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隔热区的手术恒温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93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术用恒温毯,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隔热区的手术恒温毯,包括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下端面为铺设端面,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上端面为内胆面,所述铺设端面的下侧粘连有下侧隔热层,所述无纺布基层上侧设有粘连到内胆面上的上侧隔热层,所述上侧隔热层的上侧粘连有填充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无纺布基层的上下两侧设置隔热层,隔热层用于阻隔恒温毯的热量,避免传递到无纺布基层及下方的手术床体上,避免热量散失过快,影响恒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隔热区的手术恒温毯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用恒温毯,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隔热区的手术恒温毯。
技术介绍
手术恒温毯是在铺设在在手术床上,垫在病人体下的一种保温毯,由于病人手术过程中需要裸身,而手术室内温度较低,为避免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体温过低,用恒温毯保持病人体温,避免病人受凉加重病情,且恒温毯保持病人体温也有利于手术的进行,现有的恒温毯一般由多层普通的消毒无纺布粘连在一起组成,将无纺布毯直接铺设在手术床上,病人躺在无纺布上侧,这种只能让病人的体感温度不会较低,并不会对病人身体产生加热效果,且随着手术的进行,病人身体的热量仍然会流失,起不到保温效果。因此,开发一种新带有隔热区的手术恒温毯,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技术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技术。具体而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隔热区的手术恒温毯,以解决现有恒温毯保温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隔热区的手术恒温毯,包括无纺布基层,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下端面为铺设端面,所述无纺布基层的上端面为内胆面,所述铺设端面的下侧粘连有下侧隔热层,所述无纺布基层上侧设有粘连到内胆面上的上侧隔热层,所述上侧隔热层的上侧粘连有填充层,所述加热介质位于在填充层内的空腔中,所述填充层上侧覆盖粘连有外包覆层。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填充层的上端面及外包覆层均呈波浪状设置,所述波峰处的填充层与外包覆层之间设有温度显示层,所述温度显示层为温度变色材料。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加热介质为热风,所述填充层内的空腔为热风通道,另有温度传感器的探测端延伸至填充层的热风通道中,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路与设置在恒温毯外侧的热风发生器的温度调节装置相连。在本技术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恒温毯的四角处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延伸出恒温毯设置的固定片及缝制在固定片上的固定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无纺布基层的上下两侧设置隔热层,隔热层用于阻隔恒温毯的热量,避免传递到无纺布基层及下方的手术床体上,避免热量散失过快,影响恒温效果。(2)在填充层上设置温度显示层,温度显示层的颜色根据温度的高低可改变颜色,当温度升高后,温度显示层的颜色变深,由于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为昏迷状态,温度显示层的颜色可提升医生恒温毯的温度高低,避免由于温度过高造成病人烫伤。(3)填充层上端面及外包覆层均为波浪状设置,波浪状使外包覆层与病人身体之间不完全贴合,留有通气空隙,避免身体完全粘连到外包覆层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各层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无纺布基层,2、下侧隔热层,3、上侧隔热层,4、填充层,5、加热通道,6、温度显示层,7、温度传感器,8、固定片,9、固定绳,10、外包覆层,11、病人体温检测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3所示,一种带有隔热区的手术恒温毯,包括无纺布基层1,所述无纺布基层1由一层或多层无纺布压制组成,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布层,整个恒温毯在手术前铺设在手术床上,恒温毯可只铺设在病人的身体部分,头部的下侧无需铺设,且恒温毯可直接接触病人皮肤或在恒温毯的上侧再铺设防污层,以避免恒温毯脏污,所述恒温毯采用无纺布形式,可作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下端面为铺设端面,下端面铺设在床体上,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上端面为内胆面,内胆面与上侧层相连,所述铺设端面的下侧粘连有下侧隔热层2,所述下侧隔热层2为不透风式的密封层,可避免热量发散,并且手术床面的寒气无法渗透,所述无纺布基层1上侧设有粘连到内胆面上的上侧隔热层3,在无纺布基层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隔热层,可进一步避免无纺布基层1上方的热量向下透出,所述上侧隔热层3的上侧粘连有填充层4,所述填充层4为软性布层,所述加热介质位于在填充层4内的空腔中,所述加热介质为热风,所述填充层4由多层布体压制而成,两层布体之间设置用于通入热风的空腔,是为加热通道5,用于病人身体的加热,使病人更加舒适,热风通道5可根据加热部位的需要设置在填充层4的不同区域,所述填充层4上侧覆盖粘连有外包覆层10,所述外包覆层10用于接触病人,因此,可采用柔性布。所述填充层4的上端面及外包覆层10均呈波浪状设置,减少直接接触面积,有透气空间,避免粘连人体,所述波峰处的填充层4与外包覆层10之间设有温度显示层6,所述温度显示层6为温度变色材料,温度升高后,温度显示层6变为较深的红色,由于病人手术时大多处于昏迷状态,温度显示层6可提醒医生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病人。另有温度传感器7的温度探测端延伸至填充层4的加热通道5内,所述温度传感器7通过连接线路与设置在恒温毯外侧的热风发生器的温度调节装置相连,所述热风发生器为电热风器,电热风器内设置电热丝温度调节器,所述温度传感器7为市售的普通微型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7将检测到的温度传递给温度调节装置,可自动调节温度,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为普通的电热丝温度调节装置,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恒温毯的四角处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延伸出恒温毯设置的固定片8及缝制在固定片8上的固定绳9,通过固定绳9将恒温毯的四角固定在手术床的四个脚上,避免恒温毯移动。所述恒温毯一侧边缘处设置通过电连接线与温控器相连的病人体温检测端口11,所述病人体温检测端口11为插装端口,在手术过程中,置于病人体内的检测探头通过连接线插入病人体温检测端口11中,所述病人体温检测端口11为温度检测探头的转接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隔热区的手术恒温毯,包括无纺布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下端面为铺设端面,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上端面为内胆面,所述铺设端面的下侧粘连有下侧隔热层(2),所述无纺布基层(1)上侧设有粘连到内胆面上的上侧隔热层(3),所述上侧隔热层(3)的上侧粘连有填充层(4),加热介质位于在填充层(4)内的空腔中,所述填充层(4)上侧覆盖粘连有外包覆层(10);所述填充层(4)的上端面及外包覆层(10)均呈波浪状设置,波峰处的填充层(4)与外包覆层(10)之间设有温度显示层(6),所述温度显示层(6)为温度变色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隔热区的手术恒温毯,包括无纺布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下端面为铺设端面,所述无纺布基层(1)的上端面为内胆面,所述铺设端面的下侧粘连有下侧隔热层(2),所述无纺布基层(1)上侧设有粘连到内胆面上的上侧隔热层(3),所述上侧隔热层(3)的上侧粘连有填充层(4),加热介质位于在填充层(4)内的空腔中,所述填充层(4)上侧覆盖粘连有外包覆层(10);所述填充层(4)的上端面及外包覆层(10)均呈波浪状设置,波峰处的填充层(4)与外包覆层(10)之间设有温度显示层(6),所述温度显示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斌钟微余家康夏慧敏吕俊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