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258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包括手柄外壳,所述手柄外壳内可拆卸连接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沿手柄外壳轴线方向滑动,所述支撑骨架内设置有冲击组件,所述支撑骨架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套,所述塑料套内螺纹连接有锁母,所述锁母内设置有撞针,所述撞针与所述锁母内壁留有间隔,所述锁母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锁母螺纹连接有撞针安装套,所述撞针一端套设于撞针安装套内,所述撞针安装套远离锁母的一端设置有治疗头,所述治疗头的一端伸入撞针安装套内并与撞针连接、另一端伸出撞针安装套外,所述手柄外壳与所述塑料套的外壁卡接。其具有结构简单且便于携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行业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冲击波治疗原理有聚焦型和发散型。聚焦型冲击波源的产生有以下几种:一、电液原理:在液体中的电极放电,该类型点击寿命短,维护费用高;二、电磁原理:电磁线圈推动金属膜产生振动,通过液体传导能量,结构复杂,维护和机器费用高;三、压电原理:数千个压电晶体在球面上,非常小的聚焦点,操作危险,探头非常重。发散型冲击波的产生目前最多的是气动弹道式,就是利用气体压力推动发射体运动撞击治疗头传递能量,该类型产品体积大。由此可见,聚焦型和发散型冲击波治疗仪均存在结构复杂和便携式差的缺点,因此,现有的冲击波治疗仪不能满足结构简单且便于携带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其具结构简单且便于携带的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包括手柄外壳,所述手柄外壳内可拆卸连接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沿手柄外壳轴线方向滑动,所述支撑骨架内设置有冲击组件,所述支撑骨架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套,所述塑料套内设置有锁母,所述锁母套设于所述支撑骨架的上端,所述锁母内设置有撞针,所述撞针与所述锁母内壁留有间隔;所述锁母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锁母螺纹连接有撞针安装套,所述撞针的上端套设于撞针安装套内,所述撞针安装套远离锁母的一端设置有治疗头,所述治疗头的一端伸入撞针安装套内并与撞针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伸出撞针安装套外,所述手柄外壳与所述塑料套的外壁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骨架放置于手柄外壳内,支撑骨架的上端与锁母进行螺纹连接,撞针放置于锁母内,撞针安装套的下端与伸入锁母内进行螺纹连接,撞针安装套下端位于锁母与撞针之间,治疗头的下端伸入撞针安装套内,并与撞针连接,塑料套套设于支撑骨架的上端并通过手柄外壳进行卡接固定。由此,电磁弹道式治疗仪在安装的时候简单,且携带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外壳包括上罩以及设置于上罩的下罩,下罩与上罩可拆卸连接,上罩的下端套设于下罩的上端内,上罩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下罩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上罩与下罩通过螺钉螺纹连接,螺钉穿设于下罩的第一螺纹孔、上罩的第二螺纹孔,螺钉与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罩与下罩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方便对手柄外壳内的部件进行更换,同时使用螺钉与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配合,在安装以及拆卸的时候方便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罩靠近下罩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多个滑移孔,所述上罩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滑移孔相对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滑移孔相连通,所述支撑骨架外周面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孔、滑移孔相适配,所述支撑骨架的限位柱在上罩的滑移孔内滑移并转动上罩可以使限位柱转动至限位孔内,所述下罩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限位柱相适配,所述限位柱滑移于让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骨架上的限位柱滑动于手柄外壳的上罩内的滑移孔内时,转动上罩,使上罩的限位孔卡接于支撑骨架的限位柱,由此,支撑骨架不能在上罩内进行上下移动,对支撑骨架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柱包括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限位柱直径,所述第一限位柱靠近第一限位柱的一侧与上罩的外壁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限位柱与上罩的外壁相贴合,支撑骨架的稳定性更牢固,限位柱不会从限位孔内脱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限位柱沿支撑骨架的外周面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限位柱的设置增强了支撑骨架在上罩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击组件包括线圈骨架以及设置于线圈骨架内的冲击柱,所述线圈骨架上沿手柄外壳的轴向从上往下依次套设有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通过线圈支架上的隔离圆盘相隔设置,所述冲击柱沿线圈骨架的长度方向进行轴向的往复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圆盘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进行隔离,由此,使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不会产生干扰,通过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配合,使得冲击柱在线圈骨架内进行轴向的往复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撞针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治疗头靠近撞针的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治疗头伸入撞针内并与其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治疗头与撞针螺纹连接,方便对治疗头以及撞针进行更换或者维修。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第一.支撑骨架放置于手柄外壳内,支撑骨架的上端与锁母进行螺纹连接,撞针放置于锁母内,撞针安装套的下端与伸入锁母内进行螺纹连接,撞针安装套下端位于锁母与撞针之间,治疗头的下端伸入撞针安装套内,并与撞针连接,塑料套套设于支撑骨架的上端并通过手柄外壳进行卡接固定。由此,电磁弹道式治疗仪在安装的时候简单,且携带方便;第二.支撑骨架上的限位柱滑动于手柄外壳的上罩内的滑移孔内时,转动上罩,使上罩的限位孔卡接于支撑骨架的限位柱,由此,支撑骨架不能在上罩内进行上下移动,对支撑骨架进行固定;第三.治疗头与撞针螺纹连接,方便对治疗头以及撞针进行更换或者维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上罩与下罩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线圈骨架与支撑骨架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手柄外壳;11、上罩;111、连接端;1111、第二螺纹孔;1112、滑移孔;12、下罩;121、第一螺纹孔;1211、螺钉;122、让位槽;2、支撑骨架;21、上连接部;22、下连接部;221、长条槽;222、限位柱;2221、第二限位柱;2222、第一限位柱;3、线圈骨架;31、上圆盘;32、下圆盘;33、隔离圆盘;34、冲击柱;4、锁母;5、撞针;51、上端部;52、下端部;6、撞针安装套;61、上安装部;611、限位环槽;62、下安装部;7、治疗头;71、接触部;72、伸入部;8、塑料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包括手柄外壳1,手柄外壳1为中空且外型符合人体力学,手柄外壳1包括上罩11以及下罩12,上罩11的下端一体成型有连接端111,连接端111的截面呈圆形,连接端111的横截面积小于下罩12的横截面积,连接端111与上罩11相连通,连接端111远离上罩11的一端套设于下罩12内,下罩12外壁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21,连接端111的外壁开设有相应的第二螺纹孔1111,下罩12和连接端111通过螺钉1211进行连接,螺钉1211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孔121、第二螺纹孔1111。参照图2,手柄外壳1内可拆卸连接有支撑骨架2,支撑骨架2为中空的圆管,支撑骨架2沿手柄外壳1的轴线方向设置。支撑骨架2包括上连接部21和下连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外壳(1),所述手柄外壳(1)内可拆卸连接有支撑骨架(2),所述支撑骨架(2)沿手柄外壳(1)轴线方向滑动,所述支撑骨架(2)内设置有冲击组件,所述支撑骨架(2)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套(8),所述塑料套(8)内设置有锁母(4),所述锁母(4)套设于所述支撑骨架(2)的上端,所述锁母(4)内设置有撞针(5),所述撞针(5)与所述锁母(4)内壁留有间隔;所述锁母(4)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锁母(4)螺纹连接有撞针安装套(6),所述撞针(5)的上端套设于撞针安装套(6)内,所述撞针安装套(6)远离锁母(4)的一端设置有治疗头(7),所述治疗头(7)的一端伸入撞针安装套(6)内并与撞针(5)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伸出撞针安装套(6)外,所述手柄外壳(1)与所述塑料套(8)的外壁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外壳(1),所述手柄外壳(1)内可拆卸连接有支撑骨架(2),所述支撑骨架(2)沿手柄外壳(1)轴线方向滑动,所述支撑骨架(2)内设置有冲击组件,所述支撑骨架(2)的上端设置有塑料套(8),所述塑料套(8)内设置有锁母(4),所述锁母(4)套设于所述支撑骨架(2)的上端,所述锁母(4)内设置有撞针(5),所述撞针(5)与所述锁母(4)内壁留有间隔;所述锁母(4)设置有内螺纹,所述锁母(4)螺纹连接有撞针安装套(6),所述撞针(5)的上端套设于撞针安装套(6)内,所述撞针安装套(6)远离锁母(4)的一端设置有治疗头(7),所述治疗头(7)的一端伸入撞针安装套(6)内并与撞针(5)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伸出撞针安装套(6)外,所述手柄外壳(1)与所述塑料套(8)的外壁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外壳(1)包括上罩(11)以及设置于上罩(11)的下罩(12),下罩(12)与上罩(11)可拆卸连接,上罩(11)的下端套设于下罩(12)的上端内,上罩(11)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111),下罩(12)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21),上罩(11)与下罩(12)通过螺钉(1211)螺纹连接,螺钉(1211)穿设于下罩(12)的第一螺纹孔(121)、上罩(11)的第二螺纹孔(1111),螺钉(1211)与第一螺纹孔(121)、第二螺纹孔(111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11)靠近下罩(12)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多个滑移孔(1112),所述上罩(11)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崇武何瑞志李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洁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