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452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装置,包括含硫尾气管道、鼓风机、脱硫塔、第一循环设备、硫铵排出泵和料液槽,脱硫塔分别连接含硫尾气管道、硫铵排出泵、鼓风机和第一循环设备,还包括第二循环设备,第一循环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循环槽和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槽连接脱硫塔,第一循环泵延伸出至少三个循环管道连接脱硫塔,所述的循环管道上均设置有调节阀,其优点在于:一方面降低循环泵的使用数量和耗电量,从而降低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硫酸铵的转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装置。
技术介绍
含硫尾气为化工领域中常见的一种尾气,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水蒸气和灰尘。尾气若其直接排入大气,则会造成大气污染。现实中常常采用氨法脱硫的工艺进行脱硫处理。氨法脱硫是基于碱性脱硫剂(氨或者氨水)与酸性SO2发生化学反应形成(NH4)2SO4的过程。现有技术的氨法脱硫包括脱硫塔、鼓风机、循环泵、循环槽、硫铵排出泵和料液槽,循环泵和循环槽组成了第一循环设备连接于脱硫塔,使未充分反应的亚硫酸铵重新进入脱硫塔中继续反应,为了增强循环效果需要有三个或者三个循环管道连接循环槽,循环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第三循环泵等多个循环泵。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1、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循环管道分别配置循环泵,无论设备成本还是使用成本均较高;2、生成的硫酸铵仍然还有少量的亚硫酸铵,纯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设备成本且能够增强硫酸铵的转化率的新型氨法脱硫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装置,包括含硫尾气管道、鼓风机、脱硫塔、第一循环设备、硫铵排出泵和料液槽,脱硫塔分别连接含硫尾气管道、硫铵排出泵、鼓风机和第一循环设备,还包括第二循环设备,第一循环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循环槽和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槽连接脱硫塔,第一循环泵延伸出至少三个循环管道连接脱硫塔,所述的循环管道上均设置有调节阀。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一循环设备的进口管道连接脱硫塔的中部,第一循环设备的出口管道连接脱硫塔的上部。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第二循环设备包括第二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的进口管道连接脱硫塔的下部,第二循环泵的出口管道连接脱硫塔的中部。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循环管道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循环管道、第二循环管道和第三循环管道,调节阀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和第三调节阀,三个调节阀分别设置在三个循环管道上,调节阀可以对循环管道内的开闭程度进行调节,从而控制流量。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还设置有混合腔,所述的混合腔设置在鼓风机和脱硫塔之间,含硫尾气管道连接混合腔,鼓风机吹出的氧气和含硫烟气在混合腔中混合后排入到脱硫塔中。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料液槽连接硫酸铵固化设备,反应生成的液态硫酸铵经过固化形成固体形态。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硫铵排出泵设置在脱硫塔的下方。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循环管道为四个,调节阀为四个,四个调节阀分别设置在四个循环管道上。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硫酸铵固化设备连接有包装机,用于把固态的硫酸铵包装。本技术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脱硫塔还连接有除烟尘器。本技术的把现有技术中每个循环管道配备一个循环泵升级为多个循环管道公用一个循环泵,无论从循环泵设备数量上还是耗电量上都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在第一循环设备的基础上增加第二循环设备,对脱硫塔内的硫酸铵和亚硫酸铵的混合物进一步和氧气反应得到更加纯洁的硫酸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框图一;图2位本技术的连接框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原理:在本质上氨法脱硫工艺是采用NH3来吸收净化烟气的,包含着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以下将从物理化学原理方面对工艺各阶段加以分析。烟气中的SO2从烟气主体进入吸收液的过程是物理吸收和化学反应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SO2从气相进入液相而被捕获。氨法脱硫工艺中的化学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步骤:一、烟气中SO2溶解于水形成H2SO3。二、氨吸收剂溶解于水形成NH3·H2O。三、溶解于水形成的NH3·H2O与溶解于水形成的H2SO3进行化学反应形成(NH4)2SO3。四、形成的(NH4)2SO3在氧化空气的作用下氧化形成(NH4)2SO4氨法脱硫过程的总化学反应式可以综合表示为:SO2+H2O+XNH3=(NH4)xH2-xSO3(NH4)xH2-xSO3+1/2O2+(2-x)NH3=(NH4)2SO4虽然该综合反应式中列出了主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整个反应过程非常复杂,可以通过以下的一系列反应过程表示:A:脱硫塔中SO2的吸收A:脱硫塔中SO2的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溶于水并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B:亚硫酸同溶于水中的硫酸铵和亚硫酸铵反应H2SO3+(NH4)2SO4→NH4HSO4+NH4HSO3H2SO3+(NH4)2SO3→2NH4HSO3C:吸收剂氨的溶解NH3+H2O→NH4OH→NH4++OH-由于反应(4)的进行,可以不断提供中和用的碱度及反应用的铵离子。氨同溶于水中的亚硫酸、硫酸氢铵和亚硫酸氢铵起反应。D:中和吸收的SO2SO2极易与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亚硫酸盐。碱过剩时生成正盐;SO2过剩时形成酸式盐。SO2+NH4OH→NH4HSO3SO2+2NH4OH→(NH4)2SO3+H2O由于反应(5)、(6)的进行,可以使更多SO2可被吸收。E:(亚)硫酸(氢)铵氧化成硫酸(氢)铵亚硫酸盐不稳定,可被烟气及氧化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稳定的硫酸盐。2NH4HSO3+O2→2NH4HSO42(NH4)2SO3+O2→2(NH4)2SO4F:硫酸铵溶液浓缩后结晶析出硫酸铵固体硫酸铵+水→硫酸铵固体+水蒸汽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装置,包括含硫尾气管道1,用于通入二氧化硫、水蒸气和灰尘的混合气体;鼓风机2,一方面用于通入氧气,另一方面用于产生压力,使整个系统中的气体朝预设方向前进;脱硫塔3,脱硫塔3内部设置有反应容腔,多个化学反应在脱硫塔内进行,把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铵,并把灰尘和水蒸气排出;第一循环设备4,把未完全反应的硫酸铵和亚硫酸铵重新回流进入到脱硫塔顶部进一步反应;硫铵排出泵5,用于排出生成的硫酸铵溶液;料液槽6,暂时存放液态的硫酸铵;脱硫塔3分别连接含硫尾气管道1、硫铵排出泵5、鼓风机2和第一循环设备4,还包括第二循环设备7,第二循环设备7对硫酸铵和亚硫酸铵的混合物进一步提纯,达到可以直接进行商用的硫酸铵的浓度;第一循环设备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循环槽8和第一循环泵9,第一循环槽8连接脱硫塔3,第一循环泵9延伸出至少三个循环管道10连接脱硫塔3,循环管道10上均设置有调节阀11,替换了传统设备中每个循环管道10均设置有循环泵的情况,只需要一台循环泵,从而降低使用成本。本方案仅需一台大扬程大流量循环泵,以及三台调节阀即可实现现有方案多台循环泵的工艺要求,将介质送到不同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装置,包括含硫尾气管道、鼓风机、脱硫塔、第一循环设备、硫铵排出泵和料液槽,脱硫塔分别连接含硫尾气管道、硫铵排出泵、鼓风机和第一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循环设备,第一循环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循环槽和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槽连接脱硫塔,第一循环泵延伸出至少三个循环管道连接脱硫塔,所述的循环管道上均设置有调节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装置,包括含硫尾气管道、鼓风机、脱硫塔、第一循环设备、硫铵排出泵和料液槽,脱硫塔分别连接含硫尾气管道、硫铵排出泵、鼓风机和第一循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循环设备,第一循环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循环槽和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槽连接脱硫塔,第一循环泵延伸出至少三个循环管道连接脱硫塔,所述的循环管道上均设置有调节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循环设备的进口管道连接脱硫塔的中部,第一循环设备的出口管道连接脱硫塔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循环设备包括第二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的进口管道连接脱硫塔的下部,第二循环泵的出口管道连接脱硫塔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管道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循环管道、第二循环管道和第三循环管道,调节阀为三个,分别为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和第三调节阀,三个调节阀分别设置在三个循环管道上,调节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英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