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226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3
一种直流继电器,其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接触系统包括传动轴、动触桥以及两个分别与动触桥两端配合的静触头,动触桥的中部通过绝缘机构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电磁系统配合,电磁系统能够驱动传动轴带动动触桥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接触和分开,绝缘机构包括触桥通孔以及设置在触桥通孔内的弹性件,动触桥的中部穿过触桥通孔,弹性件设置在动触桥一侧,弹性件使动触桥与触桥通孔形成限位配合,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装配方便,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有效提高装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主要应用在新能源领域,一般用于充电桩充放电系统和新能源汽车的充放电系统,为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上述系统的额定工作电压一般为450VDC-750VDC,并且有进一步提高到额定工作电压至950VDC的趋势,这对于继电器来说,注重控制电路和负载电路的高绝缘性就成为了必然趋势。但是,现有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接触系统结构复杂,导致装配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特别是接触系统的传动轴与绝缘套直接嵌件固定的形式,并且在绝缘套外部包覆了钢片提高强度,虽然这种形式兼具了强度与绝缘性,但由于装配工艺复杂,导致装配效率低、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直流继电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继电器,其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接触系统包括传动轴、动触桥以及两个分别与动触桥两端配合的静触头,动触桥的中部通过绝缘机构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电磁系统配合,电磁系统能够驱动传动轴带动动触桥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接触和分开,绝缘机构包括触桥通孔以及设置在触桥通孔内的弹性件,动触桥的中部穿过触桥通孔,弹性件设置在动触桥一侧。优选的,所述绝缘机构包括与传动轴连接的绝缘套,以及与绝缘套连接的金属支架,所述的触桥通孔设置在金属支架上。优选的,所述绝缘套设置在金属支架上的触桥通孔内,且在触桥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避让传动轴的支架通孔,所述弹性件设置在外绝缘部和动触桥之间,弹性件的两端推动绝缘套和动触桥分别抵在支架通孔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限位。优选的,所述绝缘套的截面呈T字形结构,绝缘套包括相连的外绝缘部和内绝缘部,外绝缘部设置在触桥通孔的内侧与传动轴端部固定连接,弹性件设置在外绝缘部和动触桥之间,内绝缘部穿过支架通孔伸到触桥通孔的外侧并环绕在传动轴的四周。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为金属轴,金属轴与外绝缘部通过固定销连接,金属轴在与外绝缘部连接的一端沿直径方向开设有与固定销配合的轴孔,外绝缘部对应在金属轴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销配合的固定孔。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片,弹片的长度方向与动触桥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弹片的中部与外绝缘部连接,弹片的两端分别与动触桥的两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弹片包括设置在中部且与外绝缘部连接的连接片,以及相对设置在连接片两端分别向动触桥倾斜的弹性片,在连接片上设有绝缘定位孔,在上绝缘部上设有与绝缘定位孔配合的绝缘定位凸台。优选的,所述的两个弹性片在远离连接片的一端分别设有伸到动触桥两端端面的外侧的延伸片,动触桥的两端被限位在两个延伸片之间。优选的,所述金属支架为金属板一体折弯而成的框形结构,金属支架包括顶板以及分别与顶板两侧连接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在左侧板和右侧板远离顶板的一侧分别与左底板和右底板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向同一侧折弯后相对设置,左底板和右底板相向折弯至同一平面内后与顶板相对设置,在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左底板和右底板的内侧围成触桥通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相互靠近的侧边上分别设有半圆形的左缺口和半圆形的右缺口,左缺口和右缺口组成圆形的支架通孔;所述动触桥与顶板平行设置,弹性件设置在动触桥远离顶板的一侧,动触桥靠近顶板的一侧设有支架定位槽,在顶板的内侧设有与支架定位槽配合的支架定位凸台,且支架定位凸台的中心与支架通孔的中心设置在同一直线。优选的,所述绝缘套的截面呈T字形结构,绝缘套包括呈筒形结构的内绝缘部和设置在内绝缘部外侧的外绝缘部,内绝缘部的内侧设有套在传动轴上的绝缘沉孔,外绝缘部通过固定销与传动轴连接,外绝缘部设有对应在绝缘沉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绝缘沉孔连通固定孔,两侧的两个固定孔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与绝缘沉孔的中心线垂直,传动轴在与外绝缘部连接的一端沿直径方向开设有与固定销配合的轴孔,固定销穿过先从一侧的固定孔穿过传动轴上的轴孔再插入到另一侧的固定孔中。优选的,所述外绝缘部呈方筒形结构,外绝缘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板,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短板,且两个短板分别连接在两个长板的两端之间,两个长板内侧的侧壁分别与内绝缘部两侧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短板内侧的侧壁分别通过连接板与内绝缘部其余两侧的外壁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分别与两侧的长板间隔设置,且在两个连接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与内绝缘部中绝缘沉孔连通的固定孔。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上盖,所述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设置在外壳的内侧,对应在电磁系统与接触系统之间设有与外壳连接的导磁板,导磁板上设有避让接触系统的传动轴的主轴孔,传动轴的一端通过绝缘机构与动触桥的中部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主轴孔伸到导磁板的另一侧并与动铁芯连接,动铁芯围绕在传动轴端部的四周,在动铁芯与导磁板之间设有套在传动轴中部的四周的静铁芯,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套在传动轴的外侧,在静铁芯和动铁芯的外侧设有与导磁板连接的套筒。优选的,所述静铁芯与绝缘机构相对设置在导磁板的两侧,静铁芯的一端设有呈环形围绕在传动轴四周的延伸铁芯,延伸铁芯的一端与静铁芯连接,延伸铁芯的另一端穿过主轴孔伸到导磁板靠近绝缘机构的一侧,在导磁板靠近绝缘机构的一侧设有下绝缘套,下绝缘套包括下绝缘孔以及与下绝缘孔连通的上绝缘孔,下绝缘孔套在延伸铁芯穿过主轴孔一端的四周,上绝缘孔套在传动轴的四周,绝缘机构的绝缘套的外绝缘部的一端伸到上绝缘孔的内侧与传动轴之间。优选的,所述接触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静触头的陶瓷座,陶瓷座呈半盒形倒扣在动触桥的上方并与导磁板连接,在陶瓷座的四周设有呈框形的导磁片,在导磁片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与陶瓷座之间分别设有磁铁;所述电磁系统包括轭铁和设置在轭铁内侧的线圈骨架,在线圈骨架的外侧与轭铁之间设有线圈,套在传动轴上的静铁芯和动铁芯伸到线圈骨架的内侧与线圈配合。优选的,所述金属支架上设有绝缘涂覆层。本技术的直流继电器,动触桥的中部穿过触桥通孔,并通过弹性件使动触桥与触桥通孔形成限位配合,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装配方便,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有效提高装配的效率。此外,绝缘机构包括与传动轴连接的绝缘套,以及与绝缘套连接的金属支架,所述的触桥通孔设置在金属支架上,绝缘套设置在金属支架上的触桥通孔内,不仅通过绝缘套与传动轴连接保证绝缘机构具有可靠的绝缘性,同时通过金属支架又保证绝缘机构具有可靠的结构强度,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和装配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直流继电器的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直流继电器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直流继电器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动触桥与绝缘机构的配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图4的截面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金属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图7的正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绝缘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2),接触系统包括传动轴(13)、动触桥(12)以及两个分别与动触桥(12)两端配合的静触头(11),动触桥(12)的中部通过绝缘机构与传动轴(13)的一端连接,传动轴(13)的另一端与电磁系统(2)配合,电磁系统(2)能够驱动传动轴(13)带动动触桥(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11)接触和分开,绝缘机构包括触桥通孔(120)以及设置在触桥通孔(120)内的弹性件(33),动触桥(12)的中部穿过触桥通孔(120),弹性件(33)设置在动触桥(12)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置在壳体组件内的接触系统和电磁系统(2),接触系统包括传动轴(13)、动触桥(12)以及两个分别与动触桥(12)两端配合的静触头(11),动触桥(12)的中部通过绝缘机构与传动轴(13)的一端连接,传动轴(13)的另一端与电磁系统(2)配合,电磁系统(2)能够驱动传动轴(13)带动动触桥(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11)接触和分开,绝缘机构包括触桥通孔(120)以及设置在触桥通孔(120)内的弹性件(33),动触桥(12)的中部穿过触桥通孔(120),弹性件(33)设置在动触桥(12)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机构包括与传动轴(13)连接的绝缘套(31),以及与绝缘套(31)连接的金属支架(32),所述的触桥通孔(120)设置在金属支架(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31)设置在金属支架(32)上的触桥通孔(120)内,且在触桥通孔(120)的侧壁上开设有避让传动轴(13)的支架通孔(130),所述弹性件(33)设置在外绝缘部(311)和动触桥(12)之间,的两端推动绝缘套(31)和动触桥(12)分别抵在支架通孔(130)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上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31)的截面呈T字形结构,绝缘套(31)包括相连的外绝缘部(311)和内绝缘部(312),外绝缘部(311)设置在触桥通孔(120)的内侧与传动轴(13)端部固定连接,弹性件(33)设置在外绝缘部(311)和动触桥(12)之间,内绝缘部(312)穿过支架通孔(130)伸到触桥通孔(120)的外侧并环绕在传动轴(13)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3)为金属轴,金属轴与外绝缘部(311)通过固定销(140)连接,金属轴在与外绝缘部(311)连接的一端沿直径方向开设有与固定销(140)配合的轴孔(131),外绝缘部(311)对应在金属轴的一侧开设有与固定销(140)配合的固定孔(31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3)为弹片,弹片的长度方向与动触桥(12)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弹片的中部与外绝缘部(311)连接,弹片的两端分别与动触桥(12)的两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设置在中部且与外绝缘部(311)连接的连接片(331),以及相对设置在连接片(331)两端分别向动触桥(12)倾斜的弹性片(332),在连接片(331)上设有绝缘定位孔(333),在外绝缘部(311)上设有与绝缘定位孔(333)配合的绝缘定位凸台(3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弹性片(332)在远离连接片(331)的一端分别设有伸到动触桥(12)两端端面的外侧的延伸片(335),动触桥(12)的两端被限位在两个延伸片(33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32)为金属板一体折弯而成的框形结构,金属支架(32)包括顶板(321)以及分别与顶板(321)两侧连接的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在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远离顶板(321)的一侧分别与左底板(323)和右底板(324)连接,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向同一侧折弯后相对设置,左底板(323)和右底板(324)相向折弯至同一平面内后与顶板(321)相对设置,在顶板(321)、左侧板(322)、右侧板(325)、左底板(323)和右底板(324)的内侧围成触桥通孔(120);所述左侧板(322)和右侧板(325)相互靠近的侧边上分别设有半圆形的左缺口(130a)和半圆形的右缺口(130b),左缺口(130a)和右缺口(130b)组成圆形的支架通孔(130);所述动触桥(12)与顶板(321)平行设置,弹性件(33)设置在动触桥(12)远离顶板(321)的一侧,动触桥(12)靠近顶板(321)的一侧设有支架定位槽(3260),在顶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王联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