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F-50全自动内加热封尾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1008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GF‑50全自动内加热封尾机,包括支撑筒和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于所述支撑筒顶端,所述支撑筒内部转动设置有支撑所述操作台旋转的转轴,所述操作台顶面环绕设置有多个容置孔,且多个容置孔内均设置有灌注管,所述操作台上方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筒外侧设置有矩形框状机架,该机架内顶部固定有带动支撑盘升降的升降气缸。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注液管与封尾组件之间添加一道调整工序,通过调整组件上的两组压辊对灌注管的管口由上而下进行滚动挤压,从而对灌注管端口位置注液过程存留的护理液进行向下推移,便于在后续热合过程中确保管尾的牢固性,防止产品被挤压出管口,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F-50全自动内加热封尾机
本技术涉及凝胶护理液灌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GF-50全自动内加热封尾机。
技术介绍
凝胶护理液能有效杀灭体表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致病菌,因此在身体保养领域具有广阔前景,凝胶护理产品需要灌装封尾,灌装封尾过程虽然不能决定护理液内在质量,但良好的包装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方便携带、运输。随着工业产品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更新换代,相应地对包装质量和包装形象要求更高。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凝胶护理液是通过注液管将产品注射到灌注管,而后通过加热技术将塑料软管端口两边高压熔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护理液管尾结构的封闭,现有的封尾机在灌注护理液后直接进行热压熔合,部分粘附存留在管口的护理液被两组平行靠近的压块挤压扩散,造成管尾封装位置熔合不够牢固,且造成产品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GF-50全自动内加热封尾机,在灌注与熔合工序之间添加一道调整工序,通过调整组件上的两组压辊对管口由上而下进行滚动挤压,从而对灌注管端口位置存留的护理液进行向下推移,便于在后续热合过程中确保管尾的牢固性,防止产品被挤压出管口,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GF-50全自动内加热封尾机,包括支撑筒和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于所述支撑筒顶端,所述支撑筒内部转动设置有支撑所述操作台旋转的转轴,所述操作台顶面环绕设置有多个容置孔,且多个容置孔内均设置有灌注管,所述操作台上方设置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筒外侧设置有矩形框状机架,该机架内顶部固定有带动支撑盘升降的升降气缸,所述支撑盘上设置有调整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包括一开口朝下的U形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靠近支撑盘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撑盘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安装架内部两侧竖向铰接有两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底端转动设置有压辊,两组所述压辊相贴紧,且所述定位杆外侧的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套接有向内侧挤压所述定位杆的扭簧。采用上述一种GF-50全自动内加热封尾机,在使用时,当所述操作台支撑灌注管转动到所述调整组件正下方时,通过所述升降气缸带动所述支撑盘下移,从而通过所述支撑盘带动所述调整组件整体下移,所述定位杆端部的所述压辊逐渐下移且接触到所述灌注管端口,通过两组压辊分别对灌注管端口两侧进行挤压,以推动所述灌注管端口位置内侧粘附的凝胶护理液进行下移,以完成灌注管端口熔合操作前的清理过程。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筒顶端的所述转轴外侧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支撑筒外侧固定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作为优选,所述操作台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外侧边沿与所述操作台外圆周侧相平齐,且所述底板上对应多个所述容置孔设置有多个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直径小于所述灌注管直径。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筒远离所述电动机一侧的所述机架上固定有出料气缸,所述出料气缸顶端设置有顶料杆,所述顶料杆顶端延伸到所述引导孔内,且所述顶料杆与所述引导孔间隙配合。作为优选,所述调整组件前方的所述支撑盘外圆周上设置有封尾组件,所述封尾组件包括两组对称分布的L形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外侧纵向设置有压紧气缸,所述压紧气缸伸缩端贯穿所述连接架,且两组所述压紧气缸伸缩端均设置有加热片,两组所述加热片对称分布于所述容置孔前后两侧。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盘背部与所述调整组件对称设置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固定于所述支撑盘外圆周侧,且所述注液管底端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直径小于所述灌注管内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注液管与封尾组件之间添加一道调整工序,通过调整组件上的两组压辊对灌注管的管口由上而下进行滚动挤压,从而对灌注管端口位置注液过程存留的护理液进行向下推移,便于在后续热合过程中确保管尾的牢固性,防止产品被挤压出管口,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内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支撑盘的俯视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调整组件的后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连接架的俯视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筒;101、转轴;101a、从动齿轮;102、电动机;102a、驱动齿轮;2、操作台;201、容置孔;202、底板;202a、引导孔;3、调整组件;301、安装架;302、固定板;303、定位杆;303a、压辊;304、转动座;304a、扭簧;305、限位块;4、机架;5、支撑盘;501、升降气缸;6、封尾组件;601、连接架;602、压紧气缸;603、加热片;7、灌注管;8、注液管;801、喷头;9、出料气缸;901、顶料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GF-50全自动内加热封尾机,包括支撑筒1和操作台2,操作台2设置于支撑筒1顶端,支撑筒1内部转动设置有支撑操作台2旋转的转轴101,操作台2顶面环绕设置有多个容置孔201,且多个容置孔201内均设置有灌注管7,灌注管7为铝塑管材质,该灌注管7外径小于容置孔201直径,操作台2上方设置有支撑盘5,支撑筒1外侧设置有矩形框状机架4,该机架4内顶部固定有带动支撑盘5升降的升降气缸501,支撑盘5上设置有调整组件3。调整组件3包括一开口朝下的U形安装架301,安装架301靠近支撑盘5一侧设置有固定板302,固定板302与支撑盘5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架301内部两侧竖向铰接有两组定位杆303,定位杆303底端转动设置有压辊303a,该压辊303a为硅胶材质,以防止压辊303a挤压灌注管7过程中对灌注管7造成损坏,两组压辊303a相贴紧,且定位杆303外侧的安装架301上设置有转动座304,转动座304上套接有向内侧挤压定位杆303的扭簧304a,且两组定位杆303之间的安装架301上设置有限位块305,以防止扭簧304a弹力过大而顶压定位杆303产生偏移,通过扭簧304a确保两组压辊303a处于贴紧状态,从而通过压辊303a对灌注管7端口进行向下方挤压清理。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支撑筒1顶端的转轴101外侧设置有从动齿轮101a,支撑筒1外侧固定有电动机102,电动机102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102a,驱动齿轮102a与从动齿轮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GF-50全自动内加热封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筒(1)和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设置于所述支撑筒(1)顶端,所述支撑筒(1)内部转动设置有支撑所述操作台(2)旋转的转轴(101),所述操作台(2)顶面环绕设置有多个容置孔(201),且多个容置孔(201)内均设置有灌注管(7),所述操作台(2)上方设置有支撑盘(5),所述支撑筒(1)外侧设置有矩形框状机架(4),该机架(4)内顶部固定有带动支撑盘(5)升降的升降气缸(501),所述支撑盘(5)上设置有调整组件(3);/n所述调整组件(3)包括一开口朝下的U形安装架(301),所述安装架(301)靠近支撑盘(5)一侧设置有固定板(302),所述固定板(302)与所述支撑盘(5)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安装架(301)内部两侧竖向铰接有两组定位杆(303),所述定位杆(303)底端转动设置有压辊(303a),两组所述压辊(303a)相贴紧,且所述定位杆(303)外侧的所述安装架(301)上设置有转动座(304),所述转动座(304)上套接有向内侧挤压所述定位杆(303)的扭簧(304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F-50全自动内加热封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筒(1)和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设置于所述支撑筒(1)顶端,所述支撑筒(1)内部转动设置有支撑所述操作台(2)旋转的转轴(101),所述操作台(2)顶面环绕设置有多个容置孔(201),且多个容置孔(201)内均设置有灌注管(7),所述操作台(2)上方设置有支撑盘(5),所述支撑筒(1)外侧设置有矩形框状机架(4),该机架(4)内顶部固定有带动支撑盘(5)升降的升降气缸(501),所述支撑盘(5)上设置有调整组件(3);
所述调整组件(3)包括一开口朝下的U形安装架(301),所述安装架(301)靠近支撑盘(5)一侧设置有固定板(302),所述固定板(302)与所述支撑盘(5)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安装架(301)内部两侧竖向铰接有两组定位杆(303),所述定位杆(303)底端转动设置有压辊(303a),两组所述压辊(303a)相贴紧,且所述定位杆(303)外侧的所述安装架(301)上设置有转动座(304),所述转动座(304)上套接有向内侧挤压所述定位杆(303)的扭簧(304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GF-50全自动内加热封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顶端的所述转轴(101)外侧设置有从动齿轮(101a),所述支撑筒(1)外侧固定有电动机(102),所述电动机(102)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102a),所述驱动齿轮(102a)与所述从动齿轮(101a)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GF-50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泽武高金刚高立谊
申请(专利权)人:通化科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