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桂生专利>正文

一种气体油雾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42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油雾分离器,包括机箱,机箱为前后贯通的方形框体,机箱内安装有挡板、拦阻机构、收集器,挡板竖直固定安装在机箱内部的中间,挡板将机箱内部前后分为进风腔与出风腔,挡板上设有安装孔;拦阻机构具有电机、外壳、离心叶片,外壳具有筒状的侧壁与圆形的后壁,侧壁的前端与安装孔固定连接,后壁竖直与侧壁的后端连接,后壁上具有通孔和排气孔,通孔设置在后壁中间,排气孔围绕着通孔圆形阵列设置,电机镶嵌安装在通孔内,离心叶片围绕着电机的旋转轴圆形阵列固定安装;收集器包括有集油盒,集油盒固定安装在机箱内的底部,挡板的下沿深入集油盒内;机箱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源控制箱,电源控制箱通过电线与电机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油雾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工业油雾分离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油雾分离器。
技术介绍
现如今工业技术发达,工业生产设备日益增多,国民生产力有所提高,因此需要拥有一个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一般加工设备产生的气体油雾,吸入人体后会发生肺、肝脏、喉癌等疾病,并可能诱发慢性眼科疾病、皮肤油疹等。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上述的问题,采用油雾回收机,油雾回收机可将空气中的气体油雾吸收掉,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但是,气体油雾中含有油雾颗粒和其他气体等物质,油雾颗粒需要进行回收,进行二次利用,形成保护空气与环境的效果,降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所以需要将气体油雾中的油雾颗粒和其他气体分离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气体油雾分离器,包括机箱与电源控制箱,机箱为前后贯通的方形框体,机箱内安装有挡板、拦阻机构、收集器,挡板竖直固定安装在机箱内部的中间,挡板将机箱内部前后分为进风腔与出风腔,挡板上设有安装孔;拦阻机构具有电机、外壳、离心叶片,外壳具有筒状的侧壁与圆形的后壁,侧壁的前端与挡板的安装孔固定连接,后壁竖直与侧壁的后端对应连接,后壁上具有通孔和排气孔,通孔设置在后壁中间,排气孔围绕着通孔圆形阵列设置,电机镶嵌安装在通孔内,离心叶片围绕着电机的旋转轴圆形阵列固定安装;收集器包括有集油盒,集油盒固定安装在机箱内的底部,挡板的下沿深入集油盒内;电源控制箱固定安装在机箱的外壁,电源控制箱通过电线与电机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电机的旋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套环,离心叶片的一端与套环固定连接;还设有一个与套环同心配合的外环,离心叶片的另一端与外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离心叶片采用钢丝。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收集器还包括有集油盒控制阀和储存器,集油盒控制阀固定安装在集油盒外壁下方的左侧,集油盒控制阀的一端与集油盒连通,集油盒控制阀的另一端与储存器配合;储存器摆放集油盒控制阀的下方,储存器与集油盒通过集油盒控制阀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安装孔有一个或者多个,并且拦阻机构与安装孔一一匹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外壳的侧壁成喇叭形,较大的一端与挡板的安装孔连接,较小的一端与后壁对应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机箱下方外侧还安装有放置板与支撑角,支撑角固定安装在机箱下方的四个角落,放置板横向与支撑角固定连接,储存器放置在放置板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油雾颗粒从气体油雾中分离开,从而把油雾颗粒进行回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中进风腔和出风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拦阻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离心叶片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电源控制箱;2、机箱;3、挡板;4、拦阻机构;7、集油盒;8、储存器;9、集油盒控制阀;10、收集器;11、安装孔;13、出风腔;14、进风腔;41、外壳;42、离心叶片;43、排气孔;44、电机;45、套环;46、外环;47、侧壁;48、后壁;49、通孔;12、放置板;5、支撑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5,一种气体油雾分离器,包括机箱2与电源控制箱1,机箱2为前后贯通的方形框体,机箱2内安装有挡板3、拦阻机构4、收集器10,挡板3竖直固定安装在机箱2内部的中间,挡板3将机箱2内部前后分为进风14腔与出风腔13,挡板3上设有安装孔11;拦阻机构4具有电机44、外壳41、离心叶片42,外壳41具有筒状的侧壁47与圆形的后壁48,侧壁47的前端与挡板3的安装孔11固定连接,后壁48竖直与侧壁47的后端对应连接,后壁48上具有通孔49与排气孔43,通孔49设置在后壁48中间,排气孔43围绕着通孔49圆形阵列设置,电机44镶嵌安装在通孔49内,离心叶片42围绕着电机44的旋转轴圆形阵列固定安装;收集器10包括有集油盒7,集油盒7固定安装在机箱2内的底部,挡板3的下沿深入集油盒7内;电源控制箱1固定安装在机箱2的外壁,电源控制箱1通过电线与电机44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电机44的旋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套环45,离心叶片42的一端与套环45固定连接;还设有一个与套环45同心配合的外环46,离心叶片42的另一端与外环46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离心叶片42采用钢丝。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收集器10还包括有集油盒控制阀9和储存器8,集油盒控制阀9固定安装在集油盒7的外壁下方的左侧,集油盒控制阀9的一端与集油盒7连通,集油盒控制阀9的另一端与储存器配合;储存器8安装在集油盒控制阀9的下方,储存器8与集油盒7通过集油盒控制阀9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安装孔11有一个或者多个,并且拦阻机构4与安装孔11一一匹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外壳的侧壁47成喇叭形,较大的一端与挡板3的安装孔11连接,较小的一端与后壁48对应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机箱2下方外侧还安装有放置板12与支撑角5,支撑角5固定安装在机箱2下方的四个角落,放置板12横向与支撑角5固定连接,储存器8放置在放置板12上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气体油雾分离器采用物理离心脱除方法,离心叶片42通过高速旋转将气体油雾进行切割,油雾颗粒从而被拦阻、捕集到离心叶片上,其他气体可自由通过;在高速旋转的离心叶片42的作用下产生离心力,使油雾颗粒沿着离心叶片42甩到拦阻机构4的外壳41的内壁上,汇聚成油污液体流出,流出的油污液体沿挡板3向下流,最终流入到集油盒7中,再由集油盒控制阀9流入储存器8进行收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体油雾分离器,包括机箱与电源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机箱为前后贯通的方形框体,机箱内安装有挡板、拦阻机构、收集器,挡板竖直固定安装在机箱内部的中间,挡板将机箱内部前后分为进风腔与出风腔,挡板上设有安装孔;拦阻机构具有电机、外壳、离心叶片,外壳具有筒状的侧壁与圆形的后壁,侧壁的前端与挡板的安装孔固定连接,后壁竖直与侧壁的后端对应连接,后壁上具有通孔和排气孔,通孔设置在后壁中间,排气孔围绕着通孔圆形阵列设置,电机镶嵌安装在通孔内,离心叶片围绕着电机的旋转轴圆形阵列固定安装;收集器包括有集油盒,集油盒固定安装在机箱内的底部,挡板的下沿深入集油盒内;电源控制箱固定安装在机箱的外壁,电源控制箱通过电线与电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油雾分离器,包括机箱与电源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机箱为前后贯通的方形框体,机箱内安装有挡板、拦阻机构、收集器,挡板竖直固定安装在机箱内部的中间,挡板将机箱内部前后分为进风腔与出风腔,挡板上设有安装孔;拦阻机构具有电机、外壳、离心叶片,外壳具有筒状的侧壁与圆形的后壁,侧壁的前端与挡板的安装孔固定连接,后壁竖直与侧壁的后端对应连接,后壁上具有通孔和排气孔,通孔设置在后壁中间,排气孔围绕着通孔圆形阵列设置,电机镶嵌安装在通孔内,离心叶片围绕着电机的旋转轴圆形阵列固定安装;收集器包括有集油盒,集油盒固定安装在机箱内的底部,挡板的下沿深入集油盒内;电源控制箱固定安装在机箱的外壁,电源控制箱通过电线与电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油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电机的旋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套环,离心叶片的一端与套环固定连接;还设有一个与套环同心配合的外环,离心叶片的另一端与外环固定连接。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桂生
申请(专利权)人:彭桂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