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919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线装置,包括:线缆夹具,形成有沿直线排列的一排第一导线孔。所述穿线装置还包括一个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包括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转动块,在所述转动块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导线孔;当所述转动块被切换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上的线缆夹具上的第一导线孔分别对齐;当所述转动块被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在沿其轴向观看的平面视图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便与电路板上的多个导线插孔分别对齐。因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穿线装置一次性地将一排导线插入到电路板上的多个导线插孔中,极大地提高将导线插入电路板上的导线插孔中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引导多根导线快速地插入到电路板上的多个导线插孔中的穿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制造业中,经常需要将导线焊接到电路板上。在焊接之前,需要先将导线分别插入到电路板上的导线插孔中,然后在将导线焊接到电路板上的导线插孔中。但是,将导线插入到电路板上的导线插孔很麻烦。目前的工艺是操作人员先把电路板放在夹具上,然后用镊子把导线夹起来并逐个地插入电路板上的导线插孔中。但是,现有的这种插线方式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穿线装置,包括:线缆夹具,形成有沿直线排列的一排第一导线孔,每个第一导线孔适于保持一根导线。所述穿线装置还包括一个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包括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转动块,在所述转动块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导线孔;当所述转动块被切换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上的线缆夹具上的第一导线孔分别对齐;当所述转动块被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在沿其轴向观看的平面视图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便与电路板上的多个导线插孔分别对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转换装置还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固定块,在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分别限定有第一圆弧形容纳空间和第二圆弧形容纳空间。所述转动块包括:第一转动块,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容纳在所述第一圆弧形容纳空间中,可绕第一轴线沿第一圆弧形容纳空间的第一弧形壁面转动;和第二转动块,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容纳在所述第二圆弧形容纳空间中,可绕第二轴线沿第二圆弧形容纳空间的第二弧形壁面转动,在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线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被转动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上的第二导线孔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上的线缆夹具上的第一导线孔分别对齐;当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被转动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上的第二导线孔在沿其轴向观看的平面视图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固定块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线孔,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二导线孔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上的线缆夹具上的对应的第一导线孔对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被转动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和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二导线孔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上的线缆夹具上的第一导线孔分别对齐;当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被转动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和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二导线孔在沿其轴向观看的平面视图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上分别形成有两个第二导线孔,在所述固定块上形成有一个第二导线孔;当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被转动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上的四个第二导线孔分别位于矩形的四个角处,所述固定块上的一个第二导线孔位于所述矩形的中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定块包括对称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完全相同,所述第一转动块和所述第二转动块完全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线缆夹具包括适于组装在一起的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每个所述第一导线孔由形成在第一夹持块上的第一半圆形槽和形成在第二夹持块上的第二半圆形槽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夹持块上形成有第一插销和第一插孔,在所述第二夹持块上形成有第二插销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销适于装配到所述第二插孔中,所述第二插销适于装配到所述第一插孔中,以便将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组装在一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线缆夹具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个定位孔,在所述转换装置上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适于装配到所述定位孔中,以便将所述线缆夹具和所述转换装置组装在一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穿线装置还包括引导装置,在所述引导装置上形成有与电路板上的多个导线插孔分别对应的多个第三导线孔,以引导导线插入所述电路板上的导线插孔中;当所述线缆夹具组装在所述引导装置上且所述转动块被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线缆夹具上的第二导线孔与所述引导装置上的第三导线孔分别对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外框和安装在所述外框上的可互配在一起的四个引导块,在每个引导块上形成有引导槽,每个所述第三导线孔由相邻引导块上的引导槽构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四个引导块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外框上,使得所述四个引导块可从彼此互配的闭合位置移动到彼此分离的打开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四个引导块完全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引导装置上形成有多个定位柱,在所述转换装置上形成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引导装置上的定位柱适于装配到所述转换装置上的定位孔中,以便将所述转换装置和所述引导装置组装在一起。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穿线装置一次性地将一排导线插入到电路板上的多个导线插孔中,极大地提高将导线插入电路板上的导线插孔中的效率。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专利技术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穿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图1所示的穿线装置的线缆夹具的分解示意图;图3显示图1所示的穿线装置的线缆夹具的组装示意图;图4显示图1所示的穿线装置的转换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转动块处于第一状态;图5显示图1所示的穿线装置的转换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转动块处于第二状态;图6显示图1所示的穿线装置的引导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四个引导块处于打开位置;图7显示图1所示的穿线装置的引导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四个引导块处于闭合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专利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穿线装置,包括:线缆夹具,形成有沿直线排列的一排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线装置,包括:/n线缆夹具(100),形成有沿直线排列的一排第一导线孔(103),每个第一导线孔(103)适于保持一根导线,/n其特征在于:/n所述穿线装置还包括一个转换装置(200),所述转换装置(200)包括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转动块(230、240),在所述转动块(230、240)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导线孔(203);/n当所述转动块(230、240)被切换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203)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200)上的线缆夹具(100)上的第一导线孔(103)分别对齐;/n当所述转动块(230、240)被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203)在沿其轴向观看的平面视图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便与电路板(400)上的多个导线插孔分别对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线装置,包括:
线缆夹具(100),形成有沿直线排列的一排第一导线孔(103),每个第一导线孔(103)适于保持一根导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线装置还包括一个转换装置(200),所述转换装置(200)包括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转动块(230、240),在所述转动块(230、240)上形成有多个第二导线孔(203);
当所述转动块(230、240)被切换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203)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200)上的线缆夹具(100)上的第一导线孔(103)分别对齐;
当所述转动块(230、240)被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二导线孔(203)在沿其轴向观看的平面视图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便与电路板(400)上的多个导线插孔分别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装置(200)还包括框架(200a)和安装在所述框架(200a)上的固定块(210、220),
在所述固定块(210、220)的两侧分别限定有第一圆弧形容纳空间和第二圆弧形容纳空间;
所述转动块(230、240)包括:
第一转动块(230),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200a)上,并容纳在所述第一圆弧形容纳空间中,可绕第一轴线沿第一圆弧形容纳空间的第一弧形壁面(201)转动;和
第二转动块(240),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200a)上,并容纳在所述第二圆弧形容纳空间中,可绕第二轴线沿第二圆弧形容纳空间的第二弧形壁面(202)转动,
在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上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线孔(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被转动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上的第二导线孔(203)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200)上的线缆夹具(100)上的第一导线孔(103)分别对齐;
当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被转动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上的第二导线孔(203)在沿其轴向观看的平面视图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块(210、22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线孔(203),所述固定块(210、220)上的第二导线孔(203)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200)上的线缆夹具(100)上的对应的第一导线孔(103)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被转动到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230)、所述第二转动块(240)和所述固定块(210、220)上的第二导线孔(203)沿直线排列并可与组装在所述转换装置(200)上的线缆夹具(100)上的第一导线孔(103)分别对齐;
当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被转动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230)、所述第二转动块(240)和所述固定块(210、220)上的第二导线孔(203)在沿其轴向观看的平面视图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上分别形成有两个第二导线孔(203),在所述固定块(210、220)上形成有一个第二导线孔(203);
当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转动块(240)被转动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块(230)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军张丹丹鲁异刘云刘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连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