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稳定的均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47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精细化学品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固定稳定的均质机,解决了均质机本体放置不稳定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固定稳定的均质机,包括有均质机本体,均质机本体下表面设有轮子,轮子通过夹板固定连接与均质机本体下表面,轮子包括前轮和后轮,夹板包括有前夹板和后夹板,还包括固定基座,固定基座包括有底板,底板上设有下限位机构,下限位机构包括有稳定轮子的前轮槽和后轮槽,使均质机本体放置更加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稳定的均质机
本技术涉及精细化学品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稳定的均质机。
技术介绍
高压均质机也称“高压流体纳米均质机”,它可以使悬浊液状态的物料在超高压作用下,高速流过具有特殊内部结构的容腔,使物料发生物理、化学、结构性质等一系列变化,最终达到均质的效果。公开号为CN207951327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均质设备的稳固装置,包括高压均质机、固定筒体、底板和滚轮,高压均质机设置于固定筒体的内侧中心,且高压均质机和固定筒体之间设置分为两层的压紧块,且每一层为两个以上的呈圆周状均匀排列的压紧块构成,压紧块与从外侧穿过固定筒体的压紧螺栓连接。同时,此技术通过滚轮能够实现高压均质机的移动,而且通过设置的支撑套筒能够在移动后提供一个稳固的支撑,大大的提高了高压均质机的使用灵活性。但是,此技术中的高压均质设备在完成移动后,在需要稳定固定高压均质机时,需要旋转支撑套筒向下调节,使其顶紧地面实现稳固支撑,但由于滚轮仍在地面上,可能会由于支撑不稳造成高压均质机的再次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稳定的均质机,使均质机放置更加稳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固定稳定的均质机,包括有均质机本体,所述均质机本体下表面设有轮子,所述轮子通过夹板固定连接与均质机本体下表面,所述轮子包括前轮和后轮,所述夹板包括有前夹板和后夹板,还包括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下限位机构,所述下限位机构包括有稳定轮子的前轮槽和后轮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固定稳定均质机本体时,只需将均质机本体推上固定基座,通过下限位机构和上限位机构的限制作用,将均质机本体固定在固定基座上,使均质机的放置更加稳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限位机构包括有位于底板上表面的前轮槽和后轮槽,所述前轮槽一旁还设有卡槽,两所述前轮背离的侧面上设有卡柱,所述前轮陷入前轮槽,所述后轮陷入后轮槽,所述卡柱卡入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均质机本体推上固定基座后,前轮陷入前轮槽内,后轮陷入后轮槽内,同时卡柱卡入卡槽内从而限制了均质机本体在固定基座上的位移,以固定均质机本体,使能够自动的固定均质机本体,固定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表面还设置有三个上限位机构,三个所述上限位机构位于底板的三个侧边所在位置设置,所述上限位机构包括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推板和安装板,所述推板上设有贯穿安装板的拉杆,所述拉杆位于推板与安装板之间的侧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抵压接触推板和安装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板通过弹簧的弹力紧贴于均质机本体的竖直侧面,从而进一步稳固均质机本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板设有抵压板,所述抵压板与推板之间通过上弹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均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然后通过抵压板和弹簧的配合对均质机本体迎合晃动,达到了减缓振动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轮槽上端呈斜面,所述后轮槽内设有下弹簧,所述下弹簧上表面固定有压块,所述压块与斜面抵压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均质机在推入固定基座且后轮在陷入后轮槽时,通过下弹簧的弹力进行缓冲,减小后轮在陷入后轮槽时产生的冲击力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限位机构还包括有与前轮槽和后轮槽连通的导轨,所述导轨贯穿底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均质机沿着导轨滑动,更易将前轮陷入前轮槽,后轮陷入后轮槽,使均质机本体的稳固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与两所述后轮槽连通的两导轨之间的距离不等于与两前轮槽连通的两导轨之间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均质机本体推上固定基座时,若前轮、后轮共用同一导轨,后轮首先进入导轨,则前轮槽会影响后轮向后轮槽的滚动,此时将前轮和后轮的导轨分开,则后轮不会因为前轮槽的影响顺利滚入后轮槽,使稳固均质机本体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上远离前轮槽和后轮槽的一端设有引导轨,所述引导轨宽度向外逐渐扩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均质机推上固定机构时,前轮、后轮不易直接对准导轨滚入,此时设置一个引导轨,使在将均质机推上固定机构时,前轮、后轮能够经过引导轨的引导顺利滚入导轨,使均质机本体推上固定基座更加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前轮陷入前轮槽,后轮陷入后轮槽将均质机本体固定于固定基座内,然后同时,前轮上的卡柱卡入卡槽内进一步的限制了均质机本体的位移。另外,在安装板上设置推板紧贴均质机本体,更进一步的限制了均质机本体的移动。使均质机本体的放置更加稳固,不会再一次的发生位移。附图说明图1为均质机本体安装于固定基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处体现轮子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体现轮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固定基座的剖面图;图5为图4在B处体现前轮槽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3在C处体现卡槽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上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均质机本体;11、轮子;111、前轮;112、后轮;12、夹板;121、前夹板;1211、卡柱;122、后夹板;2、固定基座;21、底板;211、下限位机构;2111、前轮槽;2111-1、柱形槽;2111-2、圆台形槽;2112、后轮槽;2113、限位块;2114、下弹簧;2115、压块;2116、限位条;2117、卡槽;2117-1、限位凸块;2118、限位滑槽;212、导轨;2121、前轮导轨;2122、后轮导轨;213、引导轨;22、安装板;221、上限位机构;2211、推板;2212、抵压板;2213、拉杆;2213-1、通孔;2214、弹簧;2215、上弹簧;3、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附图1,一种固定稳定的均质机,包括有均质机本体1和位于均质机本体1下方的固定基座2。其中,均质机本体1整体呈方体状,均质机本体1的下表面安装有轮子11,并且轮子11通过两竖直的夹板12固定于均质机本体1的下表面,即夹板12夹贴轮子11两侧并固定在均质机本体1下表面,其中轮子11分为两组,一组为前轮111,一组为后轮112,其数量分别为二。同样,夹板12分为两组,一组为前夹板121,一组为后夹板122,其数量分别为二。参见附图2,两前夹板121背离的两侧面上设有卡柱1211。并且参见附图3,两后轮112之间的距离不等于两前轮111之间的距离,此处两后轮112之间的距离小于两前轮111之间的距离。参见附图4,固定基座2包括有放置于地面的底板21,底板21上表面的三个边沿分别向上延伸出竖直的安装板22。其中,底板21呈方形的板状,底板21的上表面设有下限位机构211。下限位机构211包括有设置于底板21上表面的前轮槽2111和后轮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稳定的均质机,包括有均质机本体(1),所述均质机本体(1)下表面设有轮子(11),所述均质机本体(1)下表面还设有夹板(12),所述轮子(11)通过夹板(12)固定连接与均质机本体(1)下表面,所述轮子(11)包括前轮(111)和后轮(112),所述夹板(12)包括有前夹板(121)和后夹板(1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基座(2),所述固定基座(2)包括有底板(21),所述底板(21)上设有下限位机构(211),所述下限位机构(211)包括有供轮子(11)陷入的前轮槽(2111)和后轮槽(21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稳定的均质机,包括有均质机本体(1),所述均质机本体(1)下表面设有轮子(11),所述均质机本体(1)下表面还设有夹板(12),所述轮子(11)通过夹板(12)固定连接与均质机本体(1)下表面,所述轮子(11)包括前轮(111)和后轮(112),所述夹板(12)包括有前夹板(121)和后夹板(1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基座(2),所述固定基座(2)包括有底板(21),所述底板(21)上设有下限位机构(211),所述下限位机构(211)包括有供轮子(11)陷入的前轮槽(2111)和后轮槽(2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稳定的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槽(2111)和后轮槽(2112)位于底板(21)上表面,所述前轮槽(2111)一旁还设有卡槽(2117),两所述前轮(111)背离的侧面上设有卡柱(1211),所述前轮(111)陷入前轮槽(2111),所述后轮(112)陷入后轮槽(2112),所述卡柱(1211)卡入卡槽(21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稳定的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上表面还设置有三个上限位机构(221),三个所述上限位机构(221)位于底板(21)的三个侧边所在位置设置,所述上限位机构(221)包括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推板(2211)和安装板(22),所述推板(2211)上设有贯穿安装板(22)的拉杆(2213),所述拉杆(2213)位于推板(221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媛高守云邹立岩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开发区金宏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