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38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装置,包括平衡台和摇摆座,在平衡台的底部的中部位置固定有摇摆座,摇摆座为弧形块,还包括平衡座、固定孔、定位带和拉伸带;在平衡台的中部位置向下凹陷开设有固定孔,在固定孔的内部固定有平衡座,平衡座为方形结构;在平衡台的表面、平衡座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位置对称固定有定位带;在平衡台的表面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位置还设置有拉伸带且在拉伸带的头端固定有拉环,在拉伸带的外侧还安装有挂扣;沿平衡台的四周边缘的外部包裹有包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同时满足站立平衡训练与坐位平衡训练的多种体态训练需求,且在进行站立训练的同时可以进行胳膊的拉伸锻炼,非常的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中风、偏瘫、脑外伤患者总数在逐年增加,多数患者自主站立困难,需要在家人或医师的搀扶下进行行走、下肢康复,患者在后期需要进行长期的各种训练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目前的平衡训练中平衡台的使用非常的广泛,其结构非常的简单且成本很低廉,适用于大部分家庭,但是现在市面上的平衡台的功能非常的单一,只能进行站位平衡训练,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装置,包括平衡台和摇摆座,在所述平衡台的底部的中部位置固定有所述摇摆座,所述摇摆座为弧形块,还包括平衡座、固定孔、定位带和拉伸带;在所述平衡台的中部位置向下凹陷开设有所述固定孔,在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固定有所述平衡座,所述平衡座为方形结构;在所述平衡台的表面、所述平衡座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位置对称固定有所述定位带;在所述平衡台的表面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位置还设置有所述拉伸带且在所述拉伸带的头端固定有拉环,在所述拉伸带的外侧还安装有挂扣;沿所述平衡台的四周边缘的外部包裹有包边。本技术中,在所述平衡座的内部填充有海绵层,所述平衡座的表面为皮质材质。本技术中,所述定位带为弹性松紧带,所述定位带的两端嵌入所述平衡台的内部。本技术中,所述拉伸带为弹力带,所述拉伸带的下端嵌入所述平衡台的内部。本技术中,所述挂扣的下端通过固定柱与平衡台固定,固定柱包括嵌入轴和圆环,在所述挂扣的下端焊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和圆环之间相互套接。本技术中,所述平衡台为方形结构。本技术中,在所述平衡台的表面还设有防滑条。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同时满足站立平衡训练与坐位平衡训练的多种体态训练需求,且在进行站立训练的同时可以进行胳膊的拉伸锻炼,非常的方便实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平衡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平衡台、2.摇摆座、3.平衡座、4.固定孔、5.定位带、6.拉伸带、7.包边、8.拉环、9.挂扣、10.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装置,包括平衡台1和摇摆座2,所述平衡台1为方形结构。在所述平衡台1的底部的中部位置固定有所述摇摆座2,所述摇摆座2为弧形块,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摇摆座2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同高度的设置。还包括平衡座3、固定孔4、定位带5和拉伸带6;在所述平衡台1的中部位置向下凹陷开设有所述固定孔4,在所述固定孔4的内部固定有所述平衡座3,所述平衡座3为方形结构,在所述平衡座3的内部填充有海绵层,所述平衡座3的表面为皮质材质,平衡座3用于训练者在进行站立平衡训练后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在休息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平衡训练;在所述平衡台1的表面、所述平衡座3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位置对称固定有所述定位带5,所述定位带5为弹性松紧带,所述定位带5的两端嵌入所述平衡台1的内部。定位带5用于训练者在进行训练时对训练者的脚部进行固定,且平衡台1两侧的定位带5呈对称状设置,可以使训练者在训练时找到中心点,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在所述平衡台1的表面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位置还设置有所述拉伸带6,所述拉伸带6为弹力带,所述拉伸带6的下端嵌入所述平衡台1的内部。在所述拉伸带6的头端固定有拉环8,在所述拉伸带6的外侧还安装有挂扣9;所述挂扣9的下端通过固定柱10与平衡台1固定,固定柱10包括嵌入轴和圆环,在所述挂扣9的下端焊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和圆环之间相互套接。训练者站在平衡台1上进行训练时,两只手可以抓住平衡台1两侧的拉伸带6来同时进行胳膊处的拉伸锻炼,同时进行多种训练可以节省时间。不使用拉伸带6时,将拉伸带6的拉环8挂在挂扣9上对拉伸带6进行固定,以防止拉伸带带体过长飘出平衡台1的的台体外部。如图3所示,沿所述平衡台1的四周边缘的外部包裹有包边7,用于保护平衡台1的周边,防止磨损。如图4所示,在所述平衡台1的表面还设有防滑条。防滑条设置在定位带5的底部,起到防滑作用。如图5所示,固定柱10包括嵌入轴和圆环,在嵌入轴的上端焊接连接有圆环,嵌入轴的轴体固定嵌入平衡台1的内部,上端的圆环位于平衡台1的外部用于与挂扣9连接,挂扣9的下端焊接有固定环,固定环和圆环之间相互套接,挂扣9可以进行角度的转动。实施例1:平衡台1底部的摇摆座2通过胶水或将摇摆座2的上方嵌入平衡台1的内部来进行连接固定;平衡座3的下方嵌入固定孔4的内部并进行固定;定位带5的两端和拉伸带6的下端均固定嵌入平衡台1的内部。实施例2:使用时,训练者站在平衡台1的台面上并将两只脚伸入定位带5中进行固定,然后即可站立在平衡台1上进行左右晃动来进行平衡训练;在训练的时候可以拉住拉伸带6来进行胳膊的拉伸锻炼;当训练站立时间较长乏力后,可以从平衡台1上下来,然后坐在平衡座3上休息,在休息的同时可以进行坐位的平衡训练,非常的实用、方便且具有多种功能。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技术中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装置,包括平衡台(1)和摇摆座(2),在所述平衡台(1)的底部的中部位置固定有所述摇摆座(2),所述摇摆座(2)为弧形块,其特征是:还包括平衡座(3)、固定孔(4)、定位带(5)和拉伸带(6);在所述平衡台(1)的中部位置向下凹陷开设有所述固定孔(4),在所述固定孔(4)的内部固定有所述平衡座(3),所述平衡座(3)为方形结构;在所述平衡台(1)的表面、所述平衡座(3)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位置对称固定有所述定位带(5);在所述平衡台(1)的表面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位置还设置有所述拉伸带(6)且在所述拉伸带(6)的头端固定有拉环(8),在所述拉伸带(6)的外侧还安装有挂扣(9);沿所述平衡台(1)的四周边缘的外部包裹有包边(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装置,包括平衡台(1)和摇摆座(2),在所述平衡台(1)的底部的中部位置固定有所述摇摆座(2),所述摇摆座(2)为弧形块,其特征是:还包括平衡座(3)、固定孔(4)、定位带(5)和拉伸带(6);在所述平衡台(1)的中部位置向下凹陷开设有所述固定孔(4),在所述固定孔(4)的内部固定有所述平衡座(3),所述平衡座(3)为方形结构;在所述平衡台(1)的表面、所述平衡座(3)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位置对称固定有所述定位带(5);在所述平衡台(1)的表面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位置还设置有所述拉伸带(6)且在所述拉伸带(6)的头端固定有拉环(8),在所述拉伸带(6)的外侧还安装有挂扣(9);沿所述平衡台(1)的四周边缘的外部包裹有包边(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平衡训练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平衡座(3)的内部填充有海绵层,所述平衡座(3)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津来吴浩
申请(专利权)人:波纳维科天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