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字型双极化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9023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基站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十字型双极化振子,包括十字型辐射臂、巴伦和馈电片,十字型辐射臂包括四个彼此互不接触的V型辐射组件,V型辐射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小辐射臂,小辐射臂从中央镂空形成回路槽,回路槽的两侧分别为靠外的组件外框和靠内的组件内框,使每个V型辐射组件的两个小辐射臂的回路槽连通;巴伦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且贯穿的圆筒;馈电片设有两个,呈L型,包括相互垂直的长部和短部;巴伦固定在十字型辐射臂的底部,使巴伦的几何中心与十字型辐射臂的几何中心重合,两个馈电片的长部分别穿过并固定在其中两个圆筒内,使长部不与圆筒的内壁接触,短部朝上,且两个馈电片的短部彼此互不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十字型双极化振子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基站天线
,具体涉及一种十字型双极化振子。
技术介绍
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制式的通信系统工作频段也不相同,随着移动通信逐步发展,通讯系统工作频段也相应扩展,使得移动通信系统对天线频段有更宽工作带宽的要求,并且为了减少基站网络建设成本,多端口超宽频段基站天线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天线多端口超宽频化使得多系统共站、多系统共天线成为可能,解决了运营商的基站选址困难的问题,同时降低成本,方便施工。多端口超宽频天线要求在很宽的频带内保持低驻波和稳定的方向图,这对超宽频天线的设计提出来更高的要求。目前普通的单频天线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多频超宽频天线的设计成为未来基站天线研究的必然趋势。在振子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在保证振子性能的同时更多地帮助缩小天线尺寸,是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始终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供一种在保证振子性能的同时能够有效帮助缩小天线尺寸、减轻重量的双极化振子,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十字型双极化振子,该振子为十字型,可与其他振子进行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十字型双极化振子,包括十字型辐射臂(1)、巴伦(2)和馈电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型辐射臂(1)包括四个彼此互不接触的V型辐射组件,所述V型辐射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小辐射臂(11),所述小辐射臂(11)从中央镂空形成回路槽(111),所述回路槽(111)的两侧分别为靠外的组件外框(112)和靠内的组件内框(113),使每个V型辐射组件的两个小辐射臂(11)的回路槽(111)连通;/n所述巴伦(2)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且贯穿的圆筒(21);/n所述馈电片(3)设有两个,呈L型,包括相互垂直的长部(31)和短部(32);/n所述巴伦(2)固定在十字型辐射臂(1)的底部,使巴伦(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十字型双极化振子,包括十字型辐射臂(1)、巴伦(2)和馈电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型辐射臂(1)包括四个彼此互不接触的V型辐射组件,所述V型辐射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小辐射臂(11),所述小辐射臂(11)从中央镂空形成回路槽(111),所述回路槽(111)的两侧分别为靠外的组件外框(112)和靠内的组件内框(113),使每个V型辐射组件的两个小辐射臂(11)的回路槽(111)连通;
所述巴伦(2)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且贯穿的圆筒(21);
所述馈电片(3)设有两个,呈L型,包括相互垂直的长部(31)和短部(32);
所述巴伦(2)固定在十字型辐射臂(1)的底部,使巴伦(2)的几何中心与十字型辐射臂(1)的几何中心重合,两个所述馈电片(3)的长部(31)分别穿过并固定在其中两个圆筒(21)内,使长部(31)不与圆筒(21)的内壁接触,短部(32)朝上,且两个馈电片(3)的短部(32)彼此互不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型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辐射组件的组件内框(113)在拐角处具有一向内远离组件外框(112)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部(1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型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V型辐射组件的相邻组件外框(112)之间的距离为d,d为1.8-3mm;所述十字型辐射臂(1)的长度为L,L为工作频段中心频率波长的0.4-0.48倍;所述巴伦(2)的高度为h,h为工作频段中心频率波长的0.2-0.24倍,所述十字型辐射臂(1)的厚度为1.5-2.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型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巴伦(2)包括四个相互独立且贯穿的圆筒(21),四个所述圆筒(21)均匀分布在巴伦(2)的几何中心的四周,分别与四个V型辐射组件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十字型双极化振子,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圆筒(21)远离其他三个圆筒(21)的侧壁为外侧壁(213),所述V型辐射组件的组件外框(112)的拐角处和与之固定连接的圆筒(21)的外侧壁(213)相连,在组件外框(112)的内侧形成一个斜边(115);所述圆筒(21)靠近巴伦(2)的几何中心的侧壁为内侧壁(214),四个所述圆筒(21)的内侧壁(214)的高度均低于外侧壁(213)的高度,便于容纳馈电片(3)的短部(3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勇凌聪刘义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科微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