抽出后对手柄7施加拉力将防护门1打开并进入梯笼3内部,然后将防护门1关闭,并取消对手柄7施加的拉力使限位块5卡入梯笼3内,再对定位柱9施加拉力使与其固定连接的防护网10从绕网辊11内抽出,防护网10从绕网辊11内抽出的同时使齿轮12进行转动,齿轮12的转动使与其啮合连接的齿条13进行移动,齿条13移动的同时齿轮12进行拉伸,将定位杆8插入定位柱9内,即可完成防护网10的固定,最后控制升降机进行升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包括梯笼(3),所述梯笼(3)内转动连接有防护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1)内设有限位弹簧槽,所述限位弹簧槽内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弹簧(6),所述限位弹簧(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条,所述防护门(1)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与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梯笼(3)内开设有供限位块(5)卡入的定位孔,所述梯笼(3)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绕网辊(11),所述绕网辊(11)上缠绕有防护网(10),所述防护网(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杆(8),所述梯笼(3)内固定安装有定位柱(9),所述定位杆(8)与定位柱(9)插接,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齿轮(12),所述梯笼(3)内设有供齿轮(12)使用的转动槽,所述梯笼(3)内设有复位弹簧槽,所述复位弹簧槽内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条(13),所述齿条(13)与齿轮(12)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安全升降机,包括梯笼(3),所述梯笼(3)内转动连接有防护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1)内设有限位弹簧槽,所述限位弹簧槽内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弹簧(6),所述限位弹簧(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条,所述防护门(1)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与连接条固定连接,所述梯笼(3)内开设有供限位块(5)卡入的定位孔,所述梯笼(3)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绕网辊(11),所述绕网辊(11)上缠绕有防护网(10),所述防护网(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杆(8),所述梯笼(3)内固定安装有定位柱(9),所述定位杆(8)与定位柱(9)插接,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齿轮(12),所述梯笼(3)内设有供齿轮(12)使用的转动槽,所述梯笼(3)内设有复位弹簧槽,所述复位弹簧槽内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条(13),所述齿条(13)与齿轮(12)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志强刘永娟
申请(专利权)人:倪志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