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龙舟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121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龙舟桨架,包括顶架、设置在所述顶架下方的底架以及两个侧面架;所述顶架包括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顶杆,两个所述顶杆之间水平设置设有多个悬挂架,各所述悬挂架包括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长杆,其中两个所述长杆上分别套设有一个设有上紧固螺钉的上滑动套管,两个所述上滑动套管的上端共同连接有一个两端分别与各所述顶杆的两端平行对齐的上固定杆;各所述顶杆的下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侧面架,各所述侧面架包括分别竖直连接在对应的所述顶杆两端的两个支撑杆;所述底架包括两个水平对称设置在两所述侧面架之间的底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龙舟桨存放和运输,且龙舟桨存放数量大,占用空间小,龙舟桨运输过程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龙舟桨架
本技术涉及体育器材存放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龙舟桨架。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龙舟队伍因为队伍训练需要用到很多龙舟桨,大多数队伍会将所有龙舟桨堆在一个角落里,或者使用大麻袋直接装袋,再或一字排开靠在墙壁上,龙舟桨使用后存放若不先进行晾干,堆积在一起容易发霉导致变质,一字排开往往会占用很大空间或者空间不够使用;龙舟桨平时训练或者比赛时使用往往需要先从存放地点车辆运输到场地,在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道路颠簸或者车辆转弯导致的龙舟桨之间的磕碰,使得龙舟桨表面的涂层刮伤,从而造成龙舟桨的损坏。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龙舟桨存放、运输,且龙舟桨存放数量大,占用空间小,龙舟桨运输过程不易损坏的龙舟桨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龙舟桨架,包括顶架、设置在所述顶架下方的底架以及两个用于连接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的侧面架;所述顶架包括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顶杆,多个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顶杆之间的用于悬挂龙舟桨的悬挂架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龙舟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架、设置在所述顶架下方的底架以及两个用于连接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的侧面架;/n所述顶架包括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顶杆,多个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顶杆之间的用于悬挂龙舟桨的悬挂架以及用于固定龙舟桨的桨把的上固定装置,各所述悬挂架包括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长杆,各所述悬挂架的两个长杆之间的距离大于龙舟桨的桨杆直径且小于桨把长度,各相邻所述悬挂架之间的距离大于龙舟桨的桨叶的宽度,使得各相邻所述悬挂架之间形成可供桨叶放置的间隙,各所述长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顶杆上,上固定装置包括两个上滑动套管,两个所述上滑动套管分别设置在其中两个所述长杆上并可相对对应的所述长杆滑动,两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舟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架、设置在所述顶架下方的底架以及两个用于连接所述底架和所述顶架的侧面架;
所述顶架包括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顶杆,多个水平设置在两个所述顶杆之间的用于悬挂龙舟桨的悬挂架以及用于固定龙舟桨的桨把的上固定装置,各所述悬挂架包括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长杆,各所述悬挂架的两个长杆之间的距离大于龙舟桨的桨杆直径且小于桨把长度,各相邻所述悬挂架之间的距离大于龙舟桨的桨叶的宽度,使得各相邻所述悬挂架之间形成可供桨叶放置的间隙,各所述长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顶杆上,上固定装置包括两个上滑动套管,两个所述上滑动套管分别设置在其中两个所述长杆上并可相对对应的所述长杆滑动,两个所述上滑动套管上分别安装有一个将所述上滑动套管锁紧在对应的所述长杆上的上紧固螺钉,两个所述上滑动套管的顶部共同连接有一个与所述顶杆平行的用于固定桨把的上固定杆,所述上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各所述顶杆的两端一一对齐;
各所述顶杆的底部分别连接一个所述侧面架,两个所述侧面架对称设置,各所述侧面架包括两个顶部分别竖直连接在对应的所述顶杆两端的支撑杆;
所述底架包括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底杆,两个所述底杆与各所述长杆相互平行,各所述底杆分别设置在两所述侧面架之间且各所述底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龙舟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还包括下固定装置,所述下固定装置包括两个下滑动套管,两所述下滑动套管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底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嘉锡胡国鹏隋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