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18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涉及自动化上料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自动化上料装置虽可以做到根据时间进行下料,但是要是对于下料的重量进行更深层次的限定时候,就显得较为缺乏的问题。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上料端口,所述上料端口上方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金属支杆,且第一金属支杆设置有两个,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柱脚杆,且柱脚杆设置有四个,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料管道,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通过五角螺栓与上料装置第一主体螺纹连接,且五角螺栓设置有若干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上料机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上料机专为塑料及粉体生产加工行业设计制造,本机与物料接触部分主要采用不锈钢制作,可与各种规格挤出机,高速混合机,塑料搅拌机配套使用,广泛适用于各类粉状,粒状,回收破碎等物料的上(送)料用途,自动上料机是国内较为先进,理想的粉状物料,粉粒混合物料的真空输送设备。能自动地将各种物料输送到包装机,注塑机,粉碎机等设备的料斗中,也能直接把混合的物料输送到混合机(如V型混合机,二维混合机,三维混合机等)中,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解决了加料时粉尘外溢等问题,真空上料机由真空泵(无油,无水),不锈钢吸料嘴,输送软管,PE过滤器(或316不锈钢过滤器),压缩空气反吹装置,气动放料门装置,真空料斗和料位自动控制装置等组成。但是,现有的自动化上料装置虽可以做到根据时间进行下料,但是要是对于下料的重量进行更深层次的限定时候,就显得较为缺乏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自动化上料装置虽可以做到根据时间进行下料,但是要是对于下料的重量进行更深层次的限定时候,就显得较为缺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第一主体,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上料端口,所述上料端口上方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金属支杆,且第一金属支杆设置有两个,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的下方设置有柱脚杆,且柱脚杆设置有四个,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料管道,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通过五角螺栓与上料装置第一主体螺纹连接,且五角螺栓设置有若干个。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支杆的上方设置有上料装置第二主体,所述上料装置第二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端口,所述进料端口和上料装置第二主体之间设置有缓冲垫层,所述上料装置第二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机构。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第二主体的一端设置有金属连接杆,所述金属连接杆的后端面设置有第二金属支杆,所述第二金属支杆通过第二旋转铰链与金属连接杆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金属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金属重块机构,所述金属连接杆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固块机构。优选的,所述上料装置第二主体的下端面设置有转动百叶,且转动百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百叶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旋转铰链。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转动百叶上端面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金属重块机构,且第一金属重块机构和两个转动百叶焊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上料装置第二主体和第二金属重块机构的设置,将进料的物料大于第二金属重块机构规定的重量的时候,上料装置第二主体就会降低,而第一旋转铰链、转动百叶和第一金属支杆的设置,上料装置第二主体通过第一金属支杆的支撑,将转动百叶通过第一旋转铰链进行转动,上料装置第二主体内部的物料便会进行卸料。2、通过第二金属重块机构的设置,将有效的对上料装置第二主体内部进行关闭,避免物料的遗留,起到保护的作用,而缓冲垫层的设置,在进行物料加入的时候,削弱冲击力带来的冲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料装置使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上料装置第一主体;2、柱脚杆;3、上料端口;4、第一金属支杆;5、观察窗口;6、五角螺栓;7、下料管道;8、上料装置第二主体;9、第一腔体;10、第一旋转铰链;11、转动百叶;12、第一金属重块机构;13、进料端口;14、缓冲垫层;15、第二腔体;16、过滤网机构;101、第二金属支杆;102、金属支杆基座;103、金属连接杆;104、第二旋转铰链;105、加固块机构;106、第二金属重块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上料端口3,上料端口3上方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金属支杆4,且第一金属支杆4设置有两个,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柱脚杆2,且柱脚杆2设置有四个,柱脚杆2起到固定的效果,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料管道7,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口5,观察窗口5通过五角螺栓6与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螺纹连接,且五角螺栓6设置有若干个,五角螺栓6让安装和拆卸都较为的便捷。进一步,两个第一金属支杆4的上方设置有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端口13,进料端口13和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之间设置有缓冲垫层14,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腔体15,第二腔体1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机构16,过滤网机构16有效的防止异物的进入导致设备的损坏。进一步,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的一端设置有金属连接杆103,金属连接杆103的后端面设置有第二金属支杆101,第二金属支杆101通过第二旋转铰链104与金属连接杆103转动连接,第二旋转铰链104对转动有着便捷的效果。进一步,金属连接杆10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金属重块机构106,金属连接杆103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固块机构105,加固块机构105让连接更加的稳固。进一步,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的下端面设置有转动百叶11,且转动百叶11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动百叶11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旋转铰链10,第一旋转铰链10对转动有着便捷的作用。进一步,两个转动百叶11上端面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金属重块机构12,且第一金属重块机构12和两个转动百叶11焊接连接,第一金属重块机构12可以最大化的避免转动百叶11的转动,从而起到保护物料防止遗漏,只而转动百叶11只会因外部的力量进行转动。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向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进行下料,当重量大于第二金属重块机构106的时候,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便会向下降落,而在上料端口3上方设置的第一金属支杆4将转动百叶11顶住进行转动,通过转动百叶11的打开,从而将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内部的物料进行卸下,而进料端口13和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之间设置的缓冲垫层14可以最大化的削弱下料的时候,冲击力带来的冲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上料端口(3),所述上料端口(3)上方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金属支杆(4),且第一金属支杆(4)设置有两个,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柱脚杆(2),且柱脚杆(2)设置有四个,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料管道(7),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口(5),所述观察窗口(5)通过五角螺栓(6)与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螺纹连接,且五角螺栓(6)设置有若干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的上端面设置有上料端口(3),所述上料端口(3)上方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金属支杆(4),且第一金属支杆(4)设置有两个,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柱脚杆(2),且柱脚杆(2)设置有四个,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的下端面设置有下料管道(7),所述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观察窗口(5),所述观察窗口(5)通过五角螺栓(6)与上料装置第一主体(1)螺纹连接,且五角螺栓(6)设置有若干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金属支杆(4)的上方设置有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所述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的上端面设置有进料端口(13),所述进料端口(13)和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之间设置有缓冲垫层(14),所述上料装置第二主体(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腔体(15),所述第二腔体(15)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机构(16)。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