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家弘专利>正文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189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包括输送管、机架和加料斗,所述输送管的上端设置有下料管,所述输送管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机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形成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内底面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的上端旋合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U”型槽滑动配合,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与输送管的外表面相紧压;通过设计蜗轮和蜗杆,转动蜗杆即可控制输送管绕转轴转动,使得输送管的下料管高度发生改变,调节结束后即可自动锁定,操作简单,控制方便,下料管所在的一端远离转轴,因此调节幅度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自动送料机
,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
技术介绍
投料机是各种物料自动化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投料设备,根据原料的大小形状以及状态可分为螺旋式、传送带式和管式等多种类型,其中螺旋式投料设备具有输送效率高,密封性好,粉尘污染较小的优点。现有的机械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存在螺旋式投料设备的螺旋输送管一般是与机架焊接固定的,不能够转动,投料装置的高度调节是通过调节机架来实现,操作麻烦,且高度调节范围较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机械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存在螺旋式投料设备的螺旋输送管一般是与机架焊接固定的,不能够转动,投料装置的高度调节是通过调节机架来实现,操作麻烦,且高度调节范围较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包括输送管、机架和加料斗,所述输送管的上端设置有下料管,所述输送管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包括输送管(1)、机架(5)和加料斗(9),所述输送管(1)的上端设置有下料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机架(5)转动连接,所述机架(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板(12),两个固定板(12)之间形成有“U”型槽(13),所述“U”型槽(13)的内底面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内螺纹筒(14),所述内螺纹筒(14)的上端旋合设置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块(17),所述支撑块(17)与“U”型槽(13)滑动配合,所述支撑块(17)的上表面与输送管(1)的外表面相紧压,所述内螺纹筒(14)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蜗轮(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投料装置,包括输送管(1)、机架(5)和加料斗(9),所述输送管(1)的上端设置有下料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的下端通过转轴与机架(5)转动连接,所述机架(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两个固定板(12),两个固定板(12)之间形成有“U”型槽(13),所述“U”型槽(13)的内底面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内螺纹筒(14),所述内螺纹筒(14)的上端旋合设置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块(17),所述支撑块(17)与“U”型槽(13)滑动配合,所述支撑块(17)的上表面与输送管(1)的外表面相紧压,所述内螺纹筒(14)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蜗轮(15),所述“U”型槽(13)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蜗杆(18),所述蜗轮(15)与蜗杆(18)相配合;所述下料管(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伸缩软管(3),所述伸缩软管(3)的外表面下端设置有固定环,且下料管(2)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定滑轮(11),输送管(1)的外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绕线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弘
申请(专利权)人:陈家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