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933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包括基层,所述基层顶部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防水透气薄膜、防紫外线层、防静电层、阻燃涂层、抗氧化涂层,所述防水透气薄膜、防紫外线层、防静电层、阻燃涂层、抗氧化涂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基层底部设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包括保温层、防水透气纤维层、吸水棉层、纱布层,且所述保温层、防水透气纤维层、吸水棉层、纱布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基层两侧设有包覆边,且所述包覆边连接基层、防护层、吸汗层,该高弹性涤纶面料提高了涤纶面料的弹性,且提高了面料的吸汗性、保温性等,极大地提高了涤纶面料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属于涤纶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品位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服装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有用于制作男女裤装的紧身弹力面料会给人压迫感,穿着不适,并且穿过几次后,易失去弹性,整个服装变松垮,同时其舒适度及透气性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解决了涤纶面料易失去弹性与舒适度及透气性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包括基层,所述基层顶部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防水透气薄膜、防紫外线层、防静电层、阻燃涂层、抗氧化涂层,所述防水透气薄膜、防紫外线层、防静电层、阻燃涂层、抗氧化涂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基层底部设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包括保温层、防水透气纤维层、吸水棉层、纱布层,且所述保温层、防水透气纤维层、吸水棉层、纱布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基层两侧设有包覆边,且所述包覆边连接基层、防护层、吸汗层。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上设有穿插线,所述穿插线贯穿防水透气薄膜、防紫外线层、防静电层。进一步的,所述防静电层顶部设有凸起,所述阻燃涂层、抗氧化涂层上与凸起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基层由涤纶纤维相互缠绕而成,所述涤纶纤维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弹性条。进一步的,所述纱布层上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贯穿纱布层。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之间设有凹孔,且所述凹孔设于纱布层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基层,且基层由涤纶纤维相互缠绕而成,配合空腔及弹性条,使涤纶面料具备高弹性,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变得松垮;2、通过设置防护层,其内部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涤纶面料的防水性、抗紫外线性、防静电性等性能,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3、通过设置吸汗层,其结构有利于提高涤纶面料的吸汗性、透气性、保温性等,在保证透气性的同时减少热量的流失,避免人们受凉,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舒适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的防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的吸汗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的基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基层;2、防护层;3、防水透气薄膜;4、防紫外线层;5、防静电层;6、阻燃涂层;7、抗氧化涂层;8、吸汗层;9、保温层;10、防水透气纤维层;11、吸水棉层;12、纱布层;13、包覆边;14、穿插线;15、凸起;16、凹槽;17、涤纶纤维;18、空腔;19、弹性条;20、通孔;21、凹孔;22、耐磨涂层;23、耐磨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顶部设有防护层2,所述防护层2包括防水透气薄膜3、防紫外线层4、防静电层5、阻燃涂层6、抗氧化涂层7,所述防水透气薄膜3、防紫外线层4、防静电层5、阻燃涂层6、抗氧化涂层7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基层1底部设有吸汗层8,所述吸汗层8包括保温层9、防水透气纤维层10、吸水棉层11、纱布层12,且所述保温层9、防水透气纤维层10、吸水棉层11、纱布层1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基层1两侧设有包覆边13,且所述包覆边13连接基层1、防护层2、吸汗层8。更具体而言,所述防护层2上设有穿插线14,所述穿插线14贯穿防水透气薄膜3、防紫外线层4、防静电层5,所述防静电层5顶部设有凸起15,所述阻燃涂层6、抗氧化涂层7上与凸起15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16,所述基层1由涤纶纤维17相互缠绕而成,所述涤纶纤维17之间设有空腔18,所述空腔18内设有弹性条19,所述纱布层12上设有通孔20,且所述通孔20贯穿纱布层12,所述通孔20之间设有凹孔21,且所述凹孔21设于纱布层12底部。实施例2如图1所示,防护层2顶部设有耐磨涂层22,所述耐磨涂层22顶部设有耐磨凸起23,提高了涤纶面料的耐磨性能,有效的减少了涤纶面料在使用时磨损。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时,基层1由涤纶纤维17相互缠绕而成,配合空腔18及弹性条19,使涤纶面料具备高弹性,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变得松垮,防护层2其内部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涤纶面料的防水性、抗紫外线性、防静电性等性能,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吸汗层8其结构有利于提高涤纶面料的吸汗性、透气性、保温性等,在保证透气性的同时减少热量的流失,避免人们受凉,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舒适性。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顶部设有防护层(2),所述防护层(2)包括防水透气薄膜(3)、防紫外线层(4)、防静电层(5)、阻燃涂层(6)、抗氧化涂层(7),所述防水透气薄膜(3)、防紫外线层(4)、防静电层(5)、阻燃涂层(6)、抗氧化涂层(7)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基层(1)底部设有吸汗层(8),所述吸汗层(8)包括保温层(9)、防水透气纤维层(10)、吸水棉层(11)、纱布层(12),且所述保温层(9)、防水透气纤维层(10)、吸水棉层(11)、纱布层(1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基层(1)两侧设有包覆边(13),且所述包覆边(13)连接基层(1)、防护层(2)、吸汗层(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顶部设有防护层(2),所述防护层(2)包括防水透气薄膜(3)、防紫外线层(4)、防静电层(5)、阻燃涂层(6)、抗氧化涂层(7),所述防水透气薄膜(3)、防紫外线层(4)、防静电层(5)、阻燃涂层(6)、抗氧化涂层(7)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所述基层(1)底部设有吸汗层(8),所述吸汗层(8)包括保温层(9)、防水透气纤维层(10)、吸水棉层(11)、纱布层(12),且所述保温层(9)、防水透气纤维层(10)、吸水棉层(11)、纱布层(1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基层(1)两侧设有包覆边(13),且所述包覆边(13)连接基层(1)、防护层(2)、吸汗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2)上设有穿插线(14),所述穿插线(14)贯穿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森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璟浩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