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空气零损耗除水的整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44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零损耗除水的整体装置,包括筒体(1)、上封头(2)、内封头(3)、下封头(4)、进出气接管(5)、聚集器(6)、上排水管(7)、下排污管(8)、垂直筋板(9)和导水筋板(10);上封头(2)接设于筒体(1)顶部,下封头(4)接设于筒体(1)底部,内封头(3)向上设于筒体(1)内腔下部,聚集器(6)接设于下封头(4)底部;垂直筋板(9)下部左右两侧均接设有导水筋板(10),垂直筋板(9)左侧表面和右侧的导水筋板(10)上表面均设有燕尾槽(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的去除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分和杂质,分离后的液体通过疏水装置基本达到只排水不排气无损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空气零损耗除水的整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压缩空气除水装置。
技术介绍
压缩空气供气系统是修船厂重要能源之一,主要用于喷砂喷漆、特种涂装、等离子切割、气动卷扬机、气动工具等。众所周知,大气中含有腐蚀性的其他气体、水蒸气、碳氢化合物及固体颗粒,这些水分和杂质被压缩机吸入后,与压缩空气、残油、水蒸气等一起进入压缩空气管网系统使管路锈蚀,给工业企业造成相当大的难题。其压力、流量和含水量等主要指标是否能满足工艺要求,直接影响工厂的产品质量、交货周期、能源利用率、设备和相关工具的使用寿命。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压缩空气除水装置结构都比较复杂、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且水分和杂质去除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的压缩空气除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实用寿命长和免维护的压缩空气零损耗除水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空气零损耗除水的整体装置,包括筒体、上封头、内封头、下封头、进出气接管、聚集器、上排水管、下排污管、垂直筋板和导水筋板;所述上封头接设于筒体顶部,下封头接设于筒体底部,内封头向上设于筒体内腔下部,聚集器接设于下封头底部,下排污管接设于聚集器底部,上排水管由筒体外插置于聚集器内;所述内封头的边缘设有若干分液口,所述进出气接管横向穿设于筒体上部;垂直筋板竖向穿设于筒体内的进出气接管中间,将进出气接管分割为左右两段,左段为进气管段,右段为出气管段,垂直筋板左右两侧进、出气管段分别开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垂直筋板下部左右两侧均接设有导水筋板,垂直筋板左侧表面和右侧的导水筋板上表面均设有燕尾槽,垂直筋板以及导水筋板的各端部与筒体内腔均留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和进气口均为三角形切口,出气口与垂直筋板的夹角小于进气口与垂直筋板的夹角,且两夹角之和为90度。进一步地,所述内封头左侧三分之二的边缘设有若干分液口。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段位于筒体外的部分还接设有温度表,出气管段位于筒体外的部分还接设有压力表。进一步地,所述上封头顶部设有检查口。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设有安全阀。进一步地,所述下封头下部设有底座。进一步地,所述聚集器与下排污管通过法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聚集器下部外表面设有防冻加热装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有效的去除压缩空气中含有的水分和杂质,保证了压缩空气管网系统不被锈蚀,满足不同工况的需求,提高设备和相关工具的使用寿命,使供气达到使用要求,且结构简单,效率高,安装方便,易于操作,一次安装到位十年免维护。尤其是垂直筋板以及导水筋板的燕尾槽结构设计,出气口与垂直筋板的夹角小于进气口与垂直筋板的夹角,加大了对气流的水分和杂质吸附,使得水分和杂质去除效率大大提高,分离后的液体通过疏水装置基本达到只排水不排气无损耗效果。进气管段上的温度表可直观显示进气温度范围,出气管段上的压力表可直观显示去除水分和杂质后的出气压强。聚集器底部与排污管通过法兰连接便于检修。防冻加热装置增加了产品的适用范围,尤其市冬季的北方地区。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图。图3为图1的A部放大视图。图4为内封头俯视图。附图中的标号为:筒体1、上封头2、内封头3、下封头4、进出气接管5、进气管段5-1、出气管段5-2、出气口5-1-1、进气口5-2-1、聚集器6、上排水管7、下排污管8、垂直筋板9、导水筋板10、分液口11、燕尾槽12、温度表13、压力表14、检查口15、安全阀16、底座17、法兰18、防冻加热装置19。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空气零损耗除水的整体装置,包括筒体1、上封头2、内封头3、下封头4、进出气接管5、聚集器6、上排水管7、下排污管8、垂直筋板9和导水筋板10。上封头2接设于筒体1顶部,下封头4接设于筒体1底部,内封头3向上设于筒体1内腔下部,聚集器6接设于下封头4底部,下排污管8接设于聚集器6底部,聚集器6与下排污管8通过法兰18连接。上排水管7由筒体外插置于聚集器6内。内封头3的左侧三分之二边缘设有若干分液口11。进出气接管5横向穿设于筒体1上部,垂直筋板9竖向穿设于筒体1内的进出气接管5中间,将进出气接管5分割为左右两段,左段为进气管段5-1,右段为出气管段5-2,垂直筋板9左右两侧进、出气管段分别开设有出气口5-1-1和进气口5-2-1,出气口5-1-1与垂直筋板的夹角为30度角,进气口5-2-1与垂直筋板的夹角为60度角。垂直筋板9下部左右两侧均接设有导水筋板10,垂直筋板9左侧表面和右侧的导水筋板10上表面均设有燕尾槽12,垂直筋板9以及导水筋板10的各端部与筒体内腔均留有间隙。进气管段5-1位于筒体1外的部分还接设有温度表13,出气管段5-2位于筒体1外的部分还接设有压力表14,上封头顶部设有检查口15,筒体上设有安全阀16,下封头下部设有底座17。聚集器6下部外表面设有防冻加热装置19。机器工作原理:气流由进出气管的进气管段进入,流经进气管段的出气口,筒体内腔,出气管段的进气口,最后由出气管段流出。经冷却后的压缩空气是液气两相的混合物,当气流由进出气接管一端进入除水装置后,首先会撞击垂直筋板,由于液气两相的质量差别很大,往往形成千万倍的动能。由于吸附作用,水分和杂质便会吸附在垂直筋板上并在气流的推动下沿壁下流,并逐渐向筒体底部聚集。气流则随着惯性经过几次转折,使剩下的水分和杂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分离,最后聚集在一处形成较大的液滴,形成一个较大的液体饱和区域然后排到导水筋板上,经导水筋板沿口滴到内封头边缘,由布置于内封头边缘的分液口排至聚集器内。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空气零损耗除水的整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上封头(2)、内封头(3)、下封头(4)、进出气接管(5)、聚集器(6)、上排水管(7)、下排污管(8)、垂直筋板(9)和导水筋板(10);所述上封头(2)接设于筒体(1)顶部,下封头(4)接设于筒体(1)底部,内封头(3)向上设于筒体(1)内腔下部,聚集器(6)接设于下封头(4)底部,下排污管(8)接设于聚集器(6)底部,上排水管(7)由筒体(1)外插置于聚集器(6)内;所述内封头(3)的边缘设有若干分液口(11),所述进出气接管(5)横向穿设于筒体(1)上部;垂直筋板(9)竖向穿设于筒体(1)内的进出气接管(5)中间,将进出气接管(5)分割为左右两段,左段为进气管段(5-1),右段为出气管段(5-2),垂直筋板(9)左右两侧进、出气管段分别开设有出气口(5-1-1)和进气口(5-2-1);所述垂直筋板(9)下部左右两侧均接设有导水筋板(10),垂直筋板(9)左侧表面和右侧的导水筋板(10)上表面均设有燕尾槽(12),垂直筋板(9)以及导水筋板(10)的各端部与筒体(1)内腔均留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空气零损耗除水的整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上封头(2)、内封头(3)、下封头(4)、进出气接管(5)、聚集器(6)、上排水管(7)、下排污管(8)、垂直筋板(9)和导水筋板(10);所述上封头(2)接设于筒体(1)顶部,下封头(4)接设于筒体(1)底部,内封头(3)向上设于筒体(1)内腔下部,聚集器(6)接设于下封头(4)底部,下排污管(8)接设于聚集器(6)底部,上排水管(7)由筒体(1)外插置于聚集器(6)内;所述内封头(3)的边缘设有若干分液口(11),所述进出气接管(5)横向穿设于筒体(1)上部;垂直筋板(9)竖向穿设于筒体(1)内的进出气接管(5)中间,将进出气接管(5)分割为左右两段,左段为进气管段(5-1),右段为出气管段(5-2),垂直筋板(9)左右两侧进、出气管段分别开设有出气口(5-1-1)和进气口(5-2-1);所述垂直筋板(9)下部左右两侧均接设有导水筋板(10),垂直筋板(9)左侧表面和右侧的导水筋板(10)上表面均设有燕尾槽(12),垂直筋板(9)以及导水筋板(10)的各端部与筒体(1)内腔均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空气零损耗除水的整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5-1-1)和进气口(5-2-1)均为三角形切口,出气口(5-1-1)与垂直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江孟昭懿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大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