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单元和电磁继电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896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磁继电器单元和电磁继电器系统。本公开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包括第1触点装置、第2触点装置、第1电磁体装置、第2电磁体装置以及收纳第1触点收纳部和第2触点收纳部的壳体。在壳体与第1触点收纳部之间设有第1导热构件,在壳体与第2触点收纳部之间设有第2导热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继电器单元和电磁继电器系统
本公开一般而言涉及电磁继电器单元和电磁继电器系统,详细而言涉及包括可动部和电磁体装置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和电磁继电器系统,该可动部使可动触头在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不接触的状态和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接触的状态之间移动,该电磁体装置驱动可动部。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该电磁继电器包括:驱动装置,其包括绕组和线圈骨架;触点装置,其被驱动装置驱动;引线,其与绕组电连接;以及壳体,其收纳驱动装置和触点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950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当在1个装置或设备等设有多个电磁继电器的情况下,有时存在电磁继电器在装置或设备等的内部占据的体积增大的问题。另外,若多个电磁继电器靠近地设置,则有时在电磁继电器的触点产生的焦耳热难以自电磁继电器放出。本公开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进行多个触点的开闭且在各触点产生的焦耳热易于放出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和电磁继电器系统。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包括:第1触点装置,其包括具有第1固定触点的第1固定端子、具有第1可动触点的第1可动触头、使所述第1可动触头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第1可动部以及收纳所述第1固定触点和所述第1可动触点的第1触点收纳部;第2触点装置,其包括具有第2固定触点的第2固定端子、具有第2可动触点的第2可动触头、使所述第2可动触头在第3位置与第4位置之间移动的第2可动部以及收纳所述第2固定触点和所述第2可动触点的第2触点收纳部;第1电磁体装置,其驱动所述第1可动部;第2电磁体装置,其驱动所述第2可动部;壳体,其收纳所述第1触点收纳部和所述第2触点收纳部;第1导热构件,其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1触点收纳部之间;以及第2导热构件,其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2触点收纳部之间。在所述第1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第1可动触点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分开,在所述第1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第1可动触点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接触,在所述第2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3位置时,所述第2可动触点与所述第2固定触点分开,在所述第2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4位置时,所述第2可动触点与所述第2固定触点接触。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系统包括所述电磁继电器单元和用于控制所述电磁体装置的控制部。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能够得到能够进行多个触点的开闭且在各触点产生的焦耳热易于放出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和电磁继电器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该电磁继电器单元的从前表面侧观察而得到的剖视图。图3是该电磁继电器单元的从左侧面侧观察而得到的剖视图。图4是剖切该电磁继电器单元而得到的立体图。图5是该电磁继电器单元的从下表面侧观察而得到的立体图。图6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系统的框图。图7是该电磁继电器单元的从下表面侧观察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单元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磁继电器单元;10、电磁继电器系统;101、第1内部装置;102、第2内部装置;11、控制部;12、电源电路;201、第1触点装置;202、第2触点装置;21、固定端子;211、固定端子;212、固定端子;213、固定端子;214、固定端子;22、固定触点;221、固定触点;222、固定触点;223、固定触点;224、固定触点;24、可动触头;25、可动触点;251、可动触点;252、可动触点;26、遮蔽构件;3、可动部;31、保持件;33、驱动轴;4、触点收纳部;41、收纳室;42、连结体;421、第1连结体;422、第2连结体;43、磁通产生部;5、电磁体装置;501、第1电磁体装置;502、第2电磁体装置;51、励磁线圈;52、线圈骨架;53、可动铁心;54、轭铁;541、第1轭铁;542、第2轭铁;543、第3轭铁;56、圆筒构件;57、衬套;6、导热构件;61、第1部分;62、第2部分;63、第3部分;64、第4部分;7、密封件;71、第1密封件;72、第2密封件;73、第3密封件;74、第4密封件;80、电磁体侧空间;81、第1空间;82、第2空间;83、第3空间;84、第4空间;9、壳体;91、收纳部;92、封闭部;93、通孔;94、开口;95、暴露开口;951、第1暴露开口;952、第2暴露开口;953、第3暴露开口;954、第4暴露开口;96、壁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单元1包括第1触点装置201、第2触点装置202、电磁体装置5、壳体9、第1空间81、第2空间82以及导热构件6(参照图1~图5)。第1触点装置201和第2触点装置202分别包括固定端子21、可动触头24、可动部3以及触点收纳部4。固定端子21具有固定触点22。可动触头24具有可动触点25。可动部3使可动触头24在固定触点22与可动触点25不接触的非接触位置和固定触点22与可动触点25接触的接触位置之间相对于固定端子21移动。在可动触头24位于“非接触位置(第1位置或第3位置)”时,可动触点25与固定触点22分开,在可动触头24位于“接触位置(第2位置或第4位置)”时,可动触点25与固定触点22接触。触点收纳部4收纳固定端子21的固定触点22和可动触点25。电磁体装置5驱动可动部3。壳体9收纳第1触点装置201的触点收纳部4和第2触点装置202的触点收纳部4。第1空间81位于壳体9的内表面与第1触点装置201的触点收纳部4之间。第2空间82位于壳体9的内表面与第2触点装置202的触点收纳部4之间。导热构件6配置于第1空间81和第2空间82。根据本实施方式,在1个电磁继电器单元1中,第1触点装置201和第2触点装置202分别能够进行触点的开闭。因此,能够削减在需要多个触点的设备或装置等设置电磁继电器的情况下电磁继电器所占据的体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触点装置201和第2触点装置202各自中,在可动触头24位于接触位置时电流在可动触头24与固定端子21之间流通而产生焦耳热。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焦耳热易于自触点收纳部4经由导热构件6和壳体9向电磁继电器单元1的外部放出。因此,易于使第1触点装置201和第2触点装置202的动作稳定。由此,能够得到能够进行多个触点的开闭且在各触点产生的焦耳热易于放出的电磁继电器单元1。更具体地说明本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对于电磁体装置5而言第1触点装置201和第2触点装置202所在的一侧的朝向称为上方,将与上方相反的一侧的朝向称为下方,将包括上方和下方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另外,将第1触点装置201和第2触点装置202排列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从第1触点装置201观察时第2触点装置202侧的朝向称为后方,将从第2触点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继电器单元,其中,/n该电磁继电器单元包括:/n第1触点装置,其包括具有第1固定触点的第1固定端子、具有第1可动触点的第1可动触头、使所述第1可动触头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第1可动部以及收纳所述第1固定触点和所述第1可动触点的第1触点收纳部;/n第2触点装置,其包括具有第2固定触点的第2固定端子、具有第2可动触点的第2可动触头、使所述第2可动触头在第3位置与第4位置之间移动的第2可动部以及收纳所述第2固定触点和所述第2可动触点的第2触点收纳部;/n第1电磁体装置,其驱动所述第1可动部;/n第2电磁体装置,其驱动所述第2可动部;/n壳体,其收纳所述第1触点收纳部和所述第2触点收纳部;/n第1导热构件,其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1触点收纳部之间;以及/n第2导热构件,其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2触点收纳部之间,/n在所述第1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第1可动触点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分开,/n在所述第1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第1可动触点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接触,/n在所述第2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3位置时,所述第2可动触点与所述第2固定触点分开,/n在所述第2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4位置时,所述第2可动触点与所述第2固定触点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3 JP 2019-0095451.一种电磁继电器单元,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单元包括:
第1触点装置,其包括具有第1固定触点的第1固定端子、具有第1可动触点的第1可动触头、使所述第1可动触头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移动的第1可动部以及收纳所述第1固定触点和所述第1可动触点的第1触点收纳部;
第2触点装置,其包括具有第2固定触点的第2固定端子、具有第2可动触点的第2可动触头、使所述第2可动触头在第3位置与第4位置之间移动的第2可动部以及收纳所述第2固定触点和所述第2可动触点的第2触点收纳部;
第1电磁体装置,其驱动所述第1可动部;
第2电磁体装置,其驱动所述第2可动部;
壳体,其收纳所述第1触点收纳部和所述第2触点收纳部;
第1导热构件,其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1触点收纳部之间;以及
第2导热构件,其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2触点收纳部之间,
在所述第1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第1可动触点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分开,
在所述第1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第1可动触点与所述第1固定触点接触,
在所述第2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3位置时,所述第2可动触点与所述第2固定触点分开,
在所述第2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4位置时,所述第2可动触点与所述第2固定触点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其中,
在所述第1触点装置的所述第1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1位置时,所述第2触点装置的所述第2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4位置,
在所述第1触点装置的所述第1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2位置时,所述第2触点装置的所述第2可动触头位于所述第3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其中,
所述第1触点装置连接于电源和充电电池,
所述第2触点装置连接于所述充电电池和电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其中,
所述第1导热构件与所述第2导热构件经由另一导热构件彼此相连,
所述第1导热构件、所述第2导热构件、所述另一导热构件形成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单元,其中,
该电磁继电器单元还包括:
第3导热构件;以及
第4导热构件,
所述壳体还收纳所述第1电磁体装置和所述第2电磁体装置,
所述第3导热构件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1电磁体装置之间,
所述第4导热构件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2电磁体装置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阳介山形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